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當校長第九百二十五章 沒那個必要(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二十五章 沒那個必要(求訂閱)

第九百二十五章 沒那個必要(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24日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想要上岸的魚 | 我在大學當校長 
第九百二十五章沒那個必要

小說: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類別:都市生活

“我們國家因為起步較慢,所以很多地方都在學習國外,比如工業,經營管理理念,教育等等。”

“我舉個例子,比如文學領域,許多國人都說我們國家的當代文學十分糟糕,出名的作家幾乎都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似乎已經斷代了,遠不如其他國家的文學環境。”

“那為什么會出現眼下的困境呢?”

陳灝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但閑時也頗愛閱讀文學作品,不管是傳統文學還是通俗都有。

對這個問題,他曾經思考過,為此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我覺得并不是華夏當代文學比其他國家差,我們國家也有頂尖的作家,也誕生過不少現象級的作品,問題關鍵出在我們一直跟著別人的步調走上面。”

“風格流派上:現代學東歐,當代學學蘇俄和拉美;語言上:翻譯腔很多。”

“模仿得多了,就會養成惰性,疏于創新,照本宣科,抓住一個流派模仿到死,以至于華夏當代文學的發展嚴重停滯。

外國人一提華夏當代文學:王小波是華夏的卡爾維諾;殘雪是華夏的卡夫卡;莫言、陳忠實是華夏的馬爾克斯;格非是華夏的博爾赫斯。而且,這話還真沒說錯。

這么一想,那些西方人還會看得起華夏當代文學嗎?我們自己的特色到底是什么呢?隔壁的霓虹國作家就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從而能在世界文壇上占有一席之地。

蘇俄的厚重、歐美的理性與批判、拉美的魔幻、霓虹的物哀。華夏文學當然也有自己的特點,但是當代文學體現得不多。我們不能永遠用別人的方式說自己的故事,更不能永遠用別人的視角思考自己的問題。”

說著,陳灝搖搖頭:“光華大學不會是東方的哈佛大學,也不會是其他學校,光華大學就是華夏的光華大學。”

如果將世界各國比喻為一個運動員,那華夏是相當晚起跑的一位,為了追趕前面的那些選手,不得不向對方學習,也可以說是模仿,但這樣會帶來很大的隱患。

“科技改變世界是光華大學的一直踐行的宗旨,不是一句空喊的口號。”陳灝漆黑得眼眸里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出身富貴人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但并非不食人間煙火,畢竟老陳家祖上也是窮人,只是到爺爺這代才崛起的,算了算,算是富三代。

這個世界上依舊有很多貧苦人,更慘的是這個群體里的盲人,無法給家里提供任何幫助,還成為了最大的累贅,比其他身體殘缺者遭受到的心靈打擊更大。

像華興、蘋果這種價位的手機,不少人想要買都要攢兩三個月工資才行,一臺MR智能眼鏡的定價高達上萬元,這對家境不好的盲人家庭帶來的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把盲人版的定價跟標準款一致,這是他唯一能做到的。

“校長,您是這個!”汪淼博士豎起一個大拇指,內心里對校長敬仰之情不斷攀升。

朱晨則是臉色嚴肅,認真說道:“校長,我保證會配合汪博士完成盲人版的研發工作,爭取早日攻克。”

“有什么困難盡管找我。”給幾人鼓舞一番后,陳灝也就離開了。

倒是在走出研究所大樓時,抬頭看到鋰空氣電池實驗室還亮著幾盞燈火。

對于鄒教授以及布尼爾教授等人,他還是很信賴的,沒有過去打擾,直接驅車向校外駛去。

與此同時,鋰空氣電池技術實驗室。

“小郝,這組數據我看著還是不行,有些參數過于勉強,重做吧。”鄒華重教授手握著一份剛出爐的數據報告,眉毛微微皺起,不太滿意的樣子。

“好的,老師。”郝琦苦笑一聲,這組實驗他已經做了七八次了,但還是沒能達到老師的標準。

鄒華重教授眼神集中在試驗品上,思索一番后,剛欲開口耳旁響起熟悉得機械音。

“鄒華重教授,您今日工作時長已經超過12小時,請于半小時內離開實驗室。”

“健康助手阿光提醒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人生的財富,請您合理的安排工作時長。”

“若您未在指定時間內離開,將暫時取消身份權限,并強制帶離實驗室。”

鄒華重抬頭,目光對上一個監控攝像頭,正中間的紅點還在閃爍著,甚至在下一秒這個監控攝像頭還轉動對上他身旁的位置。

“郝琦研究員,您今日工作時長已經超過12小時……”

現在是晚上9點多,鄒華重所處的這件實驗室里余留的研究人員不算多,只有七人,其中四人都被健康助手通知了一遍過去。

等播報結束后,鄒華重教授輕嘆了口氣,對未被通知到的幾人問道:“徐教授,張教授,還有小李,你們今天幾點來的實驗室?”

一位短發帶著白色板材眼鏡的男青年看了眼監控攝像頭,隨即無奈道:“鄒教授,算算時間我估計也快被通知了。”

“我早上10點10分來的實驗室,還有大半個小時到上限。”

“我跟徐教授一樣,也快到了。”

鄒華重一聽,輕輕晃動著腦袋,擺手通知道:“既然這樣,我看時間也不早了,那今天得實驗就到這里吧,大家收拾一下準備回去休息。”

校長搞出來的這個健康檢測助手太強了,誰的面子都不行,實驗室這里有個資歷很老的教授不信邪,到了時間不離開實驗室,最后來了一隊保安直接把人給架走,第二天也得老老實實寫完檢討書到校長辦公室被約談后才給恢復權限。

“這搞得,主動加個班都不行了。”有個研究員一邊收拾著一邊暗搓搓地吐槽道。

光華大學相比其他國內高校甚至那些私企,的確不同,禁止科研人員過度加班,但其實光華的科研人員都挺想加班的。

一個是光華的氛圍好,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另一個是光華這里加班費不菲,科學家是人不是神,對物質的需求其實跟普通人是一樣的。

年輕的學者要擔心彩禮、買房買車,而中年的學者要擔心房貸車貸以及小孩的教育、老人的撫養,這年頭想靜心做科研其實跟家境有很大的關系。

過了一會兒,鄒華重和郝琦并排往外走去。

郝琦突然想到什么,問道:“老師,今天新聞您看了嗎?AIST和NIMS、東京大學也要聯合起來研究鋰空氣電池技術,網上的輿論還挺大的。”

鄒華重只是眉毛輕輕一揚,淡淡道:“不止,有朋友告訴我,LBNL似乎也有一些動靜。”

“LBNL?”郝琦倒吸了口冷氣,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可是丑國甚至世界上的頂尖實驗室。

這所成立于1931年的實驗室,位于著名學府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后山,簡稱LBNL,在科學界,LBNL相當于“卓越”的同義詞。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共獲得了近4萬件技術專利,并先后發現和發明了锝、镎和钚碳14锫、鐒、Sg等元素,回旋加速器、質子直線加速器、液氫氣泡室等先進科研設施。

13個諾貝爾獎、70位國家科學院院士、18位國家工程院院士,這就是LBNL。

“害怕了?”鄒華重教授笑著看向郝琦。

郝琦撓撓頭,硬著頭皮誠實說道:“咳……有……一點點。”

“有這反應很正常,”鄒華重拍了拍郝琦的肩膀,語氣甚至有些輕快,“不過沒事,率先攻克這項技術的肯定是我們光華大學。”

“畢竟我們有陳校長。”

郝琦愣了愣,想到那位比自己還要小幾歲但是天賦驚人的陳校長,宛如定海神針一樣,頓時也不覺得LBNL有多嚇人了。

“老師,那我們要回應一下霓虹那里嗎?”郝琦繼續問道。

“用不著,沒那個必要。”

鄒華重想都沒想便拒絕了,即便霓虹國三大頂級科研機構合作他也不覺得會成功,鋰空氣電池技術可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

俗話說:皇帝不急太監急。

鄒華重不著急,但有些人坐不住了。

ps:抱歉,這幾天狀態一直不太好。

今天3月8日,祝所有女讀者婦女節快樂!勞動婦女最光榮!


上一章  |  我在大學當校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