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第六六四 找茬(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大學教師開始 >>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六四 找茬(3)

第六六四 找茬(3)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6日  作者:大熊不是貓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熊不是貓 | 從大學教師開始 


小姜很享受這種高光時刻。

最后排的閃光燈普拉普拉的閃著,臺下舉手提問的聽眾也是層出不窮。

我要是有個繡球就好了,可以拋下去砸死一大片。

小姜回答了幾個不太難的問題,諸如,她多大了,有對象嗎,她父親是什么時候得病的,治療之后的效果究竟如何。

對于這一類的問題,小姜早就有做功課,她甚至還帶了體檢記錄過來。

但是,這是會場,不是診所,而且剛才下發的小冊子里面也有關于老姜病例的詳細說明。

老姜是個典型病例,他在服用藥物之前身體狀況是個什么指標,服用之后又是什么指標,上面寫的很清楚。

懂醫學的人已經可以得出基本判斷了:老姜他現在簡直就是一個健康人了。

這在醫學上,甚至可以診斷為痊愈。

至少,白血病已經得到了完全的控制。

看著臺下的這么多人,小姜甚至在想,自己做沈光林實驗室的新聞發言人算了,這種眾人矚目的時刻真的是一種享受呢。

為了感謝沈教授的救父之恩,她提出來自己說要做小,就是蓉姐姐不同意。

其實,她真不介意做二房的。

就連私下里,沈教授也說了那么一句,想做二房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做不來二房就做新聞發布官,以后長城集團和沈光林實驗室每一款新產品的發布,都是自己來,那該多好。

臺下的問題層出不窮,一些專業半專業的的問題,小姜直接就能回答了。

而需要沈老板額外講解回答的問題,壓根就沒有。

即使有些問題比較難,他也不用回答,因為有小馬在呢。

有事,弟子服其勞。

小馬同學也是很上道的,話里話外動輒沈教授認為,這簡直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慈父。

“在這個關鍵節點上,我們一開始就犯了錯誤,當時我們研究的方向是這樣的......,沈教授認為,路不應該往這邊走,或許,這樣嘗試一下,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們嘗試了,我們成功了。”

科學界一直有一種說法,沈教授就是科學世界的敲門人。

其實這是有歷史根據和沉淀的。

沈教授一手推翻了傳統的理想物理標準模型;打開了足球稀的研發之路;重啟了高溫超導材料的研究;開始了量子通訊。

如今,他又開發了一種制藥新思路:采用基因工程的技術進行靶向治療疾病!

如果這條路持續的走下去,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治愈了?

從現有的資料來判斷,還真的是這樣的!

臺下的人們可真是興奮壞了。

沈教授和他的工作組,這是又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啊!

白血病雖然只能算是一類小眾病癥,治療白血病或許也只是醫學發展的一個方面。

但是,根據基因進行靶向治療,卻是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放眼全世界,還沒有誰想著能從基因層面解決疾病問題呢。

沈教授不但提出了這個理論,而且,他還真的做到了!

可惜,今天并不算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科研課題報告會,雖然現場發放了很多小冊子,但是受場地和時間限制,大家也沒法進行一一驗證。

而且,講臺上的紅布也還沒有扯下來呢,仿佛主辦方忘記了這些一般。

不過那都是小事,大家的注意力也不在這里。

華夏的媒體已經開始沸騰了,奮筆疾書起來:京城大學再出奇跡,一舉攻克癌癥!

而臺下不乏資深的生物學家,他們想的問題更多。

比如,稻田芳樹就是扶桑非常知名的生物學家,但他并不是就職于武田公司的制藥專家,而是供職于某科研院所的職業科研人。

在此之前,稻田芳樹對沈光林跨專業從事生物研究是非常不屑的,不就是做些重復實驗么,有什么好顯擺的。

無論抗蟲棉還是轉基因乙肝疫苗,都不是什么開創性才工作,也就是克隆牛還有些不錯的想法,就是因為沈光林的名氣大,人們才把他的發布會當個大事進行宣傳的吧。

出來之前,扶桑媒體已經在大肆猜測了:沈桑會有什么新發現?

但是,稻田芳樹卻覺得,沈光林有點嘩眾取寵了,這樣下去,這個人遲早江郎才盡。

其實,這次如果不是武田公司的特別邀請,他肯定是不會來的,不值得。

然而,他來了,他震撼了。

實在沒有想到,沈光林能夠在生物和制藥領域有這么大的突破呢。

好可惜!

稻田芳樹隱隱的覺得,如果不是沈光林的捷足先登,自己也是能夠在這個領域產生一些想法的。

尤其,在自己的實驗室配置了PCR之后,他也很想在基因層面做些事情了。

但是,他晚了。

領到關于基因靶向制藥研發過程的小冊子之后,他非常難受,手里捧著這本書,他就像捧著圣經一樣,無比仔細的閱讀著它,理解著它,計算著它,算計著他。

真的恨不得,這個發現如果是他提出的,這該多好啊。

起初,小姜在舞臺上貿然提出靶向治療疾病的理念,他一驚,一喜,然后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自己去嘗試和研究。

可是,聽到沈光林實驗室已經研發出了藥品,他的下一步反應就是質疑了。

如果我推翻了你的理論,那我就可以提出全新的理論了呀。

可是,人家已經把成品都做出來了,你還能怎么辦?

這是一個已經完成的項目了,簡直太可惡了吧。

什么都沒給自己留下。

其實,作為生物和制藥專家,稻田已經發現了,這本手冊里面并不是沒有瑕疵存在。

比如,在冊子的記載中,在動物實驗之后,可以用于臨床研究的化合物數量太少了,只有一種,一條路走到黑啊。

這根本就不符合制藥研發的一般規律。

世界上用最少的化合物成功研制藥品的案例也是5種呀,沈光林只用了一種,可能嗎?

這果然是一個大的漏洞!

他沈某人有作假的嫌疑。

終于,等到小姜和小馬說了最后一句話:“我們已經把關于白血病的治療過程和研發過程寫成了論文,也已經投往科學和柳葉刀了,相信大家不久就會看到的。”

臺下一片掌聲,小姜剛要進行下一個環節呢,稻田芳樹直接站了起來。

雖然這樣有些不禮貌,但他已經顧不得了。

“我覺得你們在作假!你們制造出來的藥是假的!”

周圍人一片嘩然。

尤其認識稻田的人,感覺更是驚詫,人家有沒有作假,你是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看出來的?

稻田芳樹很驕傲的站起來用帶著濃重口音的英語說道:“我看到,你們在制藥過程中,只做出了一種化合物作為研究對象,如何能夠保證它的有效性,是不是隱瞞了副作用?”

這個話題就不能讓小姜回答了,甚至不能讓小馬來回答,因為,回答不好,是要遭受質疑的。

沈光林自己走上講臺,“我來回答吧,雖然我知道你在嘩眾取寵博取眼球倚老賣老,但我并不生氣。

我們在試驗的過程中不是只研究了一種化合物的,我們新藥品的編號是1605,意思是什么你可以去猜測一下。”

那為什么這個記錄里面只有一種化合物呢?

“之所以只記錄一種化合物,是因為這一種化合物恰好有用。”


上一章  |  從大學教師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