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第212章 沒這么風光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沒這么風光過

第212章 沒這么風光過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14日  作者:白告  分類: 言情 | 現代言情 | 都市生活 | 白告 |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 


早飯后,楊晚爾拿著員工名冊,陪著老太太身旁。

發福利現場,老太太搬著一個椅子,坐在主位,端著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對著前來領福利的人,確認一下名單,然后在后面畫上一筆。

楊鴻喜把分好的豬肉遞上去,楊鴻貴把裝好的糖和果凍遞上去。

楊晚爾則趁機拿出紅印泥,讓領走的人在名冊上按下手指印。

分工有序,喜氣洋洋。

每個前來領福利的人,對著老太太都是笑得一臉歡喜,吉祥話跟不要錢的一樣,一句一句朝外崩,老太太不管好壞照單接收。

“三嬸,您今天身上的衣服真好看,看著可富態了。”

老太太喜滋滋摸了摸衣服道:“都是我們家晚伊給買的,就喜歡亂花錢。”

“三奶奶,你們楊家三房可是咱們村里的善人,多虧有你們,咱們村里的人,才過上一個大肥年。”

老太太笑得見牙不見眼:“互惠互利。”

“三嬸,這是我們剛出鍋的油條,炸的可軟和,帶了一些給你嘗嘗鮮;這多虧了你們楊家三房,我們家孩子年后上學的學費不愁了。”

老太太樂呵呵笑道:“你們一個個都這么客氣,你看我旁邊的空盆子都快裝滿了。”

“三奶奶,你可是咱們村里德高望重,最受大家尊敬的長輩,這是我家新出鍋的紅豆包,聽說你喜歡吃,我也特意拿了些。”

一個上午,老太太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遠遠看了好久的周時珍,心中有些酸,對剛走出來的楊晚伊道:“你可算給你奶奶找了一個好差事,怕是她這幾十年都沒這么風光過。”

還不等楊晚伊說話,出來看熱鬧的王貞芳就接了一句:“可不是嘛?三嬸辛苦了一輩子,平日里最好面子,這應該是她最有面子的時候了。”

周時珍的嘴角抽了抽,心中有些酸。

何止有面子,連里子都有。

誰能想到趙雯菲經歷大半輩子磨難,臨老了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閨女、女婿、外孫、外孫女、孫子、孫女加在一起,能坐兩三桌,每天都還能陪在她身邊,噓寒問暖,一同用餐,可謂是子孫滿堂。

比他這個孤寡老頭,強多了。

再加上楊家三房逐漸發家,帶動著整個村里的人受益,趙雯菲水漲船高,成了真正德高望重的老太太......

真是讓他們這些老一輩羨慕不已。

“她,也就是攤上一個好孫女。”

面對周時珍的有感而發,王貞芳一臉認同的點頭,心中對趙娜娜這個兒媳肚子里的孩子,也開始期待起來。

誰說女子不如男。

像楊晚伊這樣,誰家不盼著有這樣一個孫女。

兩人的心思,楊晚伊恍然不覺。

因為她的心思全在思量廠里的事。

臨近過年,她的糖和果凍都賣的非常好,簡直是供不應求,廠里之前攢下的庫存,也早被消耗的一干二凈。

連一點兒庫存都沒剩下,而各個城市的批發商,還接二連三打電話過來催貨。

就算她有心多趕貨,也因為人員的問題,被卡住。

年二十九,大多數的人也早沒心思掙錢,都在謀算著過年該如何安排的事,今天廠里上班的人不到平日的一半。

更何況她廠里的工人,大多數都是女人。

安楊村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大年三十前,籌備很多吃的放在家中,這些吃食,大多都只有女人會做,她也不能因為廠里的事,讓人家年都過不好。

一想到年后初五開工,只有一半的人能來上班,她的心中就有些發愁。

“晚伊,晚伊,晚伊,在想什么呢?”

王貞芳一連喊了三聲。

楊晚伊才緩過神:

“大伯母,下午,你跟大伙講一下,初五到元宵節這幾天,每人每天包滿一百斤,獎勵一塊錢獎金,以此類推。”

說完之后,兜里的BB機又響起來,她翻開一看是鄭市賀建軍打來的,忙對王貞芳說道:“大伯母,有個供應商找我,我先回個電話,你記得安排......”

王貞芳驚訝了一下,想起小兒子說的供不應求,便明白了楊晚伊的安排,她含著笑對一旁的周時珍說道:

“周神醫,你看這孩子,人家都想著過年的事,只有她還想著廠里的事。”

“都道晚伊這丫頭會賺錢,可是誰有知道,這個孩子為賺錢,承受多少壓力......”

周時珍轉身,望著楊晚伊小跑進屋的背影,有感而發:“小小年紀,喪母又喪父,下有五個弟弟妹妹要養活,上有一個年邁不著調的奶奶,她若不自強.......日子怎么過?”

“我若是有個孫女,我希望她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才不想她這樣早熟。”

不過才十八歲的年齡,就要承擔這么大的負擔。

周時珍羨慕老太太之余,心中有些心疼楊晚伊的。

人心換人心。

他搬到楊家三房這段日子,楊晚伊對他的生活安排都十分周到,讓他倍感溫暖。

只是偶爾要面對老太太的幾句冷言冷語,還有幾句戳心窩子的話。

不過想起,兩人年輕時的事,他倒也能忍下這些。

周時珍的話,讓一心盼著享孫女福的王貞芳,思緒良多。

想著侄女楊晚伊,是如何被一步一步,逼上自強之路后,她突然覺得周時珍的話,也挺有道理。

早熟是過早承受生活帶來的磨難催熟的。

老太太喜滋滋拄著拐杖走過來,邊走邊吩咐一旁的楊晚爾道:“晚爾,去給奶奶打一盆熱水來......再拿個干凈的毛巾,讓我敷敷臉。”

“笑了一個上午,我的腮幫子疼。”

王貞芳與周時珍對視一眼,兩人都忍不住笑了。

“三嬸,那你下午要不要歇一歇?我幫你去看名冊?”

面對王貞芳一臉打趣的問話,老太太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回道:“那怎么行呢?這么大的事,我老婆子不坐鎮,若是搞砸了......誰承擔這個責任?”

老太太一邊拿起熱毛巾往臉上敷,一邊感嘆道:“我們家晚伊忙得不行,我一個老婆子總得幫她減輕一些負擔吧。”

“不管有多累,我都得把這件事辦好。”

這可是讓楊家三房收獲一大波好名聲的重要事項,怎么能假借他人之手呢?

周時珍的嘴角抽搐.

人老,臉皮也更厚。


上一章  |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