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第兩百八十三章 印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八十三章 印書!

第兩百八十三章 印書!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20日  作者:發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發道 |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 


 好書、、、、、、、、、

霍政拿起傳道臺案桌上的毛筆,對著眾學生說道:“今天,大先生不僅要教你們地心引力法則,還要教你們一種新的數字。”

說完,霍政就在五十名學生和教書先生的注視下,用毛筆在墻壁大紙上寫下一到十的阿拉伯數字。

每個阿拉伯數字下面,還寫下一二三....壹貳叁大小小寫數字。

“大家請看,上面的符號是大明以西之外的國家創立的數字,這個數字名叫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起源于東周時期。”

“元朝年間傳入我大明,但我大明不曾使用這類數字,因為我大明擁有屬于自己的數字,不屑使用蠻夷之數。”

“大家要知道的是,凡是被人創造出來的東西,都有它的用處,人有種族之分,可學識沒有,好東西,就值得學,值得用。”

“我們寫一個九十九,小寫要寫六筆,占三個字號,大寫要寫二十三筆,占三個字號,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不利于算術,太麻煩了。”

“而阿拉伯數字呢?只有兩筆,且9這個數字結構簡單,不需要一筆一畫的寫,若是算術之時使用阿拉伯數字,會極大提高算術效率。”

“當然,記錄賬本的時候,還是要用大寫數字寫,這既是國家法律,也是防止有人更改賬本數字。”

霍政一邊說著,一邊用毛筆在墻壁大紙上寫著,盡可能的將阿拉伯數字講的清楚一些。

在講的時候,臺下學生也都用毛筆做筆記。

這個時代的學生可比后世學生自覺多了,對學識的渴望度也遠超后世學生。

這個問題就是哲理問題。

東西得來不易,就會懂得珍惜,東西來的太簡單,甚至讓人覺得是理所應當,就會不珍惜。

接下來的時間里,霍政妙語連珠,嘴巴一刻不曾停下,學生也都聽的入迷。

眨眼睛,半個時辰就過去了。

縱然過了和教書先生約定的半個時辰,霍政依然沒有停下講課。

教書先生也沒有站出來打斷,一是也聽入迷了,二是不敢打斷。

“三班怎么還沒有下課。”

“可能是老王講的太有勁,忘了時間。”

“去看看。”

“是威國公!”

“威國公怎么來授課了,真是天下奇聞啊,不行,我要把我學生叫來,讓他們聽聽威國公的授課。”

“我也去!”

霍政這邊的講課,吸引來了其它書屋下課的教書先生,這些教書先生一看到霍政在書屋里授課,先是感到驚訝,后是把自己剛剛下課自由活動的學生拉了過來,貼在書屋外聽課。

不到片刻時間,霍政所在的三班外面被圍的人滿為患。

好在圍在外面的人都很安靜,沒有打擾到霍政授課,也沒有打擾到書屋內的學生。

霍政也注意到外面的人,對此沒有下令驅逐。

只要不吵,不喧嘩,你可以隨便聽。

繼續講了一刻鐘左右時間,霍政將毛筆返回案桌,“今天就講到這里吧!”

話音落下,屋內屋外的學生都露出意猶未盡之色。

很快,霍政捧著自己編纂的書離開書屋,穿過人群,朝著西大門走去。

霍政雖然獨自一人,孤單背影,可在學生眼中,這背影是多么的偉岸高大,一名教書畫的先生,情不自禁的開始繪畫,將霍政離去的背影畫在畫中。

誰也不知道的是,這幅畫在百年后,成為大明乃至全世界最珍貴的畫,畫畫的教書先生也靠著這一幅畫,被追封天下第一畫師。

霍政離開大學堂后,就去了一趟最近的書鋪。

書鋪東家昌江民是北平商會會員,曾在天海大酒樓見過霍政。

此時的他正坐在柜臺后喝茶,當他看到一襲青衣木冠的霍政走進書鋪,嚇的差點把手里的茶杯打翻,連忙邁步跑到霍政面前,恭敬行禮道:“本書鋪東家昌江民,見過會長!”

霍政上下打量昌江民,腦海勾起了一點印象。

大學堂購買的書籍,大多數是從他這里買的,為此發了一筆大財。

“你這里印刷嗎?”霍政問道。

“有!”昌江民立馬回道。

霍政將手里的書籍遞向昌江民,后者接過書籍,試探性問道:“會長是要印書?”

“沒錯!”霍政點點頭。

“會長需要印刷多少本?”

“兩萬本!”霍政神色淡然道。

昌江民猛然一驚,隨即不禁狂喜。

兩萬本!

這能帶來多少利潤啊!

“需要多少錢,你列個賬單,然后去兵器鋪找賬房管事劉奇,他會給你錢。”霍政神色淡然的望著狂喜的昌江民說道。

“是是,小人明白!”昌江民連連彎腰回道。

“你忙你的吧,我先走了。”

說罷,霍政就在昌江民的恭送下,離開了書鋪,行走在大街上。

大街上的行人看到霍政,都不斷向霍政行禮,這讓霍政哭笑不得,點頭回敬都點不過來了。

以后要少出門了,要不然頭都要點斷了。

接下來的時日,霍政上午去大學堂授課,傳授學識,每次去大學堂授課,霍政所處的書屋,都擠滿了人。

霍政去大學堂也不僅僅教書授課,還完善了大學堂的教學制度。

如設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農業、政治、歷史、書畫、武功、馬、劍、弓等專項課程。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霍政教學生的同時,也讓教書先生來聽課,畢竟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不完那么多學生。

在霍政的努力下,大學堂老式教育逐漸轉向現代化教育。

霍政上午待在大學堂,下午待在兵工廠和軍營,檢查兵工廠武器質量和處理第四集團軍日常軍務。

霍政每天忙了不亦樂乎。

霍政忙碌的同時,他名下的產業也都忙的不停。

海津船舶司十個船塢火力全開,生產不同型號的村級鐵甲艦。

各地礦場也都沒日沒夜的采礦,科爾沁草原的煤礦和鐵礦也都進入開采正軌,北科線鐵路的兩列礦用火車源源不斷的將開采出來的黃銅、鐵、媒運輸到兵工廠。


上一章  |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