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第28章 爭取到上學機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章 爭取到上學機會

第28章 爭取到上學機會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26日  作者:白告  分類: 言情 | 現代言情 | 都市生活 | 白告 |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 
賬號:

密碼:

背景:

默認底色

淡藍海洋

明黃清俊

綠意淡雅

紅粉世家

白雪天地

灰色世界

字色:

字號:



作者:白告

“安承,你還記得當年你家里窮,飯都吃不飽,是我趙家當年的粥鋪養活了你們一大幫窮小子,今天我老婆子就放下臉面,求你讓我三個孫女入學讀書,辦好這件事,全當你還我趙雯菲的恩情了”

老太太一進安家的門,對著校長安承就說了一通,楊晚伊從這一番話中,聽出老太太年輕當地主家小姐的時候,竟然還給窮人施過粥。

任她怎么也想不到,現在只會撒潑哭鬧的老太太,當年竟還有此善舉。

楊晚伊轉念一想,老太太生于1918年,經歷了國家最動蕩的那些年,能活到現在,本就不容易,恐怕也是后期生活所致,讓老太太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安承年歲有些大,還有一年就要退休,實在不愿平添事端。

老太太拿當年趙家施粥的恩情,來給三個孫女求一個入學的資格,讓他不得不正視這件事,畢竟當年沒有趙家施粥,他在幼年時期也有可能就餓死。

就算后期斗地主的時候,大家把趙家當年施粥的事情,歸于剝削老百姓的本應歸還;當年喝過粥的人不但不感恩,還咒罵他們是剝削老百姓的地主。

現在細想,那時地主也挺多,愿意施粥的,始終也就只有趙家和楊家。

“三嬸,不是我不愿意幫忙,實在是她們三個已經錯過入學年齡,我怕教育局追究起來,不好交差”安承滿臉無奈的嘆息。

楊晚伊明白,這個時代的人,做事一板一正,對于這些特例,沒有請示過上級領導,都不敢行事的,尤其對于安承這種經歷過動蕩年代的人,行事就更加謹慎。

“安校長,那能不能麻煩您帶我一同去一趟教育局,我把家中的事情,跟教育局領導好好說說,若是越過你,我直接找上教育局,到時怕對你影響不好”

記住網址m.x逼q

安承一聽楊晚伊的話,眉頭皺得緊緊的,楊家三房的楊晚伊,何時變得行事如此大膽,竟然敢找上教育局?

楊鴻喜也驚訝,這個大侄女的行事,真是超出他的想象“晚伊,你去教育局麻煩人家領導干啥,不就一點點讀書的小事,你老老實實聽校長的安排就好。”

老太太看著楊晚伊的眼神,更是復雜,自從這個大孫女不再對她言從計聽,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行事膽大,為人強勢,自己認定的事,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在楊晚伊看來,要解決孩子教育問題,跑一趟教育局很正常,為何一個個弄得如臨大敵一樣。

“大伯,咱們國家在各地創辦學校,為的是什么?不就是為了青少年受教育程度高一些,將來多學習一些本領,有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少年強則國強!”

楊晚伊不僅想起,這個時代有很多重男輕女的家庭,因為家里貧窮,把上學的機會都讓給了兒子,農村像她們這么大沒有讀過書的女孩多了去“安校長,咱們真應該放下年齡的門檻,多鼓勵農村家長,把沒有讀過書的女孩送進學校,學習認字算數,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未來對國家的貢獻越大。”

“隨著咱們國家經濟發展,很多人不會一輩子留在農村,都會走出門去工作,去建設國家,要是連字都不認識,真的是出門連車都會坐錯,等于一輩子困在農村。”

“古話不是說了,一個好女人旺三代,一個壞女人毀三代,女人受教育程度高,未來嫁到夫家,更明事理,教養出來的孩子不會差。”

楊晚伊見安承臉上有些動容,繼續說道“安校長,您做了一輩子的教育,我相信沒有誰比您,更想讓農村的女孩都能進學校讀書,您就陪我去一趟教育局,咱們把這事跟領導好好反饋反饋,做得好,也是政績一件,另外事成之后,我給咱們小學捐一批圖書給孩子們做課外閱讀”

提到給學校捐圖書。

讓安承有些吃驚,楊家三房有多窮,他比誰都清楚,楊晚伊當年輟學的時候,他也曾去規勸過,甚至開口說給楊晚伊免了學費,當年的楊鴻福都不同意,說是家里沒有干活的人。

沒有想到,楊鴻福去世不到兩個月,楊家三房竟然連老太太都找上門,讓楊晚爾三個姑娘去讀書。

楊晚伊還張口要捐圖書。

楊家三房做花生酥糖的事情,他也早有耳聞,就算做花生酥糖能賺些錢,可是楊家三房的負擔重,還欠信用社的貸款,也是大家眾所周知的。

一個才年僅十七歲的女孩,如此有前瞻性,寧愿一人挑下重擔,也要費勁心思將三個妹妹送進學校讀書,真應該讓那些無知的父母來看看。

楊晚伊真是好樣的。

他活了這么大歲數,臨老了連一個孩子的膽氣都不如“三嬸、鴻喜,晚伊這個丫頭不錯,真是好樣的”

老太太滿臉皺紋的臉上,也露出幾分笑;她常年哭喪著臉,突然一笑,不但沒有讓人覺得親和,反而有些怪異。

第二天,教育局內。

楊晚伊不卑不亢,巧舌如簧,說得幾個教育局領導連連點頭,老校長安承再次感嘆楊晚伊不得了。

安承帶著楊晚伊去的時候忐忑不安,回來時,心如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安心。

任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楊晚伊不但說通教育局領導,得到特批,給楊晚爾三人爭取到上學機會;還能把送楊晚爾三姐妹讀書的事情,作為一個勵志的典型案例,去引導更加家長。

最后還能在教育局領導面前,給他美言幾句,說話辦事真的十分圓滑。

“晚伊,那圖書的事?隨便捐幾本就夠了,省點錢給孩子們買學習用品,一個人供五個孩子讀書,真的太不容易”老校長安承雖然很想給學校要一批圖書,但是也知道楊家三房負擔太重,而且楊晚伊送弟弟妹妹去讀書,將來要用錢的地方更多。

實在不忍心,給這個才十七歲的女孩,又增加負擔。

楊晚伊笑了笑,知道老校長是為自己考慮“安校長,我家的花生酥糖,生意在慢慢好轉,我先給學校捐五十本讀書,以后每月再捐十本,慢慢來,總能讓學校的圖書室慢慢建設起來。”

這個時代,信息比較匱乏,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還是非常容易的,沒有孩子不愛聽故事的。

再說,楊晚伊本就想給弟弟妹妹買上一批圖書,而這些圖書,一旦都讀完之后,也沒有什么用,用來給學校建設圖書館,也算一舉兩得。

安承可不這么想,農村能給孩子讀書就不易,怎會有閑錢給孩子買課外讀物?

所以,在他看來,楊晚伊能給學校一次性捐五十本圖書,可謂是大善,且還每月再捐助十本圖書,更為不易。

相關小說:

8888888號統計代碼


上一章  |  農門長姐想家族興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