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太后娘娘派人來確實是說,那邊召了幾個府的姑娘入宮,人剛到,一會她就會和幾個府里的人說話,看看。
她點點頭,就見皇上說他知道,也點了頭,讓人回去。
太后娘娘的人一走。
男人又看她。
顧清舒也望著皇上,叫著皇上。
“太后的人走了,你畫的畫還有地方沒有和朕說清楚。”謝禇遠又一聲,顧清舒知道皇上是還想留下她。
“皇上哪里還不清楚?”她問。
“你說還可以用顏色就是你們說的胭脂水粉什么上色?”謝禇遠再問她,又讓人展開那一幅畫。
還是剛送走了人回來的來公公和蘭心。
顧清舒一邊看一邊說是。
“那何時給朕看下。”謝禇遠再問。
顧清舒一句太后娘娘壽辰后。
謝禇遠說你欠朕不少。
顧清舒:“皇上。”
“用脂胭水粉可能會脫落,全黑也有點——你也用了柳枝碳筆?畫法就是畫花樣的筆法,只是更高深些。”
畫出了層次,是的一種層次感,畫風景或畫物畫花可能更美。
謝禇遠想完。
慈寧宮里。
太后和安樂郡主已一起見了進宮來的人,看了看,就看到有人看著安樂郡主,好像想說什么。
大家都是認識知道的。
當然也認識安樂這丫頭,心里想著太后也對著人說了一下安樂郡主現在在她這里,剛好就一起見,也提到這丫頭和太子關系好。
因此——
下面幾個府的夫人懂了。
不再說什么,相互看看,看著自家女兒。
姑娘們也看著自已娘看著太后安樂郡主。
看大家知道了,太后讓人起來坐下。
大家一坐。
點心一上。
太后讓大家用,當然沒有幾個人用,都只是應和著后娘娘隨意拿起一塊,小心的咬了用了,不久茶水也送來。
也都喝著茶水,而太后也開始觀察著幾個府的姑娘,安樂郡主一樣挨著太后看著。
寧安侯府的嫡幼女,規矩說話不錯,就是看起來長得還是一團孩子氣。
年紀明明也不小,只能說長得小了,這樣的姑娘入東宮好像有點勉強,但長一長還是可以的,到了東宮長兩年就行了。
孩子氣也不錯的,太后想完就不再擔心。
安樂郡主卻覺得太子可能也不會喜歡,太子怎么也不會喜歡這種一看還是孩子,還小的女孩子,讓她服侍太子好像也不太恰當。
另兩位羅府姑娘還有皇后娘家侄女還好。
這次太后安樂郡主心里面都一致覺得,羅府姑娘話少沉靜,還文靜,秀美,長得好看,已然是一個少女模樣,動作舉止也不錯。
皇后娘家侄女和皇后有點像。
眼神有些靈動。
越看越覺得可以,而這三家的人入宮前也知道一些,知道自已為什么帶人入宮,不想來也要來,自家老爺老太爺已見過皇上。
只是東宮太子,她們想著——
可以說是各有心思。
皇后娘家人想到自家小姑子,家里人說不一定選上,先不要讓小姑子多操心,便沒有和小姑子說,只她們來前寫了一封信。
皇后娘家并不想送女兒入東宮,羅府倒是想,安寧侯府也有意向,太后說的也都是平常的話從一般的事說到花樣,又說到京城的事。
和三府的夫人聊得很是愉快,后來還關心的問了幾位姑娘平時喜歡什么,賜了三個姑娘東西。
安樂郡主也一樣。
之后。
太后倒是沒有讓安樂丫頭單獨帶三位姑娘出去,沒必要,這樣就夠了,安樂丫頭自己也說了了解這幾家。
“好了,今日讓你們入宮陪我這老太婆嘮嗑,耽誤時間。”太后又一笑。
“沒有。”“沒有的事。”“哪里會,我們恨不得天天陪太后娘娘呢。”三位夫人忙又道。
最后發現寧安侯夫人說得最好聽。
羅府的夫人稍差點。
皇后娘家人沒怎么說,就兩個字沒有,好像不想說,好像不愿說,好像找不到說的。
太后把三人表情變化也看在眼里,還有三位姑娘的,更清楚了。
安樂郡主一樣,心里有不滿。
這三家人,皇后娘娘娘家算什么?這是什么態度
三家人也沒有呆太長時間,便告辭離開出了宮,太后同意了。
安樂郡主依然看著。
人走完。
“如何?”太后問。
安樂郡主想了一下:“太后娘娘,還可以,就看對方是不是想送人入東宮。”
“誰不想?”太后又一聲。
安樂郡主不說了。
太后知道這丫頭有話想說,問她有什么要說。
“太后娘娘沒發現有人不樂意?”安樂郡主說了,說著還不高興,提到了皇后娘娘的娘家。
表現得也太明顯了吧。
這怎么能不令人不爽。
太子知道也會這樣。
太后一聽:“也正常。”
“先是鎮國將軍府,再是皇后娘家,因為是皇后娘娘娘家就這樣看不上東宮太子?”安樂郡主再次說了。
太后一聲好了:“不要說了,各自有想法,皇后娘娘娘家入宮也就是看看。”
安樂郡主說這三家都可以,都可以入宮。
皇后娘娘娘家再怎么,也比不過皇家,要讓人入宮就入宮。
太后知道這丫頭意思,想著安樂這丫頭生氣也沒錯,那就都送到東宮,再讓她和太子說下。
安樂郡主是要和太子見下,和他說的。
還要特意提下皇后娘娘娘家。
還沒走。
太后看到派去養心殿的人,人回來一陣,只她沒空沒見,她召了過來,問了,知道了良妃在那里,良妃又去了?
又在養心殿和皇帝一起,還跟著皇帝聽了。
她沒說什么。
安樂郡主不開心了,良妃,顧清舒那女人在皇上那邊,這樣不是知道了東宮要進人的事?顧清舒會怎么想?
不過知道又如何。
知道顧清舒那女人只能更嫉妒,太子喜歡誰都不會喜歡顧清舒那女人!
太子喜歡誰都不會喜歡她,她走了。
又讓人去找太子。
想著太子,太子妃。
太后也又派了人去,想知道良妃為何在養心殿那邊,同時派人看看三家人是不是一出慈寧宮就離開,還是怎么。
要是去見誰,她也要知道。
離開了慈寧宮的三家夫人,并沒有提出去見誰,帶著自家姑娘默默跟著宮人直接走出了宮,待上了自家馬車,想到太后的對話,皇后娘娘娘家才有點后悔。
該去見下小姑子的。
她覺得太后娘娘對自家好像很滿意。
要是挑中自家女兒怎么辦?
可自家不是來湊數的?
家里是這樣說。
隨后想了想又覺得太后娘娘似乎不止對她們一家,對三家也都滿意。
或者她們誤會了,太后態度讓她們誤會了?她們還是只是湊數,太后娘娘實際上看中的還是羅府和寧安侯府的姑娘。
只是表面上不好表現對哪兩家更熱情,區別對行為,才這樣,所以她不用多想?
寧安侯府和羅府也應該是有心讓自己女兒入東宮的。
那就會爭取。
她們兩府和她們府不同。
到時候有了羅府姑娘還有寧安侯府姑娘,她們家姑娘就不用入宮了。
想到這里安下了些心。
寧安侯夫人這邊卻有點擔心,看著女兒:“如果能入東宮,按家里侯爺說的,一半好,一半壞,大體是好,所以入東宮也好,就是你這丫頭,整天只知道吃,看著跟個孩子一樣,也不知道太后娘娘太子殿下能不能看上你,看看皇后娘家姑娘還有羅府姑娘。”
她覺得太后娘娘更可能看上羅府和皇后娘娘娘家姑娘。
對于這話。
寧安侯府嫡幼女:“看不上就看不上。”
她還看不上呢,她也不想入宮,外面多少好吃的。
“說什么話,到了東宮,你還不是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明白?”寧安侯夫人是知道自己女兒的,了解她得很。
一開始哄她來也是這樣說。
“真的?娘?”
“當然是,以后什么沒有?”
“那好。”
“那你就要好好表現,在太后娘娘面前也要表現得乖點。”寧安侯夫人又教起自己這一團孩子氣的孩子。
羅府這邊也在說著。
也覺得自己女兒可能要入宮,因為自己女兒著實優秀。
特別是對比起來,自己女兒最文雅,最文靜,也最乖,最有才氣。
但太子妃那邊。
家里擔心,她也擔心。
“娘不必擔心,太子妃有喜了,是好事也是壞事。”羅府少女看出娘的擔憂,說了,勸了自己娘。
“你知道就好,看寧安侯府丫頭,是比不上你的,主要還是皇后娘娘侄女。”
羅府大夫人看著女兒還是又說了說。
“那也不如我。”
“好。”
皇后娘家人最后還是又望向坤寧宮的方向,小姑子此時看了信了吧,知道了吧。
還沒派人來。
她們走了。
而在她們走了一會,皇后派了人來了,太后一聽一見,知道可能是皇后知道了,見了皇后的人,果然是如此。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知道自家娘家嫂子入了宮,派了奴婢過來見太后娘娘,娘娘想自家嫂子還有侄女,所以想請帶過去一見。”
來人見了她馬上說,還往旁邊看了下。
太后直接告訴來人,人走了,出宮了。
就在不久之前。
皇后那邊要是想見讓皇后再派人召見就是。
就是,皇后要是知道什么,就說沒什么事,就算有事這是好事,并沒有讓她擔心的,知道嗎?
她只說這一句。
來人不太明白,只應了一聲。
回去了,見了皇后娘娘,告訴了皇后娘娘太后娘娘說的。
“走了?剛走?”
皇后聽完后,有點后悔,自己該早點派人去的,晚了一步,沒有見到嫂子還有侄女。
對于太后娘娘說的好事,她并不覺會有什么好事,也沒有和太后一樣的同感,她在知道一切后,是有些擔心的,雖說覺得娘家就是入宮湊個數。
應該不會挑上她的娘家侄女。
要知道她是皇后。
皇后的侄女入東宮為妾,說起來也不讓人不相信,怎么可能!
可此時聽了太后說的,她有些擔心了。
她怕她娘家侄女不是湊數,主要還是知道了不止是太后見了她侄女,安樂郡主那女人也在,有她在。
就可能攪和事情。
而且她怕有些人想讓她侄女入東宮,東宮進新人她沒意見,但不能是她的侄女。
本來家里就不參與這些事的,宮里除了她,并沒有什么讓家里擔心的。
要是侄女如太后所想入了東宮。
無論是成為側妃還是什么,以后府里就和東宮扯一起了。
她這邊再怎么也沒用。
再說她的娘家侄女入東宮還不是太子妃,只是一個妾,一個妾怎么行,她再次說不同意,想到娘家和東宮會有的牽扯,還有自己侄女可能嫁給太子,她就不想。
太子是什么樣的人她不知道,嫁給太子沒有人會幸福。
她真的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