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

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晚唐浮生 


在波斯使者入覲的前一天,邵樹德剛剛見了來自象雄的沒廬覺。

“為何來得這么晚?”他有些不悅,直接問道。

沿途驛站都給你們做好的準備,傳遞消息、招待人員,結果硬是花了一年時間才有答復。

“內部紛擾,難以決斷。”沒廬覺也有點郁悶:“一些土王對此有異議,我叔父花了很長時間一一說服。”

“可是吉德尼瑪袞參與進來了?”邵樹德問道。

“陛下圣明。”沒廬覺用佩服的語氣說道:“吉德尼瑪袞先后派了兩批使者,幾個土王有些反復,叔父不得不想辦法說服,費時大半年。”

邵樹德微微頷首,算是認可了他的說法。

他懶得關心沒廬氏花什么辦法說服了土王,武力威脅也好,政治勾兌也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統一意見,決定奉鐵哥為主,完成邵樹德“地圖開疆”的虛榮心。

“不會再有反復了吧?”他確認了一句。

“不會了。”沒廬覺答道。

其實,這種事怎么敢打包票呢?但話趕話到了這份上,你還能怎么回答?要是惹得無上皇帝大怒,他直接聯絡別的家族,雖然可能無法動搖沒廬氏的地位,但造成麻煩是肯定的。甚至于,他找吉德尼瑪袞,你覺得人家會不愿意嗎?

“那就好。此事宜速不宜遲,這幾日就動身吧。”邵樹德說道:“從青唐直接南下,入仲云,再西行于闐,這樣近一些。”

“好。”沒廬覺應道。

他十分順從,就像鐵哥一樣。那小子現在什么都答應,哪怕你讓他學狗叫,他都答應,只要沒有外人。但越是這樣,說明其心情越急切,真得償心愿后會怎樣,很難說。

“朕給沒廬氏宣威將軍、定遠將軍官職各一,你們看著給誰,報個名字上來就行了。”邵樹德又道:“至于你,可為朝議大夫。”

沒廬覺雖然不覺得這些官職有何用,但想想總能提升自己身份,將來若有大變,也能多一條出路,于是乖巧地應道:“臣遵旨。”

邵樹德哈哈一笑,道:“沒廬氏世為吐蕃大族,而今眼看著在邏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了,不如想辦法收縮力量,好好經營象雄。邏些那邊,少少留幾人,在朝堂上磨磨嘴皮子就夠了。象雄那邊,可有敵人?”

“回陛下。”沒廬覺說道:“按理來說,接納俄松后人之后,云丹后人便是敵人。但觀邏些上下,一團亂麻,他們怕是沒多大興趣對俄松系趕盡殺絕,也做不大到了。如此一來,則象雄三圍皆安,只剩些許邊患。”

“邊患在哪?”邵樹德問道。

“在南方。”沒廬覺簡略介紹了一下。

邵樹德聽了半晌后,明白了。

吐蕃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有大片領土,但統治得并不算穩固,當地土邦王公時常叛亂。尤其是吐蕃內亂大幾十年了,很多王公都看出了吐蕃的虛弱,脫離統治是有可能的。

對付這些人,一般從軍政兩方面同時下手。

政治方面就是大力拉攏。土邦制嘛,各地事務由王公自己做主,只要仍奉贊普為主就行了。

軍事手段排在后面一些。因為當地的交通、環境,一般不動兵。只有政治手段無法解決,贊普又不甘心放棄某些土地的時候,才會出動軍隊平定,順便震懾一下其他潛在的野心家。

“南邊你們看著辦吧,該拉攏拉攏,該征討征討。吐蕃亂了這么多年,很難統一起來了。但保一方平安還是可以做到的,沒廬氏好好做。”邵樹德說道:“朕在看著你們呢。如果做得好,便是有本事的好官,朕可以提拔他來中原當官。”

“臣一定將這個消息帶回去。”沒廬覺心悅誠服道。

邵樹德又一笑。

人家可能是真心高興,也可能是裝的,但更大可能是半真半假。

來中原當官有吸引力嗎?有的。

都愿意來嗎?不一定,甚至可以說大部分都不愿意來。

但這個姿態做出來了,就給了他們一道念想,增強了一點向心力。

打發走沒廬覺后,鐵哥離京的事情就算敲定了。

聯想到前陣子他還試探性請求帶長子一起上路,被邵樹德拒絕了。

呵呵,想什么呢?長子是你的種,就想帶走是么?

這也讓邵樹德的警惕心更盛。

這個鐵哥,絕對不是省油的燈,把老婆親自送到別人的床上,還生下了孩子,這份恥辱都能承受,他還有什么干不了的?

有鑒于此,邵樹德決定更深入地拉攏沒廬氏。

他有整個天下在手,開出的條件可不是鐵哥能比的。你就老老實實憋屈地過一輩子吧,象雄這塊地方,你只是過客。或有一場富貴,但僅此而已,作為你乖順的酬勞。

十一月二十三日,邵樹德在上陽宮合歡殿召見波斯使者。

一大早,劉氏就在殿外訓斥兩個小宮官。

阿迭氏的兩個女兒被訓得眼淚汪汪,良久之后才離去。

偰氏慵懶地躺在床上,半晌之后才起身梳妝。坐到鏡前后,感覺嬌嫩的大腿內側肌膚上有些污漬硬塊,于是又去沐浴。

她已經習慣了大夏宮廷舒適、奢華和便利,一步步淪陷在了這種富貴生活之中。

劉氏氣哼哼地走了進來,看了一眼偰氏飽滿的身軀,再看看自己的小飛機場,心下更惱。

“狐媚子,殘花敗柳之身,還整天勾引圣人。”她低聲嘟囔道:“一開始要死要活,淚流如注,現在臉都不紅了。再這樣下去,看圣人哪天就忘了你了。”

偰氏離得較遠,自然聽不見,跟在劉氏身邊的小宮女們卻聽得一清二楚。

但她們能說什么?這位娘子是皇后收的義女,一來就當上了尚儀局六品典籍,在后宮之中幾乎可以橫著走,一般嬪御還真惹不起她。

寢殿之外,王彥范已經簇擁著圣駕往正殿方向而去。華蓋如云、儀仗如林,浩浩蕩蕩,威武雄壯。

這就是大夏天子、無上皇帝“樸實無華”的“居家生活”。

抵達合歡殿正堂后,波斯正副使者厄爾布魯士、塔姆已經等候多時。

見到邵樹德后,他倆雙手交叉于前,鞠躬行禮。

“免禮。”邵樹德坐在龍椅上,含笑說道。

把會面地點定在合歡殿是有原因的。

這個宮殿有主殿一座,偏殿、亭臺樓閣若干,位于上陽宮最南端,與其他殿室隔河相望。

合歡殿在唐代并不存在,邵夏建立后才落成,風格與中國古代其他殿室迥異。

通體采用條石、磚塊及大木建成,由已故的摩尼法師帶著他的一幫學生們設計。

主殿十分開闊,采用大穹頂結構,沒有一根廊柱,視線無遮無擋。

采光還十分良好,可以說比紫薇、上陽二宮任何一座殿室都要明亮。

邵樹德后世曾參觀過故宮,作為舉辦朝典的最高規格的太和殿讓他十分失望。

他從沒想到這座始建于明永樂年間的宮殿內部空間這么小,采光這么差。比它早三百年的錫耶納大教堂都比這座宮殿大,內部空間還更為廣闊。

唐代宮殿的規格比明清稍大,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因為即便到了明清,建筑技術基本上是停滯的。后世建筑學科的教材,講中國古代建筑的只有薄薄一小部分,講完后就大篇幅提及了中世紀中東、歐洲的大型建筑,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建立在經驗之上,沒有建筑、數學、力學理論指導設計的事物,就這個樣子。這也是他一定要點出數學這門學科的主要原因,要科學理論指導,不要經驗堆積。

“朕看過國書了。”邵樹德說道:“這座宮殿怎么樣?”

老實說,塔姆有些震驚,厄爾布魯士也有些傻眼。

合歡殿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登高望遠之時,他還真沒發現這座建筑。看到它,兩人覺得似乎到了布哈拉。

“這座宮殿,為朕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邵樹德說道:“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朕就和他們說,不要害怕失敗,塌了就找原因,但一定要有收獲。他們沒讓朕失望,歷時數年,完工了。當然,與圣索菲亞大教堂比起來可能是小巫見大巫,甚至還不如怛羅斯的景教教堂大,但朕很滿意。”

“陛下知道圣索菲亞大教堂?”塔姆麻木了,問道。

“當然知道。”邵樹德笑道。

這座建筑在四百年前,由物理學家伊西多爾、數學家安提莫斯設計,歷時五年完工,隨后屹立一千五百年,其內部空間之大,足可以將故宮的太和殿裝進去,且因為大量使用琉璃窗戶,采光良好,是東羅馬輝煌時代的象征。

“作為一個富有四海的君王,我覺得偉大的無上皇帝陛下也需要這么一座宮殿,來紀念自己的黃金時代。”塔姆很快反應了過來,立刻說道。

翻譯說完后,邵樹德哈哈大笑,道:“可這樣的建筑,與我們的文化不符。朕建合歡殿,已經破壞了上陽宮的整體風格。風格這個詞,很難解釋,你自己領會吧。”

塔姆是聰明人,聽完之后,又道:“尊敬的陛下,風格完全不是問題。我們可以在設計時就計算好,不一定要用穹頂的。”

“哦?怎么設計?”邵樹德問道。

“陛下知道圓錐曲線嗎?”塔姆問道。

專業的數學術語,翻譯也不知道該怎么說,他甚至找不到對應的漢語詞匯。

邵樹德讓人拿來紙,塔姆也不怯場,直接畫了起來。

“原來是此物。”邵樹德說道。

國子監教材《幾何》中講了這些,但比較粗淺。畢竟摩尼法師不是專業的數學家,他的知識比較有限。

邵樹德不知道后世阿拉伯人什么時候開始運用這些知識,但一百年后巴格達出版了一些數學著作,學者們利用圓錐曲線解三次方程,后來這些書籍傳入歐洲,幾百年后,歐洲人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拋物線理論。

當然,若僅僅是拋物線也就罷了。但是,當中國發明的火藥傳入西方后——

大航海時代,數學上的拋物線又衍生出了彈道學,是每個充當艦長的貴族海軍軍官的必修科目……

毫無疑問,系統的科學理論是極端重要的。

沒有科學指導,你連開炮都只能憑經驗,更無法迭代改進火炮設計。

人家的炮管是什么樣子,你就只能原樣模仿,比如作為海軍艦炮的“紅衣大炮”被明朝照搬成了陸軍炮,但人家其實有更好的輕便陸軍野戰火炮。

你不會設計,是因為你不知道原理,只能逆向工程,這個太要命了。

邵樹德看完后,沉吟不語。

“陛下……”塔姆輕輕喚了一聲。

“建這類建筑,要朕花費好幾年的歲入啊。”邵樹德嘆道。

幾年的財政收入有些夸張了,但花費絕不可能小的。一旦動工開建,整個國家都要大受影響,短時間內確實沒有能力對外發動戰爭了。

“偉大的君王需要獨一無二的紀念。”塔姆半真半假地說道。

“你是星宿幸會之主,一統整個東方,讓所有人安居樂業。”

“你是慈祥的天國使者,北國健兒的君長,讓粗獷的草原部落變得文明。”

“你是王中之王,沙漠和綠洲也是你武功的收獲。”

“你是如此偉大,讓人忍不住頂禮膜拜。歷代的精華、藝術的奇跡、天才的成果,還有那文獻典章、著作書籍,都需要你來保護。尊貴的陛下,你太需要一座恢弘的殿宇來陳列、展示這些了,即便到了一千年后,這座殿堂也不會成為巍峨的古跡,而是仍然健在,供所有人瞻仰、贊嘆你的無上功績。”

邵樹德被說得心花怒放。只見他站起身來,捋著胡須,神色間躍躍欲試。

厄爾布魯士、塔姆兩人對視一眼,心中暗喜。

“但是——”邵樹德一皺眉頭,又道:“朕缺乏人才。設計這么一座宏偉的建筑,可能需要到巴格達聘請數學家才有可能吧?”

“陛下知道哈蘭城嗎?”塔姆問道。

“不知。”

“哈蘭城誕生過兩位數學家,即白塔尼和泰比特。”塔姆說道:“布哈拉就有他們的學生,還有從布哈拉走出的花拉子米,也有學生在本地做研究。如果陛下需要,我可以讓人送一些著作過來,陛下一看就知道了。”

白塔尼著有《恒星表》,在巴格達天文臺工作期間,曾出書駁斥了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很多錯誤。他發現了地球近日點,認為地球在一個橢圓軌道內運行——很明顯,這觸犯了《造物主經》,于是他不得不補救,用科學理論來說明造物主創造萬物的“事實”。

后來,哥白尼曾多次引用白塔尼的著作來駁斥教會的“地心說”——當然,哥白尼同樣“有罪”。

白塔尼在數學上的成就,主要是發展了球面三角學,后來傳至歐洲。

泰比特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親和數”(泰比特數)了。這人翻譯了很多古希臘的著作,同時因為科學研究,被老家的造物主廟判決有罪,于是逃亡到巴格達,繼續從事研究。

花拉子米更不用說了,中亞當地人,他在一百年前出版的代數教材和例題集風靡一時。

“朕看不懂著作。”邵樹德問道:“能不能請人來講解?朕很感興趣。”

厄爾布魯士、塔姆二人有些為難。

名氣大的數學家,一般都是貴族的隨從或顧問,把他們請過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若不來,朕怎么修宮殿?”見他們不語,邵樹德問道:“還是說,要朕派人去請?”

厄爾布魯士、塔姆心神一凜。

“派人去請”的含義可多了,派幾個人是請,派幾萬人也是去請。

這些蠻子,就是粗魯!

“陛下請勿急躁……”厄爾布魯士說道。

“朕急著修宮殿,速速派人回去傳訊。一人帶十匹馬,快去快回。不然,朕就要出動大軍了。”邵樹德一甩袍袖,很不高興地說道。

(本章完)


上一章  |  晚唐浮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