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現代人第179章 丫頭出嫁回金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我的母親是現代人 >>我的母親是現代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9章 丫頭出嫁回金陵

第179章 丫頭出嫁回金陵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05日  作者:StrayS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StrayS | 我的母親是現代人 


到了懷安縣城之后,溫小六一行人便留下,大老爺與二老爺一行直接去了金陵。

不過剛剛安頓好,姚大娘便火急火燎的找了過來。

姚大娘算是秋霜和姚林遠的媒人,他們二人的婚禮,自然有許多事需要她來處理。

因是丫頭出嫁,且溫府又剛除孝,婚禮的許多細節便精減下去了。

秋霜與春月的婚期雖不在同一日,但卻相差時日不多。

只是一個是嫁到外面,不會再在溫府伺候。

一個卻是嫁在溫府,以后還是會留在身邊伺候。

秋霜的婚禮相對來說要復雜一些,畢竟是良民,禮節上也要多一些。

因是在懷安出嫁,秋霜的父母也被接了過來。

春月的父母卻不在。

柳姨娘也沒有多問,這是她自己的事情,春月向來有分寸。

婚禮舉辦的很快,該準備的東西姚大娘很早就已經準備好,只是等著新娘子主家除孝。

成婚那日,秋霜拜別了坐在主位上的柳姨娘,以及次座上的自家父母之后,便由哥哥背著出了溫府,上了花轎。

柳姨娘沒有跟著去姚家吃喜酒,只是有些累的回了院子。

溫小六到底不舍,她從一出生,秋霜便陪在身邊,眼看著以后見面的機會怕是不多了,此刻自然是能多看一會是一會。

跟著秋霜父母便去了男方那邊。

等她晚上從姚家回來,先是摸了摸那明明已經冬日,卻還枝繁葉茂的桃樹,這才進了姨娘的房間。

洗漱之后也不回自己屋子,賴在姨娘這邊睡下。

“姨娘,夏枝姐姐和行露姐姐以后是不是也會離開我?”溫小六盯著帳頂,聲音有些悶悶的開口。

柳姨娘翻身側躺,看著她在月光下愈發出色的容顏,輕嘆一聲,“這世間,無論是誰,皆不過匆匆過客,有的人停留的久些,有的人停留的短些,你要學會習慣。”

這樣的話雖說有些殘忍,但卻是事實。

溫小六聞言,忍不住看向姨娘,“姨娘也會離開我嗎?”

“這是自然,等你長大之后,你會經歷成親生子。不是姨娘離開你,而是你會擁有自己的生活,不再是一個需要姨娘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的孩子。”柳姨娘輕柔的嗓音,緩緩說道。

“我不要離開媽媽。”溫小六有些賭氣的說完,抱住柳姨娘的腰,將臉埋進姨娘的肩膀。

柳姨娘伸手輕撫她的頭頂,沒有再說。

孩子長大之后,即便父母不愿讓她離開,她也會掙脫束縛想要展翅飛翔的。

眼前的不舍,不過是因為她還是個孩子罷了。

三朝回門之后,秋霜的父母便離開懷安,回了家。

而春月與溫管家的婚禮則簡單很多。

二人都不想辦的太隆重,婚禮的儀式雖簡單,卻該準備的都準備了。

溫管家的父母也在。

為此,溫管家還特意在城內置辦了一處兩進的宅子,不算大,但住他們兩口子完全夠了。

溫管家的父母很喜歡春月,主要是兒子三十歲的人了,一直拖著不成親,讓他們不禁懷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隱疾,這才不愿意。

現在他愿意成婚,且春月又這般出色,自然是一百個愿意。

二人的婚禮結束之后,都不用三朝回門,春月隔日敬了茶,改了口之后,便迅速進入狀態,又回到了柳姨娘跟前伺候。

這兩樁事都結束之后,姨娘便帶著一行人回金陵城。

走之前,溫小六特地叮囑姚大娘有時間就去幫忙照顧一下桃樹爺爺,希望它能早日結果子。

溫小六本以為第二年能結果的桃樹,卻一直未曾等到。

而她的父親也一直沒有回來接她們。

到了金陵城之后,玉笙院便過起了三年多前同樣的生活。

溫小六則又開始了在族學中念書的日子。

三年未曾回來,也不知學堂中的同窗們此時都已學到了哪里。

這日一早,溫小六到了族學內,先去了夫子的書房。

夫子要在此處考校她的功課,之后才能決定她所念班級。

族中的女學班,一般是念到女子十二歲便不能再進學的。

一方面是因女子這個歲數便可以開始慢慢相看說親,且也要學習更多女紅針黹之事。

另一方面則是女子到了十二歲便算得上是大姑娘,已經懂得男女之情,而族學內雖說男女學院分了兩個院子,但難免還是會有遇上的時候,所以也算是為了避嫌,以及保護女子的聲譽。

而女學一共分了三個層級,第一級便是五到八歲,叫啟蒙班,也叫初級班。

第二級是八到十歲,叫中級班。

第三級則是十到十二歲,叫高級班。

上完這三個階段,便算得上是畢業了。

而溫小六如今已經八歲半,按理她應該進中級班的。

只是她如今的學問,夫子不知,須得考校過后才能決定。

溫小六在夫子的書房內,恭恭敬敬行禮之后,這才等著夫子提問。

坐在主位的夫子自然是認識溫小六的,他的同僚,也就是初級班的那位夫子,就常常被這個學生還有那個叫舒暮雪的學生氣的食不下咽。

此時見她乖巧的站在面前,暗自點頭。

溫家的規矩歷來嚴苛,想必兒時的頑劣,幾年過去,也已成熟收斂起來。

“想必你這三年,在家也沒有荒廢學業吧?”夫子端了茶杯,輕啜一口之后潤了潤喉,這才問道。

“回夫子的話,學生這三年期間,一日都未曾敢將功課落下,雖不曾有多大的建樹,但卻也將字識得差不多了。”溫小六乖巧的福身回答。

“嗯,那我今日便來考考你吧。”夫子輕撫一下自己頜下花白的長髯。

“請夫子出題。”

“你先說說,都讀了哪些書,我再看看出什么題。”

“學生的啟蒙書籍皆已學完,論語、詩經與禮記也已看完,現正看的是尚書。”溫小六道。

“嗯,不錯,那我便來考考你。既已看完禮記,那這題便從禮記中出吧。”夫子沉吟一下滿意道。

按理女學班是不用學習四書五經的,因為不參加科舉。

只是為了讓女子能夠知書識禮,會要求學習禮記與論語,至于詩經,則是要等高年級的時候再學,沒想到六姑娘已經讀完了。

夫子想起這位六姑娘守孝時,是與溫家的兩位在外做官的老爺一起,就猜到她現在所說的書籍怕是那兩位所教,心中并不存疑。

只是例行進行考校。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這段話出自禮記哪一篇,其中所講述的是何意?”夫子搖頭晃腦的念完,之后問道。

溫小六施了一禮之后,才緩緩道,“出自《禮記·學記》篇,此段話所講述為,執政者發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輔佐自己,雖可以得到一些好的聲譽,但卻不能夠聳動百姓的聽聞;如果他們接近賢明之士,親近和自己疏遠的人,可以聳動百姓的聽聞,但卻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而為君子者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良好的風俗,就一定要重視教育學習!”

“解釋的不錯,可有自己的見解呢?”夫子點點頭又問。

“夫子,不知學生可否先問個問題?”溫小六微微外頭,臉上帶著不解道。

“嗯?什么問題?”

“為何萬民需要教化,朝廷卻不興辦學堂呢?”溫小六緩緩道。

夫子聽完一愣,沉吟一下才道,“你可知從周朝時期開始,孔圣人倡導萬民皆可讀書,但寒門出貴子又是何其艱難,這是為何?”

溫小六頓了頓,還是沒忍住,“因為朝廷需要一大部分百姓是愚昧的。”

夫子看向溫小六,有些意外她能想到這一層。

一般學子大多會說是因寒門的寒字,而不是一下子便想到政治決策上去。

“你說的沒錯,從古至今,讀書識字雖能教化萬民,但同樣也容易心生反骨。我同你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前朝明宗皇帝為何造反,你可知?”夫子微微壓低了聲音道。

“權利。”

“沒錯,就是權力!而權利,是在你讀書識字,有了見識之后才會滋生出來的產物,一個目不識丁之人,整日只知種田養蠶,他會想到要去造反,爭奪皇位嗎?”

不待溫小六回答,夫子便搖頭答道,“不會的。”

“這世間,能夠讓目不識丁之人心生造反之意,只有在他們吃不飽飯之時。而愚民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吃飽穿暖,只要國家穩定,社會長治久安,愚民便會心生安逸,容易滿足,自是不會對權利有所渴望,而他們也沒有渴望的能力。”

“但讀書識字之人不同,他們有理想,有抱負,希望能夠做出一番事業,所以他們對權利有著深切的渴望及追求,而當手中的權利不能得到滿足時,便會使用手段去爭搶。”

“這也是為何當權者并不希望萬民真的被教化。但這樣的原因,只能你我在此處說一說,切不可到了外面說與他人聽,知道嗎?”夫子言辭親切溫和,看著溫小六時,眼神有一種奇怪的滿足。

“學生懂得。”溫小六點頭。

“嗯,出去吧,先前的問題便不用你再多做解釋了,我已知曉你的答案,去中級班學習吧。”夫子擺擺手笑道。

此時恰好敲擊的鐘聲響起,溫小六忙拎著自己的書包,往教室走去。

八歲的年紀,讓她學會了就算再著急,也不會跑跑跳跳,失了規矩。

只是邁著小碎步,加快了步伐。

身后的行露不由跟著加快腳步。

秋霜如今已經出嫁,跟在她身后更多的就變成了不愛說話的行露。


上一章  |  我的母親是現代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