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第六四三章 雞犬升天(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大學教師開始 >>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四三章 雞犬升天(1)

第六四三章 雞犬升天(1)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01日  作者:大熊不是貓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熊不是貓 | 從大學教師開始 


大熊不是貓:

岳母家雖然更富裕一些,可也只是普通農民。

家里是有幾畝地,現在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了,處境好了很多。

但也沒有能夠完全吃白的,還是要摻雜糧一起吃。

就算是過年了,稱個三四斤豬肉,夠炒幾個待客的硬菜就算不錯了。

牛羊肉是絕對不會去買的,糟踐錢。

實在沒想到哈,女婿今天帶了這么多東西過來呢。

豬肉一大條,全是肚皮上的五花肉,油都好幾指,用手一掂,十斤往上走了,而且那牛肉和羊肉也不少于五斤。

不光是這些,還有白面和紅糖呢。

大米就沒帶了,他們徐家糧食不夠吃的時候,經常從岳母家里接濟大米呢。

“你們日子不過啦?這么浪費,開春了不得斷糧?”岳母看到這些東西并沒有喜悅,反而開始生氣了。

這都是干啥的,這得多少錢啊,凈買沒用的,家里又沒病人,還買罐頭紅糖,坐月子呀!

這要怪沈光林,誰讓他買這些東西了,他不買,徐家老大也不會帶。

“這可不是我們買的,我們哪里有這閑錢,這是我表弟帶來的,我媽媽家那邊的親戚,他帶的。”

聽著岳母的斥責,小徐還是很高興。

他很驕傲的匯報著這兩天發生的一切,今天咱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每次都接受岳母家里的接濟,其實他也不想這樣的。

今天總算是還回來了一部分。

而且,就這還不算完呢,背簍墊底的還有幾塊布呢,全是新的,用來給大人孩子做身新衣服吧,畢竟是過年了。

看到緞子花布,大舅子媳婦的眼睛都快驚掉了,這妹妹和妹夫咋啦,搶劫啦。

雖然是要過年了,嫂子她們也不富裕的。

買新衣服自然不可能,也只是給自己小孩子準備了一件全新的籠襖罩衣而已。

實在沒有想到,今天妹夫能帶這么多東西過來呢,這新花布,布料可瓷實了,總是摸不夠。

要知道,這個年代買布是要憑票的,每人每年都有定額,有錢都買不到,只能從別人那里換。

也只有沈光林,早就擺脫了票證的束縛,他是跑到工廠直接去拿,挑好的要,誰也不敢吭聲。

“你們徐家不是逃荒來的人家么,怎么還有表弟,還這么有錢。”農村人說話也不講究,小嫂子想到什么就說什么,說實話,她一貫是看不起這個丈夫的妹妹和妹夫的。

不就是生的好看一些么,有什么用,自己家里人都管不飽。

面對嫂子的無理,小徐也不生氣,他知道,無論如何今天自己是掙到面子了。

有個厲害的表弟,真的給自己長臉呢。

“是我媽家里的親戚,老家也是咱金陵的,江寧那邊的。他們從京城過來,在大學當教授呢,還說是京城大學。”

小徐說著自己表弟的信息,比說自己還帶勁呢,語氣中都帶著驕傲。

“這不可能!你們家怎么能有京城大學的親戚。”嫂子更加不相信了,她自己家都沒有這么厲害的親戚。

“我原本也不信呢,可這些東西都是人家帶來的呀。昨天他們又出去買了好多東西,都是給小四買的,看得出,表弟特別喜歡小四。”

他都三十好幾了,還眼饞小四的那堆東西呢。

嫂子不信是沒有用的,東西擺在這里,再說不信也只是表示自己驚訝的一種方式。

而關于沈光林的更多內容,小徐夫妻倆也說不太清楚,畢竟,只是一天時間,哪里能了解那么充分呢。

不過,他們也知道了,人家小沈是京城的大學教授,開小汽車過來的,京城人真有錢,簡直拿錢不當錢花,兄弟幾個剛見面每人就是200塊錢。

“每人200?現錢?不是糧票?”嫂子又驚訝上了。

“嗯吶,我都不想要的,畢竟這么大了,可沈表弟說這是提前給孩子的壓歲錢,我也就收了。”

壓歲錢就給200?現在的行情,給小孩子壓歲錢1毛錢都是多的了。

小嫂子還是嘴硬的說道:“200塊錢有什么用,花了不是一樣沒有了。還不如介紹個穩定的工作呢。”

可是,語氣怎么酸溜溜的呢。

200塊錢再沒有用,這也是普通農民一年多接近兩年的收入了。

“工作的事情不擔心,表弟說了,會幫我們介紹工作的,進城去,不是去六合,是去金陵。”

在金陵人眼里,六合確實不是金陵,甚至,江北都不算城里呢。

小嫂子不說話了,就聽他們講好了,實名羨慕中。

自己家是不是也能從中得些實惠呢,反正人家京城的大人物也不在意這點小事。

中午留飯就很熱情了。

兩家的爺們去塘里挖藕,順帶還捉了些泥鰍,剛好可以改善伙食。

藕塘是公家的,干活只能賺工分,但是泥鰍是自己的呀,誰抓了是誰的。

殺鴨子自然是不需要了,女婿帶來的東西,確實可以炒幾個不錯的菜了。

剛過午飯時間,從騾子山的八卦消息就已經傳來了,幾乎跟小徐的腳程一樣了。

知道吧,騾子山林場的徐家來了個開小汽車的親戚,還帶了個天仙女過來。

哪個徐家?

谷嘯

是兒子嗎?

當然不是!

小徐辟謠了,那是表弟,都沒小徐年齡大,怎么可能是他媽的兒子,肯定是表弟。

也是,徐家不可能中途流傳個兒子出去,十里八鄉的,這點底子還是知道的。

雖然小徐已經說過了表弟的事情,但并不妨礙他們再問一遍,“那真的是你表弟?”

“真的,當然是真的,不然怎么會那么像,不然誰會拿這么多錢打水漂啊。”

小徐媳婦也說,肯定是真的,“長得可像了,就像親兄弟一樣。”

不過,她沒說,這個表弟還是沒有自家男人好看。

這趟親戚走的值,小徐很是漲了面子,大舅哥和嫂子對他們明顯熱情了很多,中午還喝了二兩燒酒呢。

突然有了沈光林這么一個實在親戚,老徐家的生活果然不一樣了呢。

下午時分,大表哥回娘家還沒結束呢,沈光林又要告辭了。

雖然鄰居家可以借住,但是沈某人養尊處優,住不慣。

于是,他就問小四,要不要去城里看電影。

總之,那個漏風的廚房,他實在是不允許丫頭接著住下去了。

看電影當然很好啊,小三也想去。

但是,沈某人根本就沒有接這個茬,男孩子,看什么電影,老老實實在家看書,表哥不是買了那么多書的嗎。

沈光林一家三口趁著天色還早又趕回市里去了。

晚上又要吃刀魚。

長江三鮮沈光林吃過兩鮮,鰣魚和刀魚都品嘗過很多次了,就河豚還沒吃過。

惜命。

據說,有些人就喜歡輕微中毒的感覺。

接下來的幾天,沈光林和李蓉每天上午準時過來,下午再走,但是每天都會把小丫頭帶在身邊。

這些天,老徐家的日子一天一個樣了,自行車用不到,路不平。

縫紉機有了,電視機也有了,還缺點啥。

不缺啥,缺電。

買電視做啥勒,村上沒有電。

這有什么難的。

沈光林又給他們買了個發電機,腳踩的那種,人工發電。

騾子山最近可熱鬧了,一臺電視機,整的跟看電影一樣,擺在室外桌子上,大家輪流發電,圍著看。

就這樣,沈光林一家三口游覽了金陵的各大景區,四丫頭說沒去過中山陵,咱去看,沒去過紫金山,咱去爬,沒去過玄武湖,咱去游。

總之,在沈光林這里,一切都不是事。

甚至,李蓉都在想:這姓沈的,莫不是在打這個孩子的主意吧?

她才十歲,而且看起來跟沈某人長得還挺像的,這個關系,算不算近親結婚?

啊,想多了。

她也知道,沈某人肯定不會這么齷齪就是了。

總之,短短的三五天時間,沈家就發達起來了。

有句話叫做一人得道,仙及雞犬。

關于前途的問題,大家也討論過的。

既然林場都要倒閉了,給徐家人謀一份出路也是沈某人理所應當的職責。

這幾天沈光林也考察了周邊地形地貌和商業經濟特點,他心里其實已經有了計較。

兩個選擇。

其一,沈某人在金陵紡織廠有些關系,無論老徐還是徐家兩兄弟都可以去紡織廠上班。

小三和小四肯定是要繼續讀書的,這想都不用想。

在紡織廠上班的好處就是穩定。

收入穩定,什么都不用擔心。

沈某人可以幫他們安排住處,老大既然已經結婚了,就單獨一個院,徐家其他人住另一個院。

老二也快結婚了是吧,那老二也單獨一個院。

沈光林也想過要不要把他們安置到沈家老宅去,想了又想還是覺得不合適,這是沈家的。

即使老宅很大,即使沒有人住,即便叔叔可能不回來了,可是,逢年過節也還是要回鄉祭祖的。

而且,沈厚道和四丫頭之間,沈某人不想建立聯系。

相關

_


上一章  |  從大學教師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