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第四十三章 朱允炆決定削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朱允炆決定削藩!

第四十三章 朱允炆決定削藩!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20日  作者:發道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發道 |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 


 好書、、、、、、、、、

朱允炆眉頭微微皺下,“為何?”

“諸王之中,燕王最強,手握十幾萬雄兵,如今更是有一支全軍裝備子鼠式火器的萬人大軍,若燕王生有忤逆之心,朝廷危矣,可若燕王三子在朝廷手中,燕王覺不敢拿著三子的性命,去做謀逆之事!”齊泰神情頗為凝重的說道。

朱允炆稍作思慮片刻,便開口回道:“燕王主動讓三子來南京奔喪,其心以表,顯無謀逆之心,若就此扣留燕王三子,燕王恐怕會無逆而生逆,此事當慎重!”

“若是燕王故作出來的假象呢?若是燕王是派三子前來南京打探京師防衛的呢?”齊泰連續反問道。

“這...”朱允炆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話。

齊泰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萬一燕王此舉是為了讓朝廷放下對他的戒備,打探南京防衛虛實,從而籌備謀逆之事,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這件事也不是沒有發生的可能,畢竟燕王是諸多藩王之中能力最為出眾的一個,也是最有可能繼承大明皇位的皇子,如今見皇位失去,難保不會想著奪回皇位。

“諸位愛卿認為,朕應當如何?”

齊泰幾句話,讓朱允炆前不久剛剛放下的戒備之心,又提了起來。

“為免生事端,臣提議扣留燕王三子,并削藩!”齊泰簡單利索的回道。

“洪武皇帝善待子孫,子子領地封王,導致諸多藩王各個手握兵馬大權,或許他們現在無謀逆之心,可將來呢?以后呢?若是藩王造反,天下將會大亂,因此臣也建議削藩!”翰林侍講方孝孺也站出來提議削藩。

“為了天下安穩,臣請皇上削藩!”

“攘外必先安內,藩王不除,國不安定!”

翰林學士黃子澄與禮部尚書張昺先后表態道。

朱允炆四大心腹,皆主張削藩!

朱允炆沉默下來,眉宇間透露出沉思之色。

四大心腹的話,他都聽在心里,也認為這些話有道理。

沉默許久后,朱允炆方才面無表情的開口問道:“朕該當如何?”

朱允炆雖然沒有直接說同意削藩,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清楚。

削藩!

“削藩的第一步,應削實力最強的燕王!”齊泰鏗鏘有力的說道。

張昺聞言,立馬附和道:“可將燕王封地改為南昌,南昌就在南京之下,處于朝廷監視范圍,量燕王有反心,也不敢妄動!”

“改封地?”朱允炆語氣帶著遲疑。

一般都是藩王犯錯,才會改封地,改封地也類似于流放。

黃子澄聽到張昺提議改封地,便站出反對道:“燕王有功無過,改其封地南昌恐讓天下人不服,臣認為,應當尋找有過的藩王下手,這樣朝廷削藩,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言之有理!”朱允炆點頭贊同道。

見朱允炆贊同黃子澄的言論,張昺、齊泰、方孝孺也沒有繼續堅持該燕王封地。

“雖不改燕王封地,但燕王不能不管,皇上可以用朝廷財政為理由,暫停北伐計劃,使燕王無權調動北平軍!”方孝孺神態自若的說道。

朱允炆有些顧忌道:“可北伐之事,洪武皇帝已經允了下來,若朕暫停北伐,豈不是忤逆太行皇帝?”

“為國行事,不算忤逆,相信太行皇帝知道皇上暫停北伐的心意,會很欣慰!”方孝孺假不思索的說道,隨即又緊接著繼續說道:

“燕王在北平待了十余年,北平府衙乃至北平軍皆是燕王親信,因此不僅要暫停北伐,還要將北平城和北平軍控制在朝廷手中,而控制北平城和北平軍的最好方法,就是派遣親信官員任北平府衙重要官職和北平軍重要軍職!”

“這些親信官員既可以為皇上控制北平城和北平軍,還能替皇上監視燕王的一舉一動,不過這些計劃也分步驟來,得下慢性毒藥,一點一點的瓦解燕王勢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齊泰、黃子澄、張昺相繼站出附議方孝孺。

朱允炆沒有說話,可他堅定的眼神告訴四位心腹,這個削藩,他削定了!

一個時辰后!

祠堂!

祠堂位于紫禁城東方向,邊上就是紫金山。

祠堂之中,朱家三兄弟都跪在蒲團上,面朝著洪武爺的畫像和靈位念著佛經。

踏..踏..

就在這時,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傳來,朱家三兄弟下意識轉頭看去,只見一名官員捧著圣旨邁步走進祠堂。

不等朱家三兄弟說話,官員便出聲輕喝道:“燕世子朱高熾,燕王子朱高煦、朱高燧接旨!”

朱家三兄弟不由一陣激動,以為這是讓他們回北平的旨意,當下連忙轉過身來,面朝官員行跪拜禮,做好接旨儀式。

官員展開圣旨,振振有詞的對著圣旨內容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燕王三子久不在京,今有時機入京,應與京中血親相聚時日!”

“朕之三弟朱允熞、朱允熙甚是想念燕王三子,因此朕決定,燕王三子暫留京師,與朱允熞、朱允熙讀書博物!”

朱家三兄弟驚呆了!

原本以為這是讓他們回北平的旨意,沒想到卻是讓他們留在南京讀書的旨意。

不過驚呆歸驚呆,朱高熾和朱高燧對此并沒有什么意見,因為南京的讀書環境比北平更好,書卷內容也比北平更加完備,留在南京讀書并不是一件壞事。

“什么玩意,按照規矩,我們已經守了一個月的堂,理應回北平,憑什么讓我們繼續待在南京,還讀個毛書!”朱高煦當場就火了,怒氣沖沖的質問傳旨官員。

他本來就不喜歡讀書,也一直想著回北平,可現在一道圣旨,既不能回北平,還要留在南京讀書,暴脾氣朱高煦豈能忍。

“老二,別忘了這里是什么場合!”朱高熾連忙呵斥道,生怕朱高煦把事鬧大,到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

PS:“求推薦票!求推薦票!求推薦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各位大佬就莫要吝嗇手里的推薦票了!”


上一章  |  從繼承一家兵器鋪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