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從空間取出一個迷你手電筒,白曦懟近,看了看這份報告。
報告好像是昨天的。
上面說,最近鎮子上的農作物生長十分緩慢,病害率也升高了。
具體原因,鎮上農科站和研究中心,正在努力尋找解決辦法,但今年的糧食產量比往年,會有一定程度減產。
放下報告,白曦手里的電筒從桌上的石頭掃過。
黑褐色的石頭竟然在微微發光,移開手電筒,那微弱的光亮又沒有了。
反復幾次后,白曦發現,這石頭只在強光照射下,才會發光。
但這光并不明顯,她能感受到,是因為綜合屬性高,她的感光率和視覺都遠超常人。
“這是什么螢石嗎?”
白曦又拿起石頭,仔細研究了一下。
石頭表面坑坑洼洼,手感和重量跟普通的石頭并沒有區別。
“可這玩意兒,怎么會出現在鎮政府的辦公桌上呢?”白曦回身看了眼紅木門上,黃底紅字的門牌,“還是鎮長的辦公室。”
一時間搞不清楚,白曦將石頭收進自己的空間,轉身離開。
游戲第二天,幸存率100。
早上7點多,白曦出門了。從小區單元樓下來,一股若有似無的酸臭在鼻息間隱隱飄散。
路邊的移動早餐小推車,食客寥寥無幾。
過路的行人不由得捂住口鼻,嫌棄地看了一眼小推車。
攤位老板看著滿車的食材皺起了眉頭,低聲抱怨,“昨天晚上準備的食材,怎么今天就臭了?難道是因為沒有放冰箱嗎?”
見沒有生意,攤子老板收拾東西,準備打道回府。
從小區出來,白曦也聞到了那股難聞的酸臭,心里不由得的重視起來。
食物腐敗的速度明顯快了不少,昨天她在街上,也見到不少類似的小吃攤,但都沒有這么大的味道。
路過小吃攤的時候,白曦掃了一眼,攤位上的肉類食材都發霉了,長出絲絲黑色絨毛。
沒有理會,白曦走過北橋,向鎮政府走去。
昨天鬧事的早餐店,今天沒有開門了。
除了餐飲行業的店鋪,其他店鋪照常開門做生意,有一些服裝店已經放上了吸引顧客的音樂。
輕車熟路,白曦來到鎮政附近。
但沒有急著進去,而是在附近幾家服裝店,電器店,還有一些賣小孩玩具店里,東看看西瞅瞅,假裝買東西,注意力卻落在鎮政府那邊。
政府部門大多都是朝九晚五,現在還不是上班高峰,人流量并不大。
偶爾能看到幾個人進入鎮政府。
白曦發現那些人并沒有帶給工牌,直接就進去了,保安也沒有詢問。
大門口也沒有人臉識別之類的東西,都是保安開的門。
白曦心里燃起了希望,想混進去似乎也不是多難。
在外面磨蹭了好久,連店員都失去了興趣,不管白曦,讓她自己看。
上午八點多,上班的人陸陸續續多了起來,大門也完全打開了。
白曦抓住機會,跟著上班的人群混進了鎮政府。
然后她直接進了女廁,先躲起來,免得被人發現。
不得不說,這鎮政府還真有錢,連廁所都跟大商場似的,干凈不說,還點了香。
“你那稻田鬧病害的事情解決沒有?”
一個年輕的女聲響起,她在問旁邊認識的同事。
“唉,別提了。楊渡村、學馬廟村、河沙村三個村子,不知道為什么,地里的稻穗大面積發霉了。特別是河沙村,今年顆粒無收。”
“上次聽陳科長說,有好幾個村子遭了災。沒想到這么嚴重,竟然顆粒無收。”
“找到是什么原因了嗎?”
開始說話的女人搖搖頭,“沒有。農科站和研究中心為這事兒也愁白了頭,熬好幾個通宵了,一點進展都沒有。”
“慢慢來吧!這事急不來。”
聊著聊著,話題轉移到了家長里短上。
九點多,廁所里的人基本走光了。
白曦從隔間里出來。
此時,辦公樓外的人少了很多,只偶爾幾個人拿著文件,步履匆忙。
白曦開始在大院里閑逛起來。
只要不碰到保安,白曦自己也不露怯,基本不會有人發現。
畢竟這里的工作人員那么多,誰也不可能全部認完。
總有那么幾個人是你不熟悉的,或者是因為有事情前來辦事的。
只要你進來了,不要心虛,不要鬼鬼祟祟的讓人生疑。那么不管是保安還是工作人員,都不會多事。
鎮政府里面和外面的風格差不多。
不管是花壇的墻壁,還是院墻的墻壁上,都是各種有意思的墻繪。
或卡通的,或寫實的,或抽象搞怪的,各種風格的都有。
唯一的核心點是,墻繪內容都和糧食有關。
有的是稻田,有的是一些蔬菜瓜果,這些都是鎮子比較出名的特產,也有一些是在鎮子里實驗挑選出的新品種。
每一幅墻繪旁邊,都有響應的解釋。
白曦一個字都沒放過,畢竟她不僅要游,還要感受這里的農業文化。
一整個上午,白曦都在政府大樓附近看這些墻繪。
中午,白曦還到食堂混了一頓飯。
食堂人還是很多的,細數下來起碼有三百多人。
沒想到,一個鎮政府就有這么多人。
打好菜,白曦找了個角落坐下。
她湊近餐盤聞了聞,這菜沒有酸臭,看得廚房用心了,都是新鮮食材。
午餐時間,工作中難得的休息時間,大伙兒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和認識的人閑聊起來。
從眾人的聊天中,白曦解開了疑惑,為什么一個鎮政府能有三四百的工作人員。
因為這里除了鎮政府的官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外,還有一些其他駐鎮單位的工作人員,他們都被集中到這里一起辦公。
而眾人聊天話題最多的,也是糧食問題。
在這個小鎮,糧食是重中之重。
上至官員,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圍繞著糧食生活和工作。
“河沙村到底怎么回事啊?聽說田里的稻穗全部發霉,連村民家里的存糧也都長了黑灰色的絨毛。”
“我知道的也不太清楚。專家說可能是因為某種奇特的物質,或者地理條件變化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