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當校長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國“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國“芯”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中國“芯”


更新時間:2021年07月06日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想要上岸的魚 | 我在大學當校長 
正文

正文

“12月30日……”

陳灝神情肅然,語氣莊重地說道:“那就是下周三了,給我們的時間只有半年。”

剛剛梁一清只說了寥寥幾句,卻讓陳灝內心震動。

教育部以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于本月30日發布一份紅頭文件。

大致內容: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

看起來好像只是增加一個學科門類和兩個一級學科,但背后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

從1983年3月試運行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試行草案)》。

到如今接近40年里,中國曾先后實施過4份學科專業目錄。

最近的一次調整則是在2011年2月,距今也過去快10年了。

教育乃國之根本,一般很少會進行改革,一旦出現變化,那一定是有深厚的寓意在里面。

“半年時間應該沒問題,趕在6月前把專業弄好,就能趕上招生了。”梁一清看了眼陳灝,還是挺有信心地說道。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這半年內學校事務可輕松不了了。”陳灝嘆了口氣,新學院的籌建,還有新專業的開設,這些事情都得趕在高考前完成。

不過還好,這些之類的主要是鄭強負責,就讓老鄭頭疼去吧!

重點要考慮的是這份文件……

“梁博士,你覺得這份文件會給高校、工業界帶來什么改變?”陳灝想了想,又將這個問題甩給梁一清。

“我覺得這個政策的傾斜已經是很明顯了,未來集成電路必然會像以前的計算機還有土木工程等有過一段時間的熱門期。”梁一清頓了下,接著道,“有關行業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這對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是好事了。但是從個人角度來說,這個行業未來能容納多少從業者,仍然需要謹慎判斷。”

陳灝聽了也是點點頭,總體上還是非常振奮人心的。

集成電路專業算是微電子專業的一個細化方向,而微電子專業又是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專業。

一旦集成電路從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里獨立出來,那么未來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上具備更多自主性。

這個時候,一道溫和地笑聲從一旁響起。

“這個問題怎么不問問我?”

梁一清看清楚來人的模樣后,連忙走到對方身旁。

“王老,您來了怎么也不跟我說一聲啊。”

王陽元擺擺手,頗有些不開心地說道:“他們也不讓我來,但是我說不然我來,明天就給我準備棺材,不這樣說我今天過不來了。”

陳灝愣了一下,眼前這個白發蒼蒼,身穿著淡藍色襯衫、黑色西褲的老人,年紀不小,但是精氣神都非常不錯。

王老?

“這位是王陽元王老。”注意到陳灝樣子的梁一清趕緊介紹了一下。

王陽元王老先生,這位可不是一般人。

北京大學教授,微電子學系主任,微納電子科學家,中科院院士。

最重要的是經歷!

1975年,王陽元和同事們用八年鉆研,換來中國集成電路事業的突破,中國成為美國和日本之后,第三個擁有了1024位MOS動態隨機存儲器。

之后因為遭受西方國家的封鎖,中國決定自己開發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1986年,王陽元臨危受命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帶領全國17個單位的118名專家學者開展攻關。

在之后,王陽元作為中芯國際的發起人之一。

從研制存儲器到開發芯片設計軟件,再到參與創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王陽元為中國的芯片產業開辟出一條探索之路。

這位是當之無愧的國士!

中國雖然發展起來了,但是在集成電路領域落后歐美太多,即便是到了現在,也是堪堪入門。

而就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王陽元老先生在沒有專用設備,沒有廠房,沒有技術的情況,帶領著國內僅有的一點點科研人員向中國“芯”發起了進攻。

芯片資料太多了,還沒寫完,稍等一會。

北大元培通識課程體系

1、從開辦以來并沒建立起來。這也是開辦之初并未設想、而至今沒有實現、從而影響這一實驗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類似于美國一流文理學院的通識教育體系,但開辦了十幾年,這個目的并未達到。你在網上可以搜到關于北京大學元培通識教育的許多評論文章,褒貶不一。但一句話,這個實驗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學院是通識教育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養模式并非自己開設通識教育課程,而是采用的拼盤式通識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否好有待討論,但是目前國內的教育環境,很難開設獨立的通識教育課程,這也許就是樓上所說的“實驗失敗”吧。

所謂的拼盤式通識教育,是說元培學院的學生可以選修北大校內所有的專業課程,因此元培自己不開設通識教育課,但學生們通過自由組合不同院系的專業課,達到通識教育的結果。在大二時會分專業,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北大內任意專業作為主修方向(當然還保留轉方向和修習其他專業課程的權利),也可以選擇元培的特色專業:例如PPE(政治、經濟與哲學),外國語與外國歷史,古生物學、整合科學等,顧名思義,這些專業就是將各個院系的相關課程拼盤起來,作為你的必修課。

本世紀啟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面旗幟,元培學院探索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有13個年頭,是國內最早一批試水通識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這場人才試驗中遭遇的意外、挫敗、尷尬甚至爭議,都充分折射通識之難和通識之痛。

北大元培是國內通識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較為成熟的模式,現在通識教育在各個高校鋪開,但目前的結果都不是特別好——不過至少邁出了一步。

3、根據元培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新生入學后,理論上可以選全校開設的任何一門課程,想聽什么就聽什么,課程學習計劃全由自己制定;從大二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學習方向,理論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學術上的自由,學習上的自由。”幾乎所有學生在進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緊接著,多數人就會開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學的學生就曾在網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應負責輔導學生選課、選專業的“導師制”發揮作用有限,事實上,元培04級的大一


上一章  |  我在大學當校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