好書、、、、、、、、、
“大姐,小妹呢?”
“她又睡著了,不知道怎么搞的,剛起來就又睡著了。”李小燕對他道。
李父聽到這話,心里很內疚,他一直把小女兒當成年人看待。卻從沒想過她的身體還是個小孩子,她應該有一個屬于她的童年,而不是背負著這個家,這不是她的責任。
“讓她睡吧!她累了別去吵她,你把門給她關好。”
父子倆沉默著更賣力地干活,李小燕還很納悶:這是怎么了?不就是睡個覺嗎?讓小妹多睡會不就好了!
李小玉是被一陣說話聲吵醒的,她睜開睡意矇矇的杏眼,一時不知道身在何處?
過了一會兒才想起今天是家里的日子,一想到這猛地爬起來。今天的活很多的,不去幫忙怎么行?
出門,見院子里堆滿柴禾、土磚,還有拆下來的舊房草。
原有的柴房已經被搬空,李父和幫忙的人正在砌土磚。幫忙的有八個人,加上李父和李承繼正好十個人,速度很快,已經砌有一米高度。
以這個速度,只用一天就能建好柴房。
李媽今天沒有上工,請假在家做飯。李小燕在廚房給李媽幫忙,李小玉進去見她們倆都在忙,便去坐在灶口燒火。
李小燕在見到廚房里的東西的時候,就知道是老二和小妹去鎮上帶回來的,現在哪有這些東西賣啊,肯定兩人去黑市了。
嘴里說不出任何責怪的話來,溫柔地對李小玉說:“小妹,餓了沒有,餓了給你舀米湯喝。”
李小玉沒想到大姐對她還有溫柔的時候,小心地說:“那個,大姐我不喝,你自己喝吧!”
“我喝什么喝,那是給你喝的!”
看嘛,美麗的大姐馬上原形畢露了,兇巴巴地對她。
“那我還是喝吧,能不能給我加點糖啊?”
李媽見小女兒怕怕地樣子,心里有點不忍,對李小燕道:“你嚇她干什么?”
“媽,你不多管管她,她哪天要是捅個大簍子出來,怎么辦?”
李小玉覺得自己很冤,我怎么就捅大簍子了,我是捅大簍子的人嗎?
她覺得自己還是暫避風頭吧,免得被火燒著了,豈不是很冤!
“老媽,我去給老漢兒幫忙哈!”起身一溜煙地跑了,米湯也不喝了。
“媽,你看看,你們就慣著她吧,要是出了什么事,看你們怎么辦?”
李媽生氣地將菜刀拍在菜板上,對李小燕道:“你想她出什么事?難道你看不到她為這個家做的嗎?你做為老大,卻在這里指責她,你對得起她嗎?行了,今天我不想跟你吵,你不想干活就出去,去把老三叫進來幫忙。”
李小燕覺得很委屈,本來就是小妹不對,爸是這樣,現在連媽也是這樣,老二就更不用說了。
難道就不怕給家里帶來不好的影響,李小燕出去叫李承義進去幫忙。
她進廂房收拾東西,明天就要回學校報名上課了,這一去得半年時間,要多收拾點換洗衣服去。
打開箱子,把里面兩套嶄新的夏季衣服,拿出來放在包里。她不想拿舊衣服去學校了,有新的不穿,為什么要穿舊的?
見到箱子里的新手表,她拿起來看了又看,好喜歡這款梅花手表,可比手腕上的這款好看多了,要是戴到學校里去肯定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李小燕將梅花表戴在另一只手腕上,兩只手腕放在一起比試,白嫩又纖細的手腕很漂亮,佩上梅花手表彰顯出主人的品味,與另一只手上的國產表一比,高下立分。
她嘆息一聲,摘下梅花表放進箱子里,還是放在家里吧!要是拿出去丟了可怎么辦?
中午吃飯,分兩桌坐,李父帶著李承繼陪著幫忙的人一桌,剩下的人一桌。家里只有一張桌子,只得去李五爺家借一張飯桌。
飯桌上一個土豆燒大肥肉,一個野菜,一個炒白菜,主食是濃稠的紅苕稀飯,蒸紅苕。
幫忙的人見這么好的飯菜,是多久沒見過了。想起食堂時的浪費,一個個的內心無比自責。
拿起碗飛快地吃飯,有這么多吃的,誰還有心思去想哪么多,先吃了再說吧!
在這個家家都缺糧食的時候,吃了這么好的飯菜,哪有不用心干活的。
柴房在眾人的努力下,下工鐘聲沒響起時就蓋好了。大家一起幫著把院子收拾干凈,柴禾都放在柴房里。
李媽給每個人準備了一斤玉米面,用碗裝上給他們帶回家去,明天再把自家的碗還回來就行。
煥然一新的柴房,比以前的看著就結實,很有安全感,李小玉喜歡有結實圍墻的房子。
晚上李父和李媽去給換土磚的人家送紅苕,這一次換出去的紅苕,是家里明面上的所有存貨。
李家的糧食告急,讓李媽一夜之間急得嘴里長瘡,這是著急上火了。
李父安慰她:“別擔心,明天會帶糧食回來,不會讓你們餓肚子的。”
第二日,兄妹四人都要回學校報名,新的學期開始了。這一次李小玉仍選擇在家自學,但要去學校報名和請假。
李小燕是高中生,每個月有供應糧二十七斤,只要給學校食堂加工費就可以,還有菜錢也是自己承擔。
李承繼和李承義需要自己帶糧食,去學校交到食堂統一管理。兄弟倆帶走一個月的糧食,數量已經是壓縮到兩個人二十五斤大米,這點量讓兩個半大小子吃,是怎么都不夠的。
早上出門的時候,每人一個煮紅苕拿著路上吃。李父送四個孩子去鎮上,因著李小燕要坐班車,早上父子幾人天不見亮就往鎮上去。
到鎮上送走李小燕,李父帶著三個孩子去鎮中報名。去的時候還早,老師還沒來。
李父帶著他們到李大姑家去,看看他們的情況如何?不知道鎮上缺糧食的情況嚴重不?
他們一家正在吃早飯,桌上放著的是包谷糊糊和煮紅苕,而且量也不大。
李大姑招呼他們坐下吃飯,李父直接拒絕道:“我們吃過再來的,不用管我們。”
李父問李大姑:“大姐,你在公社上班,你們那里的糧食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