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唐五代稱呼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最新章節列表 >> 唐五代稱呼問題

唐五代稱呼問題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7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晚唐浮生 
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今天更新得比較早,就發個小單章吧。

上一章有讀者問這時候是不是兄弟之間不管長幼都喊哥,姐妹之間不管長幼都喊姐,其實不是。

(一)弟對兄的稱呼

如果是同胞兄弟,弟弟可以有以下幾種稱呼:母兄、親兄等。

如果不是同胞兄弟,則稱:異父兄、異母兄。

注意:以上都是面向第三人時的稱呼。

相互之間該怎么稱呼就怎么稱呼,一般用排行來表示,如——

大兄、大哥、二兄、次兄、季兄等。

以上是普通稱呼。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稱呼是可以有許多種的,除了普通稱呼外,還有敬稱、美稱等。

美稱如賢兄、哲兄、長君等。

謙稱:家兄。

(二)兄對弟的稱呼

母弟、親弟。

少弟、二弟、季弟等等,以排行為準。

再補充講點。

有時候有嫡庶之分:嫡兄、庶兄。

有時候有義認兄弟:義兄、義弟。

死了的,就叫亡兄、亡弟。

還有不分排行的通稱:哥、哥哥、兄、阿兄;弟。

我發現如果細分太麻煩了,有多種排列組合,就簡單點吧。

(三)姐姐、妹妹的稱呼。

排行:伯姊(姐)、大姊、長姊、二姊……;元妹、季妹、叔妹等。

不分排行通稱:女兄、姊、阿姊、姊姊;女弟、妹妹、室妹等。

(四)堂兄弟姐妹

堂兄、從兄、堂弟、從弟。

從姊、從妹、堂姊、堂妹。

對了,這個是指大家同一個祖父的堂兄弟。

如果不是,有以下兩種情況:(1)同曾祖,從祖兄、再從兄……(2)同高祖,族兄,三從兄。

如果連高祖都不是同一人,那關系也太遠了,具體怎么稱呼,看各人交情了。

不親近的,稱你族兄、族弟,親近的,叫你XX郎(排行)。

(五)表兄弟姐妹

表兄、外兄、姨兄、表弟、外弟、姨弟。

內姊、內妹、表妹、姨妹、外姊、外妹。

注:這個內妹、外妹我還沒弄清楚,可能是姑表和姨表的區別,但沒證據。

下面是重頭戲,父母和孩子間的稱呼,尼瑪太多了。

(一)父母對子女的稱呼

不區分外人還是互相間稱呼,大家各自理解語境。

先來肉麻點的:愛子、嬌兒、愛女。

正常稱呼:X郎。

謙稱:犬子。

尊稱:令郎、賢郎、賢小娘子。

然后各種情境身份下,親生的:嫡男、別子(庶子)、丁男、少子、幼子、稚男、稚兒、息子。

非親生的(為什么要單獨羅列非親生呢,因為唐代并不忌諱給別人養孩子,不能說普遍,但也絕不少見):繼子、假子、養男、養兒、前子(前妻的兒子,和繼子一樣)、養女、義女、表生女等。

接下來再放一波稱呼,大家穩住:孝子、孝女、賢子、佳兒;敗子、暴子、癡兒、逆兒、逆子、夜叉。

下面正經點,按排行來——

大兒子、大女兒:孟男、元子、長子、長男、長兒;長女。

二兒子、二女兒:仲男、仲子;仲女、亞女。

三兒子、三女兒:懂的……孟、仲、叔、季排下去……

小兒子、小女兒:少子、小男、少女、幼女。

以上所有,全部可以用排行來稱呼,也可以稱呼小名,或者直接叫兒子、女兒。

(二)子女對父母的稱呼

這個很講究。

尊稱:大人、父親、母親。

普通稱呼:大家、爺、阿爺、爺爺、娘、阿娘、娘娘。

子女對外人稱呼自己父母:家君、家尊、慈母、慈顏。

稱呼他人父母:尊府、尊堂等。

父母統稱:尊親、高堂、爺娘、父母。

下面再講一些有意思的稱呼。

宦官:閹徒、閹宦、內養、內豎、中人、中官等。

對武夫的蔑稱:丘八。

何光遠《鑒誡錄·輕薄鑒》:太祖(王建)問擊棆之戲創自誰人。大夫(馮涓)對曰:“丘八所置。”上為大笑。

對讀書人的蔑稱:措大。

李商隱:鴉似措大,饑寒則吟。

措大最開始叫醋馱。

“往有士人,貧居新鄭之郊(還記得本書中出現過的醋溝嗎?),以驢負醋,巡邑而賣,復落魄不調。邑人指其醋馱而號之。”

醋馱最先變成“醋大”,然后又變成“措大”,卻不知如何演變了。

措大這個稱呼,唐代已大為流行。

如《江陵語》:琵琶多于飯甑,措大多于鯽魚。

宣宗謂侍臣曰:“崔鉉真貴人,裴休真措大。”

學生怎么稱呼老師呢?就叫老師、先生。

再細一點,一直學習的老師,叫“常師”。尊敬點的話,“明師”。

下面講一種特殊的稱呼“導師”,這是佛教用語,一般是引導眾生入佛道的師父的稱呼。

就寫這么多吧,睡覺,下次有空再聊。

新書、、、、


上一章  |  晚唐浮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