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當校長第四百一十一章 光華學子的憤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光華學子的憤怒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光華學子的憤怒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05日  作者:想要上岸的魚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想要上岸的魚 | 我在大學當校長 


“我好像做錯事情了……”

金智慧有些沮喪地癱坐在椅子上,椅子旁邊的地上都是東倒西歪的啤酒瓶子。

他的眼中有些茫然。

他雖然風流了點,但說到渣也沒有啊!

只不過換女朋友換的頻繁了點,但可沒有做出出軌這種事情,即便是一夜情那也是單身的時候才搞。

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專一的男人,恩,對每一任女朋友。

“都怪那個女人!”想到那個女人,金智慧火冒三丈,咬著牙對著空氣嘶吼一聲。

他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在每個女朋友確認關系之前,都對提前申明好,只是談戀愛,不會結婚,就當做一段美好的回憶。

都0202年了,大家思想還是比較開放,又不是談個戀愛就非得要結婚。

加上金智慧本人長相英俊,又有學識,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b南韓科學技術院的正教授,談吐風趣,沒有哪個女人會拒絕。

只是沒想到栽在了姜秀珍手上。

對方還真的敢把那些視頻發在互聯網上!

南韓一個彈丸之地,占地面積也就是1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的1/96,全國總人口5200萬,也就是豫州省人口的一半。

這樣一個大新聞,不到一天就傳遍全國上下了。

一向對他要求嚴苛的父親直接氣到住院了,說家族顏面被他丟光了,更是勒令家都不準回。

被全國網民唾棄,被學校師生以異樣眼光看待,被視為最后希望的家族給放棄,金智慧堂堂一個南韓的學術新星,竟然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嗡——”

金智慧大腦出現嗡嗡地響聲,眼睛開始迷離,現在的他悔恨交加。

在他的新聞火爆全球后,《Science》的編輯約翰就致電過來,說他誤會了。

約翰這個人雖然對華夏的學術界確有所偏見,但職業道德還是有的,至少陳灝的學術水平是沒問題,更被提這次的投稿還是光芯!

世界首篇光芯論文!

還能有哪篇論文壓過這篇?

放眼世界……答案是沒有!

至于《Nature》那里雖然沒有致電過來,但他也大致猜出來了,自己這個學弟年紀雖然不大,但是今年給學術界帶來的轟動并不小,插隊登上一個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毫無疑問。

只不過他太衰了,同一時期撞上對方,簡直是螳臂當車!

想到自己的這些經歷,金智慧一陣恍惚,意識有些模糊。

挺著沉重地身軀,一步一步地往陽臺走去。

他的公寓位于17層,從這跳下去,十死無生!

當他的手觸碰到冰涼的欄桿時,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掏出手機,一看到上面顯示的查爾斯,意識頓時清醒。

“嘶——”

金智慧打了個冷顫,或許是回過神了,他這才注意到自己穿著短袖站在陽臺,南韓的11月底已經開始結霜,再過半個月就到下雪的季節了。

把陽臺門一關,回到有暖氣的房間里,金智慧身體的顫抖才停了下來。

猶豫一番后,一咬牙接通了電話。

同一時間,南韓的一家主流媒體的新媒體中心里。

李東海是負責的內容之一便是把一些資訊發布在網絡上,比如推特、臉書等。

不過還是推特比較多。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主流的社交平臺,比如櫻花國的line和南韓的kakaotalk。

除此之外,在國際上通用的便是Facebook(臉書)和Twitter(推特)了。

前者類似于華夏的人人網、微信,后者類似于微博。

尤其是推特,更是因為\b漂亮國的某位川普同志喜歡推特治國而聞名。

還沒寫完,稍等一下……

北大元培通識課程體系

1、從開辦以來并沒建立起來。這也是開辦之初并未設想、而至今沒有實現、從而影響這一實驗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類似于美國一流文理學院的通識教育體系,但開辦了十幾年,這個目的并未達到。你在網上可以搜到關于北京大學元培通識教育的許多評論文章,褒貶不一。但一句話,這個實驗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學院是通識教育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養模式并非自己開設通識教育課程,而是采用的拼盤式通識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否好有待討論,但是目前國內的教育環境,很難開設獨立的通識教育課程,這也許就是樓上所說的“實驗失敗”吧。

所謂的拼盤式通識教育,是說元培學院的學生可以選修北大校內所有的專業課程,因此元培自己不開設通識教育課,但學生們通過自由組合不同院系的專業課,達到通識教育的結果。在大二時會分專業,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北大內任意專業作為主修方向(當然還保留轉方向和修習其他專業課程的權利),也可以選擇元培的特色專業:例如PPE(政治、經濟與哲學),外國語與外國歷史,古生物學、整合科學等,顧名思義,這些專業就是將各個院系的相關課程拼盤起來,作為你的必修課。

本世紀啟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面旗幟,元培學院探索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已有13個年頭,是國內最早一批試水通識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這場人才試驗中遭遇的意外、挫敗、尷尬甚至爭議,都充分折射通識之難和通識之痛。

北大元培是國內通識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較為成熟的模式,現在通識教育在各個高校鋪開,但目前的結果都不是特別好——不過至少邁出了一步。

3、根據元培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新生入學后,理論上可以選全校開設的任何一門課程,想聽什么就聽什么,課程學習計劃全由自己制定;從大二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學習方向,理論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學術上的自由,學習上的自由。”幾乎所有學生在進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緊接著,多數人就會開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學的學生就曾在網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


上一章  |  我在大學當校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