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第2903章 制度本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時代之巔 >>大時代之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03章 制度本位

第2903章 制度本位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荒野悲歌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荒野悲歌 | 大時代之巔 
正文卷

正文卷

周紹寧沉默許久。

他因為周不器說的這一套,其實有些「越界」。

現代社會的商業規則,其實都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的,期貨制、訂單制、違約金制、分銷制、直銷制等等,還有品牌、財務、市場、采購、設計、營銷、售后的公司體系。

簡而言之,就是制度化的商業。

國內幾千年傳統,也有自身的商業模式,不過國內的商業模式都是「人治」的,直到改革開放之前,國內一直都是老舊的那一套,缺少制度性的管理。

就比如人和人談生意。

有沒有白紙黑字的合同,根本不重要,很多時候都是口頭承諾,依靠的就是對「人」的信譽的認可。

現代化的商業模式,則是以最大的惡來考慮人性,把所有的合作伙伴都當成十惡不赦的混蛋,然后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來約定彼此的合作關系,通過「制度」來確保彼此的利益。

從比較也就能看出來,制度框架下的商業,要更加的可控有保證,更加的有持續性和穩定性。

靠著信譽的「人治」,這個過程中當然不乏一些卓越的信譽無價的大老板,所謂「一諾千金」、「一言九鼎」。可更多的時候,這種模式根本就缺乏保證。

人在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就不是人了,是人形動物,可以賣兒鬻女。

人在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很容易的道德滑坡,朝著人形動物的方向去變異,尤其是中東的一些王子王爺,連法律都管不了他們,那就真是活成了人形牲畜。

人都不是人了,誰還在乎承諾?

所以「人治」模式就很有風險,如果對方窮到一定份上,就不認賬了;如果對方富到一定程度,也可能就不認賬了。

道德對極窮和極富都沒什么約束力。

現代化的商業倫理,還得是「制度」下的體系。

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來替代道德框架下的「人治」。

周紹寧是從西方留學回來的高材生。

他接受的商業訓練,當然也都是現代化的這一套。

就比如公司里的組織結構、產品運營、商業營銷和品牌建設,都是有著一整套的制度在背后。

不管是誰來做,都要按照公司的制度按規章辦事。

傳統的模式就不一樣了。

是「以人為本」。

根本就沒有什么產品營銷和品牌建設。

打造好個人形象就行了。

一個大商人,他的社會形象好,他推出來的產品就吃香。別的不知名的小老板,要是沒有什么社會名氣或者頂戴花翎的背書,他的產品就很難獲得市場的認可。

其實就「人本位」,一切好壞,都看人。

人好,產品就好;

人不行,產品也好不到哪去!

哪怕是同仁堂這樣的老字號,傳統社會里認可的也不是「同仁堂」這個招牌,而是樂家的御醫身份。一旦御醫光環被拿到,同仁堂也就沒什么品牌力可言了。

這跟現代化的品牌邏輯完全不同。

現代化的商業邏輯是「制度本位」,誰在位置上都無所謂,一切好壞都看制度。

制度好,產品就好;制度不行,產品就沒有競爭力。

周紹寧接受的都是現代化的商業訓練,對周不器說的這一套「粉絲經濟」、「企業家的個人品牌」的理念不是很認可,因為這些都是人本位的商業策略,而不是一家現代化公司應該遵循的制度本位。

他對周不器很尊重。

可這種觀點、價值觀上的碰撞,讓他很難接受。

周紹寧緩緩的說:「現在的大公司,都是股份制的。有幾千個上萬個股東。公司的錢和資產,屬于全體股東所有。花著公司的錢,為公司做品牌建設,這是應該的;拿著公司的錢,為公司老板做個人形象的宣傳,這不是就是公器私用?不是拿著公款謀私利?這簡直就是對現代商業文明的一種挑戰。」

「嗯,的確是。」

周不器也沒想到,他會把話題上升到這么高的高度。

周紹寧道:「過去這些年里,喬布斯是個人品牌度最高的企業家。可是,喬布斯從來就沒有進行過個人形象的營銷。他要是真的在乎外界的看法,他就不會表現的像個人渣。喬布斯遵循的還是產品的競爭力,他的著力點是iPhone,是iPad,而不是喬布斯本人。」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這也不奇怪,喬布斯本身也是現代化商業文明的產物。

周紹寧接著說:「喬布斯之所以個人的名望這么大,不是他主動的,就像你一樣。你也很低調,可你光芒萬丈,根本遮掩不住。喬布斯也是,他是被動的,他強大的個人魅力和他自身的產品藝術的風采,才成就了他的舉世無雙。他專注的是蘋果公司,而不是他個人。」

周不器道:「你說的都對,在海外市場,的確是這樣。」

「啊?」

周紹寧微微一怔。

周不器道:「你說的那種模式,在歐美、韓日,在一些發達國家在一些擁有現代化商業文明土壤的地方,的確可行。可是,經濟全球化并沒有把全球商業統一起來,仍然還有很多地方的商業發展不夠那么文明。」

「呃……」周紹寧這才明白了來自周大老板的核心邏輯,「國內雖然有許許多多的小問題,可是在市場經濟這方面,已經做的比較好了。比不了那些歐美發達國家,但已經比大多數的國家都要優秀。」

周不器笑笑,「當然,所以國內的大公司,一定要立足于現代化的商業模式,要推行"制度本位"。國內所有民間的大公司,都建立在一套成熟又優秀的制度里。」

周紹寧聽出了他話中有話,「還有可是。」

「對,可是……」這時,車子已經到了紫微星總部,周不器沒有急著下車,在車里跟他溝通,「可是國內的市場競爭,在現代化文明的背后,仍然有野蠻兇狠的一面。你看這些年里互聯網行業的競爭。當然,大框下大家都是文明的,都是遵紀守法有道德。可是在激烈競爭的背后,誰的屁股是干凈的?包括紫微星在內,都要不斷的靠著好勇斗狠的野蠻沖鋒來贏得市場。」

周紹寧的表情就有些古怪,也有些幽怨,「谷歌就是這樣被百度和微點打敗的。」

周不器一聽,就哈哈大笑起來。

在接受周大老板的邀請創辦愛斯達之前,周紹寧的上一份工作就是谷歌的大中華區總裁。之所以離開谷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谷歌搜索在國內市場一敗涂地,市場份額在百度和微點聯手擠壓下只剩下了幾個點。

很多人都認為谷歌的失敗是來自官方的因素。

這從來就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就是谷歌搜索的本土化不夠,產品力不足,遠遠達不到百度和微點的標準。

其次就是更深層的原因。

谷歌的團隊基本都是從美國那邊派過來的,堅持的都是現代化商業文明的那一套邏輯。

過于在乎規矩和來自谷歌總部的制度流程了。

谷歌的制度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一些國家和地區覺得谷歌搜索里出現了一些不良信息,要求刪除,這當然可以,谷歌要遵紀守法的予以配合。但是,你

得先拿出紀律和法律類似的東西出來,得是官府出具明確的指導準則,又或者法院給出明確的判決要求,谷歌就會配合著刪除相關內容。

要是什么都不給,這怎么配合?

連一點說法都沒有,上來就說要刪除一些相關內容,這遵的是什么紀?守的是什么法?

整個稀里糊涂的,跟暗箱操作似的毫無制度性可言。

這才是谷歌在國內市場最大的水土不服。

百度和微點可不一樣,規矩和策略可以因地制宜的隨時改變,哪怕沒有谷歌那么多頂尖的技術人才,卻可以靠著一些不那么制度化的流程和不那么文明的商業策略,亂拳打死老師傅。

可是,百度和微點的這一套出國了再想跟谷歌競爭,這就不太可能了。

「制度本位」可以全球統一,「人本位」卻要因地制宜。

從這層原因里也就能看出中美雙方在商業競爭時的優劣勢所在。

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美國的公司會更有競爭優勢,可以一套制度通吃所有。

在一些欠發達的地區,商業發展不那么文明還存在著大量野蠻生存的第三世界國家,美國公司的優勢就不存在了,就變成了離水之魚。由本土企業家率領的本土公司拓展過去之后,可以因地制宜的找到當地的一些野蠻生存點,然后如入水之魚一般的發展起來。

雷俊就是個實實在在的本土企業家。

周紹寧也是中國人,國籍沒有換,可他卻不是本土企業家,他的那一套都是來自美國的現代化商業文明理念。

所以就出現了愛斯達當下國內外涇渭分明的現狀。

在海外市場,愛斯達當真是所向披靡,跟三星是一個級別的,高端機銷量將近3000萬臺,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手機廠商之一。

在國內市場,愛斯達連小米都比不過。

現在比不過小米,等過幾年,能比得過華為、OPPO、Vivo這些強勢的手機廠商?

就感覺周紹寧又陷入到了當初他擔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時的困境里。

在國外做得很好。

被谷歌看重,派回國內當總裁。

回到國內后,一下就格格不入,被本土勢力給打敗了。

作為幕后大老板,作為商業里的人生導師,周不器得幫幫他!總不能看著愛斯達在這么一個大好局面下,被一家家后起之秀慢慢的超過,那周大老板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免費閱讀.


上一章  |  大時代之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