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當校長第七百七十一章 中國需要自己的奢侈品牌嗎?(二合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中國需要自己的奢侈品牌嗎?(二合一)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中國需要自己的奢侈品牌嗎?(二合一)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25日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想要上岸的魚 | 我在大學當校長 


“加入光華大學?”

這是什么神展開?

“對,我了解到光華智能服裝有限公司正在招聘總經理,我想自薦一下。”徐婉正色說道。

既然光華不跟LV合作,還不如趁著這機會加入光華。

打不過就加入,不寒磣。

“你覺得自己能勝任?”

“能!”

看著對方這么堅決的態度,陳灝笑了笑。

“那你說說光華的智能恒溫衣該制定什么樣的發展戰略?”

徐婉精神一振,她知道這是陳灝在考察她了。

只有讓對方滿意,自己才能出任光華智能服裝的總經理。

好在昨天她也沒有閑著,心中已有腹稿,緩緩道了出來。

“我認為智能恒溫衣可以走自主品牌自產自銷的模式。產能上,先收購國內部分成衣制作工廠解決部分產能,同時興建具有高標準、高效率的超級工廠;

在銷售上,則為直營店網銷。直營店在世界各國的重點城市重點地段設立15家,其目的為展示品牌和售后作用;真正起到銷售平臺主力的還是官網(光華商城),所以在這一塊……”

其實吧,徐婉覺得沒必要自己負責產能,直接找代工廠多方便。

有一種觀點稱經濟全球化已經進入3.0版本,即1.0版本是殖民全球化,2.0版本是貿易全球化,而現在的3.0版本是供應鏈的全球化。

而3.0版本的經典例子就是耐克。創立至今沒有成立一家自己的工廠,所有的生產全靠外包,而且是全球供應。

如果自己負責生產的話,勢必會增加很多的工作量和人力成本,現在很多公司都喜歡外包。

哪怕是奢侈品牌也不例外,近些年來,普拉達、LV等很多奢侈品牌的女包有相當一部分的產能由中國工廠制作。

一個中國售價12000元的女包,真正的制作成本(不算工匠手工時長)不足1000元,僅僅是幾百元。

只是根絕她的資料搜集,光華似乎不太喜歡代工,鐘愛于自產自銷?

光子屏是如此,光芯是如此,如今的智能恒溫衣不出意外也是如此。

華興有錢嗎?

但是華興也只是涉及芯片設計,其麒麟芯片也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畢竟芯片制造的太花錢了,幾百億砸進去也就聽個聲響。

光芯上面,光華不光自主設計,還自主制造,真的闊氣……

在徐婉說完后,陳灝搖頭笑了笑。

“很抱歉,徐總監你講錯了一點。”

“陳校長您請說。”徐婉鎮定自若,心里卻猜不出來哪里講錯了。

“鹿蜀智能恒溫衣只會專注國內市場,國外的話不會太過涉及,只會設立直營店。”陳灝直接把昨晚和安踏、九牧王合作的事宜簡單描述了一遍。

在智能恒溫衣上市的兩個月內,官網會對世界各市場開放,只是為了打響光華的名氣。

兩個月后,國內各品牌在各國的線下銷售網也差不多搭建好了,到時候官網停止銷售智能恒溫衣,除了給直營店供貨,其他的智能恒溫衣由九牧王、安踏等各品牌負責銷售。

MR智能眼鏡不會走這種模式,當然是全程自產自銷,之所以智能恒溫衣這樣搞,還是因為衣服和可穿戴設備的屬性不同。

衣服畢竟是需要多樣性的,比如各種圖案、花樣。

而且這方面又有各國的文化隔閡,還得深入了解各國文化,太費時間費精力了。

像他這樣搞,錢沒少掙,沖鋒的交給二十位勇士去。

而且本國的服裝品牌也都能受益活下去,至于國外的服裝品牌的死活……跟他有毛線關系?

徐婉聽著簡直跟聽天書一樣,一臉的不敢置信。

尤其是聽到給各品牌的進貨價與售價一致,這、這也太牛批了……

各品牌的形象變成了黃牛,稍作加工然后再加價賣出去。

賺當然是有的賺,只是大頭還是在光華這里。

甩手當大掌柜,結果錢還是掙得一樣多。

他們賣出去的越多,光華賺得也越多。

這招簡直絕了!

徐婉本以為陳灝是屬于科研天才,但是商業不太懂的那種,現在看來屬實自己太小看對方了。

“徐總監還有其他的想法嗎?”陳灝淡淡的說道。

徐婉從中嗅到一絲味道,大概是自己的觀點未能吸引到陳灝。

不出意外,她的自薦也會失敗。

她深吸了一口氣,吐出一道濁氣。

“陳校長,我還有一個想法。”

“我覺得鹿蜀找個品牌不應該局限于智能恒溫衣系列,還可以發展成一個奢侈品牌,發展具有獨特設計的限量款智能恒溫衣,升級客群然后帶動其他產品,例如女包、腰帶、手表、鞋類。”

“奢侈品牌?”

陳灝眉毛上揚,不感興趣地說道:“我對這個沒興趣,奢侈品牌和智能服裝是兩碼事。”

對這個反應徐婉并沒有意外,她反問道:“您知道近幾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有多大嗎?”

“不知道。”陳灝搖頭。

“總理說中國有6億人每月收入僅1000元,李迅雷說中國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壯大,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市場的占比也是逐年上漲。”

“根據貝恩數據,20112016年間,我國境內奢侈品市場年復合增速僅為2,但是從2017年開始,這個增速瞬間提升到20以上。”

“2018年,中國境內個人奢侈品市場延續2017年20的驚人增速,市場規模達到1700億元。”

“2019年,國內個人奢侈品銷售額達2341億元。”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奢侈品市場下跌,而中國是全球唯一增長的主要奢侈品市場,境內奢侈品消費高達3460億元人民幣,增速上升到48!”

“多家機構預測,今年我國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較2019年實現翻番,將達近7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10億元)。”(注:這是真實數據)

這其實講得還只是境內消費,我國每年約有1億次大陸游客出境,消費高達7000多億人民幣,相當于全球奢侈品消費額的40。

徐婉望向陳灝,態度格外鄭重。

“陳校長,從中國在全球奢侈品行業中的地位來看,中國消費者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也會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徐婉望向陳灝,態度格外鄭重。

“從中國在全球奢侈品行業中的地位來看,中國消費者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主要驅動力之一,也會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可是,您知道嗎?我國并沒有一個真正的奢侈品品牌!這么大的奢侈品牌市場,難道全部拱手讓給外國品牌嗎?”

“網上經常有網民聲稱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需要大眾品牌、中檔品牌、高級品牌......唯獨不需要奢侈品牌。”

“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是錯的,中國應該要有中國人自己的奢侈品牌!”

“如果中國有一個奢侈品牌比愛馬仕、香奈兒還聞名,全世界消費者都熱衷于此,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化輸出嗎?”

陳灝還在回味中,他是沒想到國內的奢侈品市場竟然都達到了這種地步。

他想了想,有些匪夷所思地問道:“徐總監,國內這么大的市場難道就沒成長出一些國內的奢侈品品牌嗎?”

“還真沒有。”徐婉苦澀一笑,作為行業人,對于這一塊是深感遺憾。

“比如服裝這一塊,國內品牌出現了斷層。七匹狼、九牧王、報喜鳥、雅戈爾這些都是中低檔品牌,高級品牌近些年也冒出一些,比如之禾、上海灘、上下這些,可距離奢侈品牌還是很遙遠。”

當年恒大的許老板系了條愛馬仕的腰帶去BJ開會,然后被記者拍照發到網上,網友紛紛指責許老板,后來他把腰帶換成了七匹狼......

許老板是中國的頂級商業精英,穿七匹狼顯然不合適(不是貶低七匹狼),但穿國際奢侈品牌網民又不同意,國內壓根就沒有替代品。

徐婉嘆了口氣,繼續問道:“您知道愛馬仕、香奈兒、迪奧這些是怎么成為奢侈品品牌的嗎?”

“你說。”陳灝問道。

徐婉解釋道:“那時的奢侈品品牌的銷售主力是歐洲皇室和貴族,而想要成為奢侈品品牌既要有皇室、貴族背書,也要他們帶頭消費。”

“LV的創始人是皇室御用行李箱專家,CHANEL的創始人是貴族的女人,DIOR的創始人是貴族的兒子,基本都是‘皇親國戚’了。”

“那這不適用于我們國家。”陳灝皺眉道。

“是,但也不是。”

徐婉眼睛里冒出神采,語氣激昂地說道:“皇室、貴族是那個年代的事情,現在這個年代,有國家為品牌背書,加上政商精英的帶貨,完全可以塑造出一個全新的奢侈品牌!”

那國內為什么沒出現?

看看國內高級品牌叫什么名字。

雅戈爾、波司登、迪柯尼、威可多、維格娜絲、瑪絲菲爾……看看這些名字,像中國品牌嗎?國家還怎么背書?如何為國出征?

鹿蜀就不一樣了,取自《山海經》,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寓意好又有逼格。

“以您和京城方面的關系,國家背書絕對沒問題!至于政商精英帶貨那就更簡單了,您本人不就是其中的一員嗎?”

“更別提有智能恒溫衣這個熱度在,鹿蜀這個品牌升級為奢侈品牌完全可以!”

聽著徐婉的話,陳灝猶豫了。

的確,按照對方的所說,鹿蜀這個品牌的確有望成為中國的奢侈品牌,但……真的有必要嗎?

之前他對鹿蜀的定位只是智能服裝,類似于智能手機一樣,大米、華興的旗艦型手機不下三千元,可買得人依舊不少。

如果升級為奢侈品牌,那注定要推出高價系列。

這就與他的初衷不一致了。

而且,作為奢侈品牌的目標人群之一,他是了解這一塊的。

上過大學的同學們應該都懂一點品牌管理。

大多數品牌的顧客結構是“錢多多”和“錢少少”較少,中間層人數較多,品牌運營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價篩掉一些“錢少少”來達成品牌升級;也可以通過減價或打折吸收更多“錢少少”來跑量(或清貨),但會篩掉部分“錢多多”。

“錢少少”很高興和“錢多多”穿著一樣,所以ZARA能夠將王妃的褲子賣到爛大街;“錢多多”卻不愿意與“錢少少”撞款,所以愛馬仕又貴又難買到。

真正的奢侈品牌很會照顧“錢多多”們的情緒,會用“提價”、“排隊”、“配貨”等手段把“錢少少”們趕出去,只要“錢多多”愿意,奢侈品牌會把價格一路提到天上去。

所以,愛馬仕的一個喜瑪拉雅Birkin包能賣出260萬。

由此可見,奢侈品牌從來都不是智商稅,那是“權力腰牌”、是“金錢認證”、是“身份識別牌”、是“圈子入場券”、是“敲門磚”,是融入權力圈與金錢圈的的一點點小門檻;

奢侈品牌販賣的不是包包,而是權力崇拜與金錢崇拜。想融入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圈子,自然要付出代價,而權力圈力和金錢圈子里面的人,不會允許大量平民的涌入,他們會提高融入圈子的門檻,這也是為什么奢侈品牌提價后,生意反而更好了的原因。

中國近幾年奢侈品市場大漲,背后其實是一種不好的風氣,是拜金主義和虛榮心盛行。

又回到最初的問題:既然如此,那中國還需要自己的奢侈品牌嗎?

陳灝猶豫了。

徐婉卻知道答案。

“陳校長,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我還是之前的話,中國需要自己的奢侈品牌!”

“中國經濟只會越來越強,同樣的奢侈品牌市場也會越來越大。如今的中國,只有鹿蜀滿足晉升為奢侈品牌的兩大元素。”

“成為奢侈品牌并非是件壞事,起碼國內的財富還留在中國,而非流入海外啊!”徐婉痛心疾首地道。

半晌后,陳灝無奈地搖搖頭。

“徐總監,沒想到你還有這個口才,我承認被你說服了。”

話鋒一轉,陳灝表情變得嚴肅。

“鹿蜀可以成為奢侈品牌,也可以讓你出任總裁,但是我有一個要求。”

“您請說。”

“鹿蜀集團必須將每年凈利潤的20回饋國家和民眾。比如扶持教育事業(建立希望小學、設立助學獎學金等)、鄉村振興、以及養老院和福利院等等。”

“取之于民,當用之于民!”

這種錢他不賺,的確會被外國資本賺走。

不過賺了錢,還是得把其中一部分散走,他才能拿得安心。

徐婉肅然起敬,這20的凈利潤可不低,每年至少上百億元。

現在做慈善事業的企業家、明星是不少,但又有幾個是真正在做慈善而非避稅呢?

“沒問題!屆時會成立一個專項的公益基金會,每一筆支出都會對社會公開,我也會親自監督。”徐婉保證說道。

之前她只是敬佩陳灝,畢竟特別有才華,而且還很愛國且有責任心。

如今這層敬佩已經升級為崇拜了。

試問全國、全世界,能有幾個人能做到這個?

“那就接著聊聊鹿蜀的定位和發展戰略吧。”陳灝揉了揉眉心,估計今天都得忙活了。

而就在兩人討論的時候,鹿蜀智能恒溫衣的熱度已經火遍了全球。

世界幾大奢侈品牌公司內部一片壓抑,尤其是被光華拒絕和收到一個絕密消息后……

完全慌神了!

ps:還有一章,求推薦票,求月票!!


上一章  |  我在大學當校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