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路:、、、、、、、、、
許靈兒從屋內出來,一眼看到了站在院門口的兩人。
她的眼淚還沒完全散去,臉頰上都是淚痕。
孟承看得清楚,垂在身側的手握了握,用了最大的意志力才沒有跑過去。
許靈兒淚眼婆娑的朝兩人走近。
孟承心里發緊,緊盯著她。
在兩人面前停下,許靈兒聲音帶著哽咽,“三少爺,宋姑娘。”
宋宛月點了點頭,裝模作樣地朝屋里看,“我去看看外曾祖父,表哥,你送她出去。”
說完,沒等孟承說話,快步往屋里走。
孟承想喊她,可張開嘴卻一個字沒喊出來,手伸進袖子里,捏了捏帕子,最終卻沒有拿出來,轉身,“走吧。”
許靈兒不發一言的跟在他身后出了府。
送她過來的馬車去鋪子里送貨了,門前只有孟承要坐的馬車。
“你去哪兒,我送你。”
“去給我爹送衣服。”
孟承愣了愣,李安在城外修水渠,過去少說也有半個時辰,為什么不把衣服直接交給老先生?
“你有空嗎?”
“有。”
孟承下意識的回答,他話音還沒落,許靈兒點頭,“麻煩了。”
說著,朝馬車走去。
孟承直覺哪里不對勁,可許靈兒已經上了馬車,他也來不及細想,坐去了前車板上,吩咐車夫出城。
大街上人來人往,吵鬧聲,喧嘩聲一片。
兩人誰沒出聲。
出了城走出幾里地后,許靈兒突然出聲,“停下!”
車夫猛的拉住韁繩,馬車停下,許靈兒掀開車簾,對上孟承的眼睛,“三少爺,我有話對你說。”
孟承的心不受控制的跳了一下。
車夫已經機靈的跳下馬車,把韁繩搭在馬背上走到遠處。
許靈兒的聲音在寬闊的大路上顯得格外清晰,“我心儀三少爺,不知道三少爺對我有沒有這份心意?”
孟承愣怔的看著她,忘了反應。
天色黑了孟陽才回來,直接去找了宋宛月,沒找到人,問過下人知道她在老先生那邊,找了過去。
一進門,掩飾不住地笑,“月兒,我已經吩咐好了,我們再同時建六個作坊,加上原來的兩個,就形成西邊四個,東邊四個了。”
“那我要恭喜舅祖父了。”
孟陽大笑,給老先生見過禮后坐下,一臉的志得意滿,“老先生,您聽月兒給你說了沒有,她會想辦法讓我做皇商。”
“說了,我覺得這事可行。”
孟陽更高興了,“您也覺得可行,那就一定能成。我是做夢都沒想到,我這輩子能有做皇商的機會。”
“您也別高興的太早,事情成不成還不一定。”
宋宛月倒了一杯茶端過來,孟陽接過端在手里,“不管成不成,我都高興,如果不是你,我都沒有這樣的機會,月兒啊,你可真是舅祖父的福星。”
“那舅祖父就趕快做出一批香皂來,我們回去的時候捎走。”
“你們要走?”
老先生捋著胡須,“出來兩個多月了,也該回去了。”
“好不容易來一趟,這么早回去怎么行,再住兩個月。”
知道他會這樣說,宋宛月笑道,“我們早點回去,也好早點幫舅祖父爭取皇商。”
聽她說皇商,孟陽不再堅持了,可他也是真的舍不得讓他們走,尤其是自己妹妹,十多年了好不容易回來這一趟,下一次再回來還不知道什么時候。還有老先生,年事已高,下次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跟著來。
還有月兒,已經十歲了,過幾年就要談婚論嫁了,等成了親就沒那么自由了。
“以后每隔一年,只要有時間我們都會來一趟。”
孟陽眼睛一亮,“此話當真?”
“當然。”
孟陽放心了,正欲詢問他們打算什么時候走,門簾被掀起,孟承走進來,“老先生,祖父,月兒妹妹。”
看他衣服上沾著泥巴,宋宛月眉毛一挑。
孟陽也看到了,“你這是干什么去了?”
“去城外給李伯父送衣服。”
李伯父?哪個李伯父?
孟陽還沒反應過來,孟承撩起衣擺跪下,“祖父,我想求娶許靈兒,請您成全。”
“不行!”
孟陽想都不想,直接不同意,霍氏害的婉兒失蹤了十幾年,自己的孫子怎么能娶她的外孫女?
“祖父……”
孟陽抬手,阻止他下面的話,“你可知道許靈兒是什么人?她是……”
“孫兒知道,月兒妹妹跟我說了。”
“你知道你還想娶她,你是要氣死我嗎?”
孟陽氣得不輕。
宋宛月幫他順氣,“舅祖父,我問過外祖母了,她說許靈兒得外曾祖父教導多年,比一般的大家閨秀都強,表哥看上她,證明表哥有眼光,而且外曾祖父也不計較過往了,您就同意了吧。”
“我怎能同意?若不是霍氏,你娘又怎么能失蹤十幾年?”
“霍氏是霍氏,許靈兒是許靈兒,她并沒有傷害過我娘,您不能怪罪到她頭上。”
“不行!”
宋宛月像老先生求救。
接受到她的目光,老先生緩聲開口,“孟陽啊,人這一輩子很長,能娶到一個心悅之人,夫妻恩愛,琴瑟和鳴,是一大幸事。我知道你放不下心里的怨恨,可你想想當初我為了報恩,替我那不孝子求娶了你妹妹,郎有才女有貌,當時我們都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一對,可實際上卻害了你妹妹的一生,有這樣的悲劇在前,小輩們的親事咱們就不要過多干涉了。
許靈兒也算是我親自教導長大的,比得上京城的那些大家閨秀,心眼也不壞,模樣更是說的過去,嫁進孟家不說能添多少助力,但也不會辱沒了孟家的門庭。”
孟陽還是過不了心里的那道坎,但老先生這樣說了,他不能不給面子,“你們讓我好好想想。”
孟承要說什么,宋宛月給他使了一個眼色,孟承只能把要說的話咽回去。
“行了,你先起來吧,這幾日就不要去莊子上了,我已經吩咐下去再蓋幾間作坊,你就去那邊幫忙吧。”
孟承只能應下。
孟陽不想再看到他,把他攆走后,自己去了孟氏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