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一早,九兒換上寶藍色的戎裝,頭發挽起利落的小兩把字頭,腳下踩著鹿皮靴,趕往坤寧宮辭行了。
抵達坤寧宮門口,瞧著胡嬤嬤站在門口站著,瞧見九兒趕緊行禮。
“貴主兒,主兒昨日幫萬歲爺收拾行囊有些晚了,還未起身。”胡嬤嬤歉疚道,“主兒昨日交代,您可不用辭行,直接去乾清宮等著隨駕。”
九兒往坤寧宮內望去,她發現坤寧宮進開了外側的大門,而近的大門緊緊的關閉。
皇后明顯在打九兒的顏面了,康熙傳了圣旨隨駕出征,九兒本遵照圣旨的。
“嬤嬤,請您幫我給娘娘帶好。”九兒神色僵硬了一下,趕緊臉上帶著笑容回望。
“貴主兒,主兒有兩句話交代給您:佟妹妹,出門在外,不求你多能照顧萬歲爺,只求你別給萬歲爺拖后腿,平安回來。”胡嬤嬤轉述皇后的原話。
“是!”九兒沖著胡嬤嬤行禮,“佟佳氏給皇后娘娘請安!”
九兒站在坤寧宮的大門口,恭敬的沖著緊閉的二進門行禮。
宮內當差的奴才們好奇的往門口瞧著,發現佟貴妃被拒之門外,有些奴婢靠近耳語交談。
九兒一點沒放在心上,不少宮妃認為九兒應該有去無回,從佟家歸寧回來后,庶妃們紛紛趕來承乾宮辭行。
昨日下午,忻妃待在承乾宮一下午,暗示九兒若是落到葛爾丹的手里,還是自縊更好呢。
九兒當場端茶送客,忻妃一臉迷茫的丟出承乾宮。
晚膳前后,奴婢們中間就流傳出風聲,忻妃甚至讓人從中作梗,踩著九兒博得眾人的憐憫。
皇后討好太皇太后和太后失敗后,為她以后能得了蒙古諸部的好感,利用了幫忻妃報仇的機會,以討好蒙古諸部。
九兒出征前,先踩了忻妃的顏面,在康熙的后宮,忻妃是唯一博爾濟吉特出身的人。
乾清宮內,康熙叫了大起,把權利下放了一些,緊急的事情會用八百里加急送到御前的。簡單的事情由恭親王常寧在太皇太后的指點下處置了。
九兒坐在偏殿內獨自用著早膳,她身邊的近侍都安靜下來,紫玉和鳳景不敢再拌嘴,規矩的站在九兒的身側。
“嬤嬤,我沒事兒!”九兒放下手中的胭脂米粥,瞧著一旁小心伺候的徐嬤嬤。
“主兒,您昨日剛收拾忻妃,皇后今日就當眾打了您的臉面的。”紫玉小心翼翼的問道,“等凱旋而歸時,不知宮內如何傳呢。”
九兒微微一笑:“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你管的了別人怎么說嗎?”
往日,九兒不想再解釋什么,聽到身邊人著急,只得多解釋一句。
流言傳的過分了,太皇太后會親自下手彈壓的,她隨駕出征,佟國綱、佟國維和佟國仲全部出征,皇后若說的過分,眾人都會看不過去的。
康熙更希望九兒依賴他的,皇后用的手段越多,反而會把他退道更遠。
巳時一到,康熙身著龍袍邁進了偏殿,九兒滿臉笑容走了過來。
“阿諢,可用了早膳?!”九兒手腳麻利的幫康熙更換戎裝。
他瞧著面前一身戎裝的小女人,臉上笑意更深了。
“九兒,可去坤寧宮辭行了?”康熙聽李德全詳細的回稟,有些惱怒皇后的做法。
“回阿諢,我剛才去坤寧宮辭行了。”九兒沒說別的,墊著腳尖給他系盔甲的扣子。
康熙伸手把她圈在懷中,伸手拍著她的后背,安撫她早上所受的委屈。
“梁九功回去處理,等回來就好了。”康熙嘴角微微勾起。
梁九功完全繼承其師傅吳良輔的真傳,萬事都看康熙的意思,李德全剛才交代時,特意把康熙不滿皇后和忻妃的消息說了。
“萬歲爺,該出征了!”李德全隔著門簾說道。
殿外,出征的長號聲響起,九兒從紫玉的手里拿了頭盔,康熙半蹲下去,讓九兒幫著帶好。
李德全雙手捧著天子之劍邁入偏殿,咋舌的瞧著康熙半蹲在九兒的面前,暗暗把九兒的地位提升的更高。
康熙的朝冠或者頭盔均是他自己佩戴的,堅決不會在眾人面前低頭。
“阿諢,很棒!”九兒笑彎了眼睛,“我從側門去上馬車。”
“不必,隨著朕一起出正門!”康熙希望九兒能陪著他經歷每個重要時刻。
九兒瞧著康熙意氣風發的背影,邁開腳步趕上去。
主殿的大門敞開,一聲聲高呼萬歲,九兒站在殿門口,瞧著康熙神色嚴肅,朗聲命令開拔。
李德全高聲傳令后,九兒扶著鳳景從右側的丹璧走了下去,她站在龍攆旁,瞧著出征的武官們翻身上馬。
九兒踩著馬鐙上了龍攆,她站在門邊,一進門不遠處擺放一張炕桌,上面放著康熙的折子以及文房四寶,左側靠內側有一個書架,窗戶下面則是一派矮柜,臨近門口則是一個梳妝臺和凈手、凈臉的地方;右側靠門放了一個收納二人近兩三日所用衣物的衣柜,窗戶下面則是喝茶的地方,靠近屏風的內側是一個放置折子的地方,在靠墊的后面有一個三折的蘇繡屏風,繞過了屏風則是休息的軟塌和換衣服的地方。
“九兒,快些過來!”康熙在換好一身放輕便的常服,轉身時,正好瞧見九兒站在不遠處,走過去牽著她一起坐在炕桌旁,“你在這里可以抄寫佛經、看話本。”
康熙指了指左側的書柜,她走到書柜前,發現最下面的三排放了圖里琛搜集來的話本,趁著空閑的時間,九兒可以禮佛的佛經都給寫出來。
“阿諢,您真好!”九兒樂呵呵的說道。
“抵達草原時,你要抄寫九本金剛經。”康熙告知給九兒。
九兒端著茶杯的手抖了一下,趕緊拿著絲帕擦拭桌面。
“您說的好嚇人,我一會就要開始抄寫佛經了。”九兒瞧著描紅是蒙古語,整個人都不好了。
康熙伸手打開右側的柜子,從里面拿出了抄寫佛經的文房四寶和佛經的本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