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來臨,內務府往各宮送著炭火,徐嬤嬤皺著眉頭瞧著蘇拉送的銀絲碳,心中感嘆九兒冬日不好過了。
康熙忙著前朝的事兒,只遣了李德全去坤寧宮和承乾宮看看而已,九兒向來是報喜不報憂的。
“主兒,銀絲碳成色很差,甚至比不上府里用的。”徐嬤嬤清楚著應該是被針對了。
“嬤嬤,不必多說了。”九兒搖頭,“阿諢最近忙著打仗的事兒,皇后在請安時,總說要節衣縮食,減少銀絲碳的分例是其中一項。”
皇后言明保證慈寧宮、寧壽宮和景仁宮的銀絲碳分例外,東六宮和西六宮的分例都各自減半。
“紅羅炭都少了很多,這些碳火不夠用到開春的。”徐嬤嬤有些鬧心了。
九兒手里捧著湯婆子,坐在軟塌上說道。
“紫玉,你找一床絲綿被,圍在炕桌的四周,我坐軟塌上,能把腿放在被子里面捂著,能節省一些炭火。”九兒不準備做出頭鳥。
她著鳳景去宮內打聽,若皇后故意壓制放,極有可能是為了排除異己的。
院落的小蘇拉去御膳房拎膳,總管聽見承乾宮的名號,趕緊把特意準備的食盒遞給了蘇拉。
“快拎膳回去,別讓貴主兒等久了。”御膳房總管得李德全透話,對承乾宮額外照顧呢。
坤寧宮領膳的小蘇拉耷拉了臉:“章爺爺,您這有些厚此薄彼了,按照身份,不該先給皇后娘娘拎膳嗎?”
章總管抿嘴一笑:“小龔子,承乾宮貴主兒的膳食是要上面要的,若是皇后娘娘能有這份榮耀,奴才絕對不敢耽誤的。”
小龔子眼含這憤怒,準備回去就告狀的。
“我勸你一句,千萬別和皇后娘娘說的,你敢多說一句,那位會親自出面彈壓的。”章總管沖著天上拱拱手說道。
話畢,小蘇拉們一個個低垂著腦袋,好似沒瞧見剛才一幕。
此時,九兒站在回廊內,瞧著紫玉收拾花盆,在入冬后,九兒特意遣了鳳景帶銀子去內造燒制幾個長方形的花盆,又打了一個架子。
她準備在左側的廂房內種植冬日菜,九兒從6歲起,就開始自己鼓搗冬日菜,出嫁前,特意把冬日才的要領交給佟國維夫人。
“主兒,今年還是別種了,種菜的廂房要12個時辰炭火不可斷的。”曲嬤嬤勸說道。
“嬤嬤,我擔憂連菜都要克扣呢。”九兒記起了野史上所寫,康熙為了撤三藩,宮妃們基本都是節衣縮食。
由太皇太后牽頭捐了不少的頭面首飾,九兒認為康熙不會樂意用女人捐贈的東西。
憑借著這些記載,九兒便能猜測出,即便沒如此的兇險,也是困難重重的。
“奴婢記得,各宮的采買春節前是可以出宮的?”徐嬤嬤提醒道,“趁機遣了小蘇子去佟府拉車銀絲碳回來。”
“不行。”九兒斷然拒絕了,“讓小蘇子去大柵欄買銀絲碳,現在碳火雖然貴些,儲備量卻很是充足的。”
鳳景領命快去找小蘇子,讓他提前打探一下何時能出宮采買。
“主兒,太后娘娘讓您去一趟景仁宮。”紫玉回道,“烏日格嬤嬤來通知的,說要去通知幾個庶妃,讓主兒快些過去。”
九兒動了動耳朵,烏日格過來通知,兩宮太后均去了景仁宮。
“徐嬤嬤、鳳景隨著我過去,”九兒趕緊起身,鳳景為她披上康熙送來紫貂的披風,手里塞了一個景泰藍的手爐。
尤嬤嬤掀開門簾,九兒領著徐嬤嬤和鳳景一起走了,尤嬤嬤瞧著消失的背影,眼神閃了閃。
臨近景仁宮門口,兩個小蘇拉正來回跺腳。
“給貴主兒請安!”左側的小蘇拉快跑兩步,“主兒讓奴才交代貴主兒,一旁看著就成了。”
九兒頷首:“你們去喝點熱茶。”
鳳景從荷包里拿了兩個3兩的銀錠子作賞錢,兩個小蘇拉平日里極少得賞銀的。
九兒踏入大殿,發現赫舍里庶妃、納喇庶妃和馬佳庶妃都被抬著過來的,太后和佟太后最信任的三位御醫都過來診脈。
“貴主兒,奴婢...無法起身,請您贖罪。”三位庶妃紛紛欠了欠身子,沒再多說話。
九兒瞧著三人的膝蓋,瞧著三人正在康熙面前邀寵。
“你們三人去偏殿,讓御醫幫著看看。”康熙冷冷的交代道。
兩宮太后得了消息,烏日格立刻把康熙叫來。
“烏日格,去把坤寧宮內所有的蒲團給拿來。”太后怒火沖天的拍了椅子的扶手,她坐在后位上幾十年,都沒發生過這樣的事兒。
“皇額娘,您若搜了坤寧宮,讓我如何來管理后宮。”皇后惱怒道,“您也是皇后,求您能給我留下面子。”
皇后哄著雙眼懇求道:“萬歲爺,我遣嬤嬤去取。”
“烏日格,”太后叫住了烏日格,“皇后,哀家再信你一次!”
九兒卷著絲帕,抬首間發現皇后轉首露出一抹得逞的笑容。
“佟妹妹,你進宮的第二日便去坤寧宮請安,也沒瞧見膝蓋受損。”皇后把矛頭對準九兒。
九兒冷不丁的點名,驚訝的抬首。
“娘娘,坤寧宮的蒲團有些薄,我回去讓鳳景上藥的。”九兒據實說道,“在府邸,瑪嬤、額娘用的都是厚重的蒲團。”
皇后立刻陷入被動,三位庶妃在偏殿停著,暗暗開心佟貴妃幫了她們說了幾句,轉變了她們的頹勢。
馬佳庶妃小聲嘟囔:“納喇姐姐,貴主兒是不是想給咱們伸出橄欖枝。”
“噤聲!”納喇庶妃低聲訓斥道,“在慈寧宮就敢折騰,你不怕被罰,坤寧宮娘娘覺不會這么輕易的罷手的。”
皇后能三言兩語說動太后,嬤嬤把坤寧宮所有薄的蒲團。
“太后娘娘,奴婢拿來了所有蒲團,”于嬤嬤跪在地上,宮女們把蒲團放下后,趕緊去了殿外。
“歷任赫舍里夫人勤儉持家,都用的類似的蒲團祭祀。”皇后跪在地上說道,“我想后宮能勤儉些,好支援萬歲爺的。”
九兒暗贊皇后的口才了得,幾句話的功夫,就把罪責推卸的一干二凈,還把康熙做了擋箭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