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最新章節列表 >> 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

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14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晚唐浮生 


剛見客戶回來,還沒碼字,看了書評,服了。

有人說守城損失還比別人多,我說我寫這段時特意斟酌了下,就是免得有人看不懂,所以前前后后寫得很清楚,結果還是看不懂、

河清之戰截止目前已4個月。

第一階段,夏軍主攻,對手是張慎思。

攻河清縣三個據點損失1.1萬人,全殲5000汴軍。

第二階段,汴軍增兵,夏兵主守。

守城歷時一個多月,夏軍損失6000人,汴軍損失1.5萬人。

側翼懷州戰場:夏軍損失500,汴軍損失2000。。

就這,居然有人能看成守城損失比人家還多?

還有人聊起楊行密,其實以前就和他對線過,但他對楊行密是怎么贏清口之戰的避而不談,可能是楊行密粉絲吧。

一、清口之戰爆發時間:897年12月。

二、大背景

(1)894年10月泗州刺史張諫降楊行密,當年年底,楊行密派人去汴州賣茶,被扣下,這是雙方關系惡化的起因。

(2)895年正月,楊行密趁朱全忠主力在山東,突然派兵北上,襲占濠州、壽州,并縱兵劫掠鄰近地區,同時攻朱全忠附庸鄂州杜洪,雙方關系正式破裂。

(3)朱全忠派義子朱友恭率軍萬人南下,救援杜洪,在黃州大破淮南兵,“時淮寇據黃州,友恭攻陷其壁,獲賊將瞿章,俘斬萬計”。

(4)897年,朱瑄戰敗被殺,朱瑾、史儼、李承嗣等人南下投奔楊行密,行密“得瑾勁騎,而兵勢益振”。

(5)天平、泰寧二鎮被滅后,朱全忠決定消耗雜牌,當年(897)九月,下令南征楊行密。

三、戰爭爆發

汴軍兵力:

(1)龐師古部7萬人,成分是“徐、宿、滑、宋兵”,即徐州降兵汴軍二號山頭胡真的滑州軍團宋州兵。

(2)葛從周部1萬人,成分是“兗、鄆、曹、濮兵”,就是剛剛收編的朱家兄弟的降兵。

(3)其實還有第三路,朱全忠自領大軍坐鎮宿州,援應兩路。

其實很明顯,朱全忠帶的是汴軍嫡系主力,屯于宿州。

龐師古帶部分嫡系(宋州兵),加汴軍體制內隱隱有山頭傾向的滑州兵,加徐州降兵。葛從周所帶的更是新鮮熱乎的降兵。

朱全忠的精銳主力做預備隊,不出戰,驅使成分復雜的8萬人南下,目的何為,不問可知。

當年曹操南征,他的部隊構成是:嫡系河北降兵荊州降兵,是不是很類似。

淮軍兵力:

(1)3萬“北歸人”,以孫儒降兵為主,其中包括以降兵精壯組成的5000人黑云長劍都;

(2)楊行密手下諸刺史兵,比較零散,分布各處,大概23萬。

(3)朱瑾、史儼、李承嗣帶來的兵,在1萬以內,以騎兵為主。

戰爭過程

一開始龐師古推進迅速,打了幾次小仗,全勝,掠奪大量財貨,得牛十幾萬頭——

“梁太祖渡淮,軍士掠民牛以十萬計,梁太祖盡給予諸州民,輸租課,自是六十余載,時移代改,牛租猶在,百姓苦之。”

抵達清口后,楊行密用水師防御,龐師古遂扎營。

清口地勢低洼,又處于泗水與淮水交匯的地方。有人勸龐師古,認為這個地方容易被水淹,換個地方扎營,龐師古不聽。

后來,斥候發現淮軍在上游筑壩攔水,想要水攻,回去報告后,龐師古認為他禍亂軍心,將斥候斬首。

淮軍發動水攻后,有人向龐師古報告,水往這邊來了,大概還有多久到,讓他下令軍士們撤退,龐師古不聽。

后來的結局都知道,大水淹沒汴軍營地,7萬人在冬日凍水中瑟瑟發抖,楊行密趁勢發動反攻,龐師古被朱瑾率5000騎兵斬首,汴軍失去指揮,各自為戰,大敗而回。

這一戰,汴軍直接損失一萬多人。

但事情沒完,潰逃的路上,突然下大雪,汴軍又凍死不少人。

前后損失三萬多。

四、戰爭后續

8萬大軍損失一半,固然心疼,但汴軍并沒有傷筋動骨,朱全忠還帶著嫡系主力在宿州。

楊行密此時過高估計了他部隊的戰斗力,趁勢攻徐州,大敗。

戰爭結束。

朱全忠帶著部隊北上攻昭義三州,欺負李克用去了。

楊行密回家,繼續與錢镠廝斗。

(有空再寫寫潞州之戰,朱全忠三換主將,上下以為必勝,李存勖麻痹敵人,趁著大霧偷襲,讓汴軍損失一萬多人的戰爭。)


上一章  |  晚唐浮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