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艘宇宙戰艦第232章 最強戰機出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2章 最強戰機出世

第232章 最強戰機出世


更新時間:2021年08月05日  作者:阿勇老哥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阿勇老哥 |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

騰輝精工這兩年發展也是比較順利。

利用專利技術上的壁壘,這家公司壟斷了全球90以上的空氣能溫控壓縮機市場。

不僅如此,他旗下的風神動力公司占領了全球超過一半以上的大型民航發動機市場。

風神動力和魔都第一電氣集團組建的合資公司——東方電氣。

這家公司研發的燃氣輪機壟斷了全國的火力發電站和巨輪的核心動力設備。

東方電氣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國外電力和巨型船舶市場……

西安,XF航空公司。

樺國完全自主研制的首個戰機準備試飛。

姜余和楊校長也應邀來觀摩。

這是樺國史上極具意義的一刻,自然不容錯過。

除了他們兩人之外,樺國空軍最高統帥,以及總裝部的幾位大佬都過來了。

眾人首先來到了停機庫房。

一架極具科幻的戰機映入大家眼簾。

這戰機如同巨大的神鳥一般,給予人一種震懾的力量。

楊校長稍顯渾濁的雙眼一亮,迫不及待的走近跟前,仔細感受這款戰機的威武霸氣。

流線型的機身,映射出一道道冷冽的只屬于機械的冰冷感,讓人不由自主的產生一種壓迫感。

這款飛機,雖然是人工智能根據米格29的設計圖紙重新進行改裝過,但從機身外觀看,卻找不出一絲一毫米格29的影子。

完全是另外一個新的形象!

這款戰機的整體布局,完全不同于各國主流空軍現役的戰機。

它機身比較長,采中單翼,機翼的前后緣分別后掠與前掠40度,類似于菱形。

機身前方采用了水平面的菱形鴨翼布局。

機身后方沒有水平控制面,而是以兩片向外傾斜50度的V型尾翼加以替代。

一位年輕的工程師走近戰機面前,給大家開始做詳細的講解。

“各位領導,我叫王東,是這款戰機的首席工程師,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戰機的設計和主要性能。”

“這款戰機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全天候攔截敵機和突襲敵方目標,主要以空戰為主。”

“所以,我們主要采用了雷達隱形的機身設計,讓戰機很難暴露在敵方的雷達掃描之下……”

“我們這架飛機采用的空氣動力布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我們稱呼他為翼身融合乘波體。”

“它的優點是結構重量輕、內部容積大、氣動阻力小,可使飛機的飛行性能有較大改善。”

“由于消除了機翼與機身一體化制造,有助于減小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改善隱身性能。”

“其中最重要的改變的就是這里……”

大家順著這位工程師的指揮棒看過去。

這款戰機的進氣口很特別,不仔細觀察,還真的很難被發現。

進氣口位于機身下方靠近機翼前緣的位置,采用了扁平矩陣式設計,幾乎與機翼融合為一體。

因為藏在機翼下方,從正面和側面都很難觀察到進氣口。

進氣道在機身內部向機身側彎折與位于機身后的發動機相連接。

“這樣的設計主要還是為了能夠更符合乘波體的造形設計。”

“進氣口和進氣道都采用固定結構,不僅能夠降低重量,也避免增加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

王東一邊講解,一邊用指揮棒進行現場描述。

像這樣的設計,讓大家都是耳目一新,感覺很高級的樣子。

大家來到機身的尾部。

在這里,大家才真正的意識到這款戰有多么的與眾不同。

噴嘴的外形也是采用矩形鋸齒設計,位于外傾的垂直控制面的中間處。

“這樣的設計既降低了紅外線訊號的強度,同時也降低了雷達波的反射面積。”

像這樣的噴嘴設計,也很特別,一般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上。

制造飛機的主體支撐材料全部采用了鈦合金金碳元素。

機身機翼外殼則是采用了玄武研究院最新出產的碳釬維材料。

這么一來整機質量大大減少,從之前的11噸重量降至九噸,比起蘇27,相差了整整一半的重量。

這樣的制造材料,之前是沒有的。

碳纖維材料基本都被島國和北美壟斷,這種材料也是最近才研發出來的。

主要還是制造工藝的問題,所以稍微晚了一點。

有了這樣的材料作為支撐,該款戰機的航程將會大大增加。

它的作戰半徑,現在初步估計就是1500公里,具體情況還需要試飛多次后才能確定。

設計之初,這款戰機就有著1.2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最高3.18馬赫攻擊速度。

現在換了材料,試飛后不知道能達到多少。

以后的民航客機,如若大量采用這種碳纖維材料,機身的整體重量都會大大減輕,載油量會大增。

這款戰機的最大特點,還并不是隱身和機動性。

它裝載的自適應電磁波被動接收雷達,可是戰場最大殺器。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能夠釋出能量的物體,都會釋出電磁波。

飛行器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因為發動機的因素,它還會比一般的物體更加強烈。

自適應電磁波被動接收雷達可以在空中接收一切電磁波,然后根據電磁波的強弱和頻率進行多次篩選,最后判定敵機的存在,甚至是鎖定對方的位置。

這套系統是姜余用人工智能和漢語言編程系統打造出來的識別軟件系統。

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所散發出來的電磁波頻率一般都不會太多變化。

飛機在空中又是不斷運動的,所散發出來的電磁波強度會不斷變化。

一般來說,由遠及近,同一種電磁波強度會越來越強,反之則會越來越弱。

這么一來,這套識別軟件就可以根據電磁波的頻率和強弱,判斷敵機的存在,甚至是目標的具體距離和位置。

根據實驗室的研究,300公里以內這種被動探查設備效果非常明顯,500公里左右可以探查出有無飛行器。

這種裝備可是空戰大殺器,在已方未打開雷達的時候,就可以優先找到敵軍的位置。

為了安全起見,這款戰機還是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配合電磁波接收設備,可以達到雙重鎖定目標的最大功用。

這款戰機的頭盔瞄準具是火控系統中改動最大的。

它完全采用了當今最高科技的計算機模擬追蹤技術。

只需要雷達模糊定位敵方目標,就完全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自動鎖定目標,并且發動攻擊。

它配備的導彈,也額外配備了電磁波接收系統,可以配合火控系統,長距離跟蹤鎖定并攻擊目標。

 新書、、、、、、、、、


上一章  |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