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第723章 紫微星歡迎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時代之巔 >>大時代之巔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3章 紫微星歡迎你

第723章 紫微星歡迎你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05日  作者:荒野悲歌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荒野悲歌 | 大時代之巔 


調動程秉皓的工作崗位,其實就是周不器一句話的事。不過,這是元老,是決策委員會的成員,是首席技術官。

王浩陽、陳通、賀陽、許亮杰幾人就先后找他談話,給他做心理輔導。

周不器也專門跟他談了20分鐘。

畫了一張大餅。

未來,紫微星工程院要在全國建35個分部,研發人員要達到5000人的規模,為紫微星乃至全國的高科技公司,提供最強大的技術支持,構建起最強大的技術中臺。

本來成立紫微星工程院,決策委員會批了2億的啟動資金。

周不器大手一揮,表示再批3個億!

把啟動資金變為5億。

“老程,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非你莫屬啊!張一明、郭鵬飛還太年輕,許亮杰對國內環境還不夠熟悉,讓他從零開始做起來一個工程院,難度也比較大。縱觀全局,只有你能做到。”

“我愿意接手這個任務。”

“好!”

“不過……我有個想法,是個小建議。如果可行的話,對工程院,對集團都是有好處的。”

“說!”

程秉皓道:“我想把研究中心并到工程院。”

周不器微微一怔。

研究中心,那就是楊振坤帶隊開發分布式數據庫的地方。

程秉皓緩緩的道:“公司對工程院寄予厚望,這我都明白。可短期來看,工程院接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分布式的相關算法給做出來、推廣出去。‘飛天’項目組積累了大量的分布式的經驗,而且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分布式數據讀取技術,都是楊振坤在牽頭做。工程院的一大宗旨,就是減少重復。可以把工程院和研究中心合并,有序配合、解決內耗。”

這段時間,周不器看到的有關分布式的相關項目的申請表,都有幾十份了。經過技術委員會的討論,決定批準其中的18項。

總資金是2億元。

即工程院的最初的啟動資金。

把這批業務做好,工程院的模式就算跑起來了。

18個分布式相關的技術項目,聽著很多,實際上5個、8個還是18個,差距不是很大。其中的很多原理都差不多。

把原理弄清楚了,為每一個算法需求寫代碼,這個工作難度就簡單多了。

很多前沿技術的新業務做開發時,國內缺乏相關知識,很多高級工程師都是一邊閱讀英文文獻,一邊參照開源代碼,一邊自己摸索研究。

從零開始學會了,項目也就做成了。

恰恰分布式的原理,研究中心這邊是理解的最深刻的。分布式的基礎邏輯算法,就是楊振坤的這個團隊提交給總部的。

如果工程院和研究中心合并,可以大大的減小程秉皓的工作難度。

周不器不動聲色,“合并后,怎么處理?”

程秉皓道:“飛天項目還是像以前一樣,由楊振坤全權負責。只是在涉及到分布式的相關應用時,我會與他展開討論,最大化的節省公司效率。科學家也要有公平精神,分布式是他的成就,更是紫微星的知識產權,他應該配合。”

“給他什么職務?”

“紫微星工程院的首席科學家。”

“嗯。”

周不器點點頭。

院長是管理崗,首席科學家是技術崗。程秉皓自己是院長,是管理崗的一把手,給楊振坤首席科學家的職位,就是技術崗的一把手。

兩人有一定的牽制作用。

許亮杰一度對楊振坤很不滿,覺得他研發進度太慢、效率太差,管理粗暴、浪費資金。

后來周不器力挺楊振坤,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許亮杰都不能亂伸手,程秉皓當然也不行。

周不器見他有這個覺悟,也就放心了,略作沉吟,就說道:“合并,可以。我有兩個要求,第一,飛天項目你要幫忙,但不能伸手。”

“當然。”

“第二,工程院有5億的啟動資金。今后兩年,公司每年會額外給工程院1個億,作為分布式數據庫的專項資金。記住,只有兩年。兩年之后見不到效果,你要擔責。”

這就要求程秉皓作為院長,必須要幫助楊振坤把這個項目給做起來,要精誠合作。

兩年之后,沒做起來,兩個人一起擔責。

程秉皓深吸了口氣。

這是一定的。

多大的好處就要承擔多大的風險,沒有只收獲不付出的道理。

“行!我答應!”

紫微星做分布式數據庫,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技術沉淀,而是實實在在的想通過研發,打造出一款世界級的先進的數據庫。

最終肯定是要面向市場,要賣錢的。

這符合工程院的理念,要把研發的產品落實在實際應用中。

到了6月6號,最后一筆資金到賬了。

至此,紫微星A輪的15億美元融資,全部到齊。

也沒什么可猶豫的,所有資金都兌換成華夏幣。

這年頭,華夏幣一直在升值。

紫微星這種高科技公司,要經常性的貨幣兌換,外匯局也有綠色通道,當天申請,當天就能拿到大筆的外匯兌換。

手里有沒有美元,影響不大。

當前的匯率是7.64,15億美元換成了115億。再加上賬上的8億現金流,至此,紫微星的現金儲備達到了123億的規模。

資金到位,是時候干點大事了!

云計算,該啟動了!

留下的時間不多了。

到了2010年,紫微星的云計算平臺,必須要上線!

前世就是這一年,亞馬遜云爆發,打下了一個云計算的成功樣板。

之所以云計算會在這一年登上大舞臺,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互聯網產業迎來了新時代——移動互聯網。

在PC時代,很多互聯網巨頭都把賽道給搶光了。國內也好,美國也好,對創業小公司們都非常不友好。

他們很難跟科技巨頭展開競爭。

可是移動互聯網來了。

這就是最大的機遇。

相當于創業公司和大公司,又有了一個在全新的空白市場中競爭的機會!

所以,從2010年開始,誕生了無數的科技企業。

不管是硅谷還是國內,就像雨后春筍一般的冒出了幾十萬家的創業互聯網公司。

可是,創業需要錢。

怎么才能省錢?

怎么才能最快最高效的把自家產品推向市場?

答案是云計算。

這就跟年輕人不要買房要租房是一個道理。

創業公司都窮得叮當響,把僅有的那點錢都用來采購數據庫、服務器等基礎設施設備,這就太浪費了。

以前是沒辦法,不得不這么做。

可有了亞馬遜云,就不一樣了。

創業公司不需要買了,直接去云上花較少的錢去租虛擬服務器就行了。而且,云上還有很多生態,有網站的基礎框架,有中間件,有防火墻、數據庫,有已經搭建好的開發環境……

萬事俱備,只等著創業者去開發產品了。

這就太省時省力了。

創業公司可以把更多的資金用在產品的打磨和市場的推廣中。

在這種新的時代浪潮下,云計算的風口驟然爆發。

這一次,周不器叫上了賀陽、許亮杰、張一明,又去了上次的那個咖啡廳。

見到了王建博士。

正如周不器所預料的一樣,一見面,王建就主動詢問:“紫微星的A輪結束了?”

周不器笑道:“資金已經到賬了,15億美元。”

“阿里跟投了?”

“3億美元。”

“唉……”

王建往后一靠,精神一下就垮了,有一種大計泡湯的感覺。

阿里跟紫微星達成了戰略合作,那阿里就有后路了。

可有了后路,就要動搖軍心。

王建很清楚,阿里是全亞洲最大的oracle數據庫和IBM服務器的客戶,技術不夠、設備來湊。可一味的堆積設備是不行的,國外的產品太貴了,早晚扛不住。

沒想到,阿里明明存在這個危機,他們還沒發現。

紫微星沒有這樣的危機,卻早早的防患于未然,認準了云計算的這個大方向。

“博士,志同道合者并不多。”張一明嘆了口氣,“以目前國內的環境,能夠堅定不移的支持云計算業務的公司,只有紫微星。哪怕是大學、研究所、中科院,都不行!只有紫微星!”

王建神色失落,頗有些不甘,“做云計算,投資太大了。”

融資了15億美元?

恐怕不夠!

賀陽笑呵呵的說:“在紫微星,有一句開玩笑的話,我想跟博士說說。”

“哦?”

“業務的事,咱們做。錢的事,老板去做。說起來,紫微星從2004年就開始創業了,這都是第三個年頭了,總共花了50億。單單去年,我們就虧損了10個億。結果呢?我們剛剛才完成了A輪融資。周不器解決了資金問題。”

張一明又補充了一句,“在A輪之前,紫微星的現金流超過10個億。博士,紫微星不缺錢,也不缺乏投資技術的決心和信念!”

王建長長地一嘆。

頗有幾分無奈。

除非他放棄做云計算這個理想,否則他就只能選擇加入紫微星。微軟的確是在做云計算業務,可那是在硅谷做呢,用不著微軟亞洲研究院。

這里距離微軟研究院很近,往來有很多都是微軟的員工。

這一幕,大家都看在眼里。

基本就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常務副院長王建要離職的消息,已經在研究院內傳遍了。不僅是王建,現在的研究院里人心惶惶,至少有幾十人都表達過離職的想法。

人多眼雜,差不多了。

周不器起身,伸出了右手,笑著說:“博士,紫微星歡迎你。”

王建抬頭看他一眼,略一遲疑,就嘆了口氣,起身跟他握了握手。

然后,賀陽、許亮杰、張一明幾人就都暢然一笑,分別跟他握手,壓低聲音,道盡了歡迎之詞。


上一章  |  大時代之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