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當校長第四百三十九章 光華大學又火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九章 光華大學又火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 光華大學又火了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07日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想要上岸的魚 | 我在大學當校長 


“校長,剛剛央視那里致電過來,說是想要對22日論壇的開幕式進行直播報道以及對您的專訪。”

聽著鄧慧的匯報,陳灝微微一愣。

“央視直播這次會議干嘛?又不是\b體育比賽,學術的東西普通人也聽不懂吧?”

隨后,他反應過來,鄧慧后面還有半句話。

讓他有些郁悶\b地對鄧慧說道:“專訪?央視之前不是采訪過嗎?怎么又來?”

這話讓鄧慧聽著有些無語,直接吐槽道:“校長,你知不知道你剛剛的話很凡爾賽欸?”

這可是CCTV的采訪,又不是什么省市電視臺。

再說了,哪怕是上省市電視臺,那也有大把的人想上!

“央視的采訪再說吧……不過這個直播開幕式倒也不錯,可以擴大我們光華大學的名氣。”陳灝笑著說道。

畢竟距離高考只剩半年了,學校的名氣得打出去啊。

明年的優質生源,光華大學可不會放過,甚至是那些省狀元啥的,他已經做好打算在這半年內設立好各省招生辦,\b明年6月與清北復交浙等學校搶生源!

拿什么搶?

當然是砸錢!

比如省狀元這種級別,免學費、直接進光華學院試驗班、給高額獎學金!

家里房子破的,光華免費給重建一棟小洋房;\b直系親屬有生重病的,直接接到京城安排特需病房,請最好的專家;還有父母沒工作的,安排到學校任后勤或者去光華系企業工作。

他就不信這些手段砸下去,還濺不起一些浪花!

“呃,那我等會給對方回個電,至于專訪的事情就說您需要考慮一下。”鄧慧有些無奈地說道。

等鄧慧走完,陳灝開始思考著最近的事情。

前兩天那場飯局,出席了幾位鷺島的高官,除了韓副市長還有衛健委的主任以及其他幾個領導,算是解決了附屬醫院掛靠一事,同時還把學校的其他幾個問題給解決掉了。

雖然說他的背景很深,而且因為光芯的事情京城方面也在時刻關注。

但也有一句話,叫做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光華大學畢竟在鷺島,和這些地方官員的關系也要處理好。

“丙交酯、論壇、附屬醫院、鷺島硅谷、光芯……”

陳灝沒念完一個,頭疼就要多一絲。

最近要操勞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等明年春節過后,還要與中科大、西交大、東大搶那些少年天才。

明年6月高考招生季又得搶人。

“看來這學期還不是最忙的,下學期才是。”陳灝忍不住嘆了口氣。

倒是現在,有一個比較緊要的問題擺在他的面前。

“2020Nature中國論壇的參會嘉賓是不是得擴充一下?”

晚上7點。

在回酒店的途中。

一個跨洋電話打來。

一接通,耳機里傳來《自然》正刊歐文主編興奮地話。

“陳校長,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什么好消息?”

“對于這一次的論壇邀請上,已經有不少教授表示將會出席,就在剛剛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黃教授致電會準時來到鷺島!”

“黃秋霆黃教授嗎?”聽到這個黃教授,陳灝愣了一下,隨后不確定地問道。

還沒寫完,實在抱歉!正在寫,1點前補充完!

北大元培通識課程體系

1、從開辦以來并沒建立起來。這也是開辦之初并未設想、而至今沒有實現、從而影響這一實驗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類似于美國一流文理學院的通識教育體系,但開辦了十幾年,這個目的并未達到。你在網上可以搜到關于北京大學元培通識教育的許多評論文章,褒貶不一。但一句話,這個實驗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學院是通識教育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養模式并非自己開設通識教育課程,而是采用的拼盤式通識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否好有待討論,但是目前國內的教育環境,很難開設獨立的通識教育課程,這也許就是樓上所說的“實驗失敗”吧。

所謂的拼盤式通識教育,是說元培學院的學生可以選修北大校內所有的專業課程,因此元培自己不開設通識教育課,但學生們通過自由組合不同院系的專業課,達到通識教育的結果。在大二時會分專業,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北大內任意專業作為主修方向(當然還保留轉方向和修習其他專業課程的權利),也可以選擇元培的特色專業:例如PPE(政治、經濟與哲學),外國語與外國歷史,古生物學、整合科學等,顧名思義,這些專業就是將各個院系的相關課程拼盤起來,作為你的必修課。

本世紀啟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面旗幟,元培學院探索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有13個年頭,是國內最早一批試水通識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這場人才試驗中遭遇的意外、挫敗、尷尬甚至爭議,都充分折射通識之難和通識之痛。

北大元培是國內通識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較為成熟的模式,現在通識教育在各個高校鋪開,但目前的結果都不是特別好——不過至少邁出了一步。

3、根據元培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新生入學后,理論上可以選全校開設的任何一門課程,想聽什么就聽什么,課程學習計劃全由自己制定;從大二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學習方向,理論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學術上的自由,學習上的自由。”幾乎所有學生在進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緊接著,多數人就會開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學的學生就曾在網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應負責輔導學生選課、選專業的“導師制”發揮作用有限,事實上,元培04級的大一新生連一本院系課程計劃都拿不到,必須跑去各院系教務部“蹭著看”。

比起這些瑣事,選課的自由就成了更大的障礙—全校的課你都能聽,但到底聽什么。

在北大,本科課程計劃主要分為兩塊:專業課和通選課。一般而言,專業課難度勝


上一章  |  我在大學當校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