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當校長第八百五十二章 加州理工的談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二章 加州理工的談話

第八百五十二章 加州理工的談話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23日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想要上岸的魚 | 我在大學當校長 
丑國,加州東北郊外的帕薩迪納市。

加州理工學院。

校內的布洛德咖啡廳。

“唉,這個咖啡還不如星巴克的,也就只有三明治還可以。”陶潛對學校咖啡廳的意見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世界TOP10的名校,有小而精典范之稱的加州理工學院僅有1個食堂和2個咖啡廳(紅門咖啡廳和布洛德咖啡廳),咖啡難喝也不辦法,畢竟搞學術的也離不開咖啡。

而且食堂還很離譜,周末不開……想到國內的食堂,太令人懷念了。

“這點的確,”陳宣苦笑著搖搖頭,“沒辦法,畢竟Caltech太小了。”

曹建明不以為意道:“其實習慣了就好,能提神就行。”

Caltech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算是世界理工男的夢中情校了,而這所小而精的名校占地只有124(700多畝的樣子),橫豎各兩個街區,論及校園面積還不如國內一所二本大學的一半大,但是加州理工學院卻還是世界上諾貝爾獎獲獎密度最高的高等學府,共誕生76位諾貝爾獎得主,位居世界第8。

加州理工學院的小而精還在院系上,全校僅有6個院系,沒有商學院,沒有醫學院,給人很小清新的感覺。

另外,這所理工名校在校學生僅有2000余人,這還是本科生加上研究生的總數。

一個大學只有2000余人是種什么感覺?

這么說吧,Caltech的教務處負責學生選課的只有兩個人。一個負責本科生,一個負責博士生,其中負責博士生的老奶奶竟然認識全校同學。

以及Caltech的亞裔非常多,不光是學生,教授上也有不少。

比如陶潛是化學部的教授,陳宣和曹建明則是物理學、數學與天文學部的教授,三人都拿到了終身教職,在學術界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因為都來自華夏,所以比較容易親近,畢竟是人都會有社交需求,而他們三人屬于關系不錯的那種,經常會在空閑之余坐在咖啡廳聊聊天。

三人聊了會,聊到最近國內的熱點小鎮做題家,不由得感慨萬千。

因為他們三個都算是小鎮做題家。

“什么是小鎮做題家?我就是。”

陶潛有些氣憤,顯然被國內的那些新聞報道給氣到了。

“從村里的小學、鎮上的初中,再到縣城的高中,通過高考我才來到科大,可以說對我們這些沒有資源的鄉鎮孩子而言,考試做題是唯一逆天改命的機會。”

“我還是我們村里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當初考上水木,把縣長都驚動了,要是沒有這個做題的本事,我也走不出那個大山。”陳宣喟然長嘆,“高考算是這個世界最公平的考試了,不看背景,只看分數。”

曹建明點頭附和道:“我們這些小鎮做題家做的不是題,做的是改變自己人生的努力。”

“不過,”曹建明頓了頓,輕呵一聲道,“不過這些媒體又開始搞分化了,還弄出了一個‘農村錯題集’出來。”

“只有考上C9或者985的才叫小鎮做題家?”

曹建明搖搖頭,“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小鎮做題家應該指出身三四線城市以下,只會埋頭苦讀,擅長應試,借助高考考上大學并改變自己命運的普通家境學生。”

“學校重要嗎?不管是水木、京大,211大學還是雙非大學,只要是通過自己做題的能力改變人生的,難道不可以算是小鎮做題家嗎?”

他不喜歡農村錯題集,這樣會把一整個群體給分化成數個群體。

“老曹這個定義好,”陶潛對曹建明的想法頗為認同,只是通過小鎮做題家的事情,讓他想到國內的學術環境,心情不免低落幾分。

“唉,不光這個事件,現在國內高校做學問的風氣太浮躁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國啊。”陶潛眼神復雜,華夏人講究落葉歸根,除了少部分人,誰又喜歡一直客居他鄉呢?

只是國內學術環境確實讓人很失望,哪怕是對標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大也就那樣,沒有一定的學術帽子,回國難以被重視。

網上總有人提到錢學森先生,可是這些網友又哪里知道,錢先生那個時期是多重視科學家,可如今呢?

現在可是把演員和科學家視為平等的時代。

科學不是第一生產力,顏值才是。

現在的學術環境還真不如那個時期。

“這話倒也沒錯。”

陳宣喝了一口咖啡,舌尖苦澀得很,“金大聞王之爭過去還不到10年,至今記憶猶新。”

這個事情發生在2013年,一位金大的王姓大牛使命舉報聞姓大牛論文數據造假,為了顯示出自己并非存在利益紛爭,王姓大牛還主動退出院士評選。

可結果呢?

聞姓大牛依舊無事。

王姓大牛一氣之下出走丑國,到PRL專職擔任副主編。

PRL也就是前文提及的國際物理學界No.1的期刊。

直到近些年才開始半回金大(半年丑國,半年國內)。

要知道這位王姓大牛可是我國第一批長江學者,當初評選院士得到了5名院士的推薦,而另一位則是通過部里推薦。

懂得的都懂,呵呵。

華夏缺頂尖的科學家嗎?

不缺,只是大多在海外。

主要原因是國內學術風氣及科研環境的問題,像丘、楊這種國際大牛回去才會得到重視。

也會有人說,這不是不回國的理由,你也可以蟄伏起來,直到自己成為大牛后改變環境。

這就離譜了,未來的事情誰敢那么肯定。

萬一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呢?

“不,也不一定,國內還是有一所大學學術環境很不錯。”

感受著身上投來的兩注目光,曹建明揚了揚眉頭,笑道:“要說國內真正值得期待的大學,非光華大學莫屬了。”

“畢竟那位陳教授可不是常人,許教授、于教授不是都被邀請過去了嘛,我看成為國內版的MIT只是時間問題。”

看曹建明這么看好光華大學,陶潛和陳宣著實感到意外,畢竟科大對標的是加州理工學院、京大對標的是哈佛大學,而水木對標的才是MIT。

這一番話,可是把光華大學的發展潛力視為水木之上啊。

光華大學vs水木大學?

陶潛連忙搖搖頭,只覺得荒誕得可笑。

水木能有如今的地位和實力,那可是上百年的積累。

“老曹,你這話也太過于驚悚,難道那位陳教授邀請你了?”

“這倒沒,要是有的話,我可能還會有些心動。”曹建明打趣道。

其實他還挺看好光華大學的,如果對方真的邀請自己,興許借此機會回國也不一定。

下午茶閑聊結束后,三人也就忙自己的事情而去。

陳宣教授慢悠悠地往自己辦公室走去。

加州理工的位處南加州,和斯坦福大學的宏偉又不一樣,這邊的風格更小橋流水,需要用心發掘才能看到,比如在鐵柵欄上焊著幾個苯環,墻壁的浮雕上的各種樣本生物,水池里x射線衍射下的DNA雙螺旋結構,還有據說是被愛因斯坦漆成大紅色的公寓門。

等回到自己辦公室時,發現幾個得意門生湊在一起圍觀著什么了不得的東西。

難道是國際物理學界又出現了偉大的發現?

陳宣心頭火熱,連帶著步伐也加快。

ps:抱歉,近幾日心臟不太舒服,所以斷更了兩三天,非太監。


上一章  |  我在大學當校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