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暹羅和八百司
864暹羅和八百司
中國古代行軍打仗,如果純靠陸路運糧,軍隊可自帶5—10天的糧食,兵力投射距離為500公里左右。如果敵人堅壁清野,投射距離將大大縮短,因為沿途搶不到糧食。
這時就需要后勤補給系統,若有車船等工具運糧,約60里設一個大站。如果純靠人力運輸,10里左右就要設小站,民夫分批輪換搬運,如此才能保證運糧速度。
運糧如此麻煩,沿途遇到的敵方城池,就必須一個一個打下來。
因為軍隊可以繞城而過,后方的運糧隊卻不行。一旦大軍走遠了,敵人就會從城里出來,把我軍的糧道給截斷,甚至是燒毀我軍的后方糧站。
但是,千萬不要拿古代中國的情況,套用到同時期的其他國家身上!
就拿歐洲中世紀來說,只有10的軍糧由后勤提供,剩下90靠士兵自備、商人貿易和就地搶劫。
直到30年戰爭期間,才漸漸完善后勤制度。比如法國的軍倉制度,就是黎塞留時期建立的。而即便有了軍倉制度,路易十四時代的后勤原則,依舊是:只有在國外無法籌得的物資,才從國內輸送。
一百多年前,東吁王朝打卑謬之戰,軍糧就全靠孟人提供的船只,一次性直接運送到前線。
當時,北邊有阿瓦王朝的軍隊,南邊水道完全被阿拉干戰船堵住。因此東吁王朝的大軍,根本沒有糧道可言,但依舊能圍城五個多月,直至最后獲得戰爭的勝利。
此次的南路大同軍,如果兵力減半再減半,根本不需要沿途補給,僅靠隨軍的運糧船就夠了。
而莽泰那好幾萬追兵,在駐守卑謬城時,就只有一兩個月的糧食。這貨一路北上,行軍途中征集糧草,命令各地官員趕緊送來,幾萬大軍其實就是幾萬民夫,配合著船只和牲畜自帶軍糧,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后勤運輸隊。
等莽泰帶著3000多主力,回到稍埠城防守時,東邊傳來一個好消息。
在毛淡棉、勃固、大光(仰光)等地集結的地方貴族部隊,從東部狹窄平原北上,再折道向西堵截大同軍后路,此時已經有數千人抵達皎勃東。還有更多軍隊在路上,全都可以過來跟莽泰匯合。而東吁地區的部隊,早早接到命令前往首都,此時正從北邊趕去增援蒲甘城。
一旦各部順利抵達,等于緬甸三分之二的軍隊,將對丁家盛、楊展所部進行合圍。
不管是孤軍深入也好,還是中心開花也罷,丁家盛、楊展這次搞得太狠。激進瘋狂的行軍方式,直插緬甸腹心之地,猶如捅了馬蜂窩,緬軍連北方邊境都顧不得了。
黃幺、劉新宇的北路大軍,只須面對三分之一的緬軍,剩下的緬軍全都來打丁家盛和楊展。
丁家盛和楊展還沒法隨意打運動戰,因為他們民夫太少,后勤全在運糧船上,只能沿著伊洛瓦底江一線活動。
就在他們即將被團團包圍時,其他幾路已經爆發戰斗。
孟加拉灣海上小霸王阿拉干,作為緬甸的死忠附屬勢力,攜大小戰艦40余艘、陸軍2000余人,竟然走海路前來支援。
他們在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跟守在那里的大同海軍撞上。
大同海軍熱情招呼,一通“禮炮”做見面禮。ßĨQÚŶÚĔ.ČŐM
阿拉干那位海軍指揮官,瞅了瞅大同海軍的艦船,立即下達非常沒有禮貌的指令。他們連個招呼都不打,“禮炮”也不來幾發,便直接原路返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不再摻和中國和緬甸的戰爭。
而暹羅那邊,那萊王帶著500大同軍、3萬多暹羅士兵,直取緬甸東南部海邊城市朗伽戍。
暹羅和緬甸,就是一對冤家。
這一百多年前,從來沒有停止戰爭。一會兒我包圍你的首都,一會兒你包圍我的首都,就算沒有大同軍,再過十年也會打仗,暹羅軍隊直接殺到蒲甘城(就是丁家盛現在要打的那座城市)。
什么朗伽戍,什么土瓦,根本分不清是誰的故土,反正只要被對方占了,就說那是自己的失地。
由于大同軍狂飆突進,朗伽戍的緬甸軍隊,已經火速向北集結。
暹羅大軍抽冷子**花,打得緬軍措手不及。僅僅五天時間,朗伽戍就被那萊王攻占,接著又繼續攻打海濱城市土瓦。
土瓦也迅速淪陷,暹羅大軍直指毛淡棉。
毛淡棉更北邊,是孟族的舊都馬都八。城里的孟人貴族,全都被迫遷去勃固,但鄉村還是以孟族為主。
“殿下,請約束軍紀,不要劫掠孟人!”
說話之人,是被暹羅借走的五百大同軍宣教官孟瑞,他說道:“據細作提供的消息,孟人是不服緬人統治的。毛淡棉和馬都八鄉下的孟人很多,若是縱兵劫掠,會激起孟人的反抗。不如用貝葉傳播檄文,說我們是來幫助孟人的,幫他們推翻緬人統治,幫助他們在馬都八復國。”
一百多年前,緬甸和暹羅,都在貝葉上面寫字,而貝葉文書就是孟人發明的。
現在使用貝葉給孟族發檄文,內容又是幫他們復國,必然可以獲得孟人的好感,孟人貴族會自帶干糧招募士卒相隨。
那萊王猶豫道:“可幾十年前,暹羅攻占毛淡棉的時候,搶劫過當地的孟人,他們真的會相信嗎?”
孟瑞說道:“為了復國,他們愿意相信的。”
謀士楊東魁說道:“殿下可以承諾,暹羅只要朗伽戍和土瓦兩城,更北邊的毛淡棉、馬都八,全都交給孟人來統治。我軍約束軍紀,不去搶劫孟人,全力攻占毛淡棉。然后,把毛淡棉交給孟人,孟人得到城市還不感激涕零?而毛淡棉的北方,就是孟人的舊都馬都八。他們為了收復舊都,又怎會不群起響應?”
那萊王對此有些不高興,他原本的打算,是想借機把毛淡棉、馬都八全部吞并。
楊東魁低聲勸說:“陛下,見好就收,莫要惹得天朝不高興。拿下朗伽戍和土瓦,就已經算收復故土,暹羅國內還有誰會不服你?”
那萊王左思右想,咬牙道:“好,就把毛淡棉交給孟人!”
毛淡棉的守軍,此時只剩千余人。
三萬暹羅大軍,用了兩天時間攻克。然后縱兵劫掠,把城市搶得精光,等搶完了再交給孟人貴族。
孟人得到一座千瘡百孔的空城,也沒資格嫌棄,喜滋滋的接收下來。這個情況,迅速傳遍周邊村鎮,大量孟族地主帶著農民,趕來幫著暹羅軍隊打仗。
因為再往北,就是孟人王朝的舊都!
宣教官孟瑞,單獨召見孟人地主,承諾道:“緬人建立的東吁國,對天朝皇帝大不敬。只要孟人配合作戰,今后就允許你們復國。定都馬都八可以,定都勃固也可以,今后你們就有自己的國家了。”
馬都八和勃固,都是孟人的舊都!
孟人地主們大喜,也不知從哪兒弄來一個貴族,說是白古(勃固)王朝的王室后裔,直接就在被搶空的毛淡棉宣布建國。
接下來,暹羅和孟人聯軍,順利攻下馬都八,暹羅軍隊再次洗劫城市。
聯軍迅速朝著勃固進發,勃固城內,有大量孟人貴族居住。
當兩軍抵達城下時,城內孟人貴族趁機暴亂,里應外合一舉奪下勃固城。
親密合作,宣告終結。
先是暹羅大軍洗劫勃固,引發孟人的強烈不滿。接著孟人內部矛盾激化,來自南方鄉下的孟人地主,跟勃固的孟人貴族尿不到一個壺里。
特別是孟人地主,已經推舉出一個國王,而貴族也推出了王室后裔。
五百大同軍做中間人,強行按下內部矛盾,催促三方勢力趕緊北伐,沿途可以隨便劫掠緬人城市。
同時,孟人宣布在勃固正式復國定都,并以國王名義發布貝葉檄文,號召全緬甸的孟人都起來造反。
這些家伙一路北上,由于緬軍都被調去包圍丁家盛、楊展,沿途根本就沒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半個月后,已然接近東吁王朝的舊都東吁城!
前去包圍大同軍的緬軍,接到消息嚇得不輕,還沒走太遠的全部回防。
暹羅、孟人聯軍,就此被堵在東吁城外。這座城市太堅固,又有重兵把守,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
東線。
那萊王派遣使者,還有幾個大同軍隨行,前去命令八百司趕緊出兵。
八百司的治所在景邁(清邁),首領名叫召楞齋。
他是大明冊封的八百大甸宣慰使,又是暹羅冊封的景邁首領,還是緬甸冊封的地方貴族。所以,中國、緬甸、暹羅打仗,他到底該幫哪邊才對?
“中國強大,我們不能違抗皇帝命令。”
“中國太遠,緬人太近,不能得罪緬人。”
“可暹羅更近,如果不幫暹羅打仗,我們會被懲罰的。”
“萬一緬人贏了呢?”
“緬人贏不了,這次可是中國和暹羅聯手攻打緬人。”
“要不再等等,觀察哪邊能贏。”
可憐而又油滑的八百司,立即招募軍隊和征集糧草。
他們先給中國和暹羅使者說,自己會出兵幫忙,只不過調兵征糧需要時間。又暗中派遣使者,前往緬甸首都阿瓦,說自己正在征調兵力,很快就能出兵幫助緬甸。
等八百司完成聚兵,局勢也該明朗了,哪邊占上風就倒向哪邊。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
筆趣閱為你提供最快的更新,864暹羅和八百司免費閱讀。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