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第三九五章 炸場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大學教師開始 >>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五章 炸場沈

第三九五章 炸場沈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07日  作者:大熊不是貓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熊不是貓 | 從大學教師開始 


 好書、、、、、、、、、

客人們盡興而歸,又剩下三個人留在一起搞衛生。

真是緊張忙碌而又勞累的一天。

三個人忙完就去休息了,沈光林和李莉睡主臥,章悅睡客房。

沒有誰走錯房間誤中副車,當夜西線無戰事。

入住新居的第二天。

章悅一大早就回單位上班去了,果然開走了沈光林送給李莉的法拉利。

這么拉風的裝備,不開出去顯擺一下,這不是明珠暗投了么。

李莉早晨起來梳了一個不一樣的發型,無名指上也開始戴戒指了,這個意思就是,我有男人了。

誰羨慕嫉妒恨都沒有用,不過他們確實也不會用車了,因為接下來是一段蜜月之旅。

旅程的終點在洛杉磯和夏威夷。

20個小時之后,兩個人先飛抵洛杉磯。

這時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如今他們算是故地重游了,重溫當時發生的故事。

兩個人住進了同一個酒店,找到了同一個套房。

“以前那個姓白的姑娘還在洛杉磯嗎?”原來李莉的記性也很好啊,她還記著這個人呢,雖然是萍水相逢,但是兩個人的關系畢竟不錯。

沈光林對百冰的狀況也不是太了解,“她已經回國了,我也不知道她近況如何,回頭我打聽一下。”

接下來誰都沒有聊這個話題了,還是復習一下當時采用過的姿勢吧。

因為在飛機上的時候兩個人一直在手拉著手睡覺,因此現在的兩個人都很有精神。

玩花樣,折騰了許久,體力是不行了,但精神依然是很好的。

不過畢竟這個時間點已經是晚上了,兩個人也就只能在一起看一看電視而已,出去浪不安全。

花旗國的脫口秀節目和一些訪談或者社會調查的節目還是非常火爆的。

今天其中一臺電視節目的主題就是:怎樣才能嫁給有錢人?

電視里是這么介紹的:求助者是一位叫做愛麗絲的女士,25歲,長得漂亮,身材較好,學歷不俗,問的就是怎么樣才能嫁給年薪超過30萬美元的人,實現她的中產夢。

隨著主持人的訪問,女孩也說了,她約會過的男人,年薪最高的也只是15萬美元,但是,她想住洛杉磯富人區的城郊別墅,年薪15萬美元是遠遠不夠的。

可是,她該怎么辦?

然后就是一個調查事項。

其一,有錢的單身男人喜歡出沒在哪些場所。

其二,她應該把尋覓目標放在哪個年齡段更合適。

其三,一些富豪的妻子看起也是平平無奇的呀,為什么她們可以,她就不行。

在花旗國,果然是什么都可以談論和做交易的,愛情當然也不例外。

其中一位投資專家就是這么說的:

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愛麗絲的這種婚姻態度其實是一種金錢和容貌的交易。

你提供貌美如花,我提供財富到家。

但是,容貌是會消逝的,財富卻不會。

因此,對于有錢人來講,投資想保值,最好的方式是租賃,而非購買。

如果愛麗絲想尋求租賃形式的愛情,他可以提供,否則就不要繼續談下去了。

下面延申出來的一個話題就是:你身邊年薪超過30萬美元的年輕人,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做到的都有,但大多數跟家庭和出身有一定關系,有些也是因為高學歷。

其中一位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情感專家就舉了一個例子,其實年薪30萬的年輕人還不少的,他就知道一位。

這時一位來自遙遠東方的教育工作者,年齡還不到30歲,他最近會來洛杉磯舉辦兩場講座,其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場,加州理工大學一場。

而他的勞務費是5萬美元一節課,別說年薪30萬美元了,就是年薪300萬美元也不在話下.

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

而且紐約大學,費城大學都曾經邀過他,還有其他一些大學也邀請過他。

因為距離的原因,沈光林在扶桑進行的學術交流更多一些,花旗國不少大學都想邀請他而不能呢。

他是這么厲害嗎?

是的,他就是這么厲害。

接下來就是對沈光林的一頓花式追捧。

李莉看到了媒體的報道,覺得余有榮焉。

沈光林開講座的時候,竟然真的是人山人海,教室都不夠有用了。

不光是學生,還來了不少媒體。

媒體自然會問道,“聽說沈教授開一堂講座,付出的勞務費是5萬美元這么多。

5萬美元的講座,在花旗國也是少見的呀。

這種情況下,沈光林也不好繼續劃水了呀,他講了量子糾纏的前世新生。

其實,量子糾纏也時很多人都感興趣的話題,火熱程度類似薛定諤的貓。

關于量子糾纏的原理,沈光林也舉了一個例子,他有一雙球鞋,分別裝在兩個鞋盒里,距離可以無限遠。

這時候沒有人知道其中一個鞋盒里裝的是左腳還是右腳,當打開其中一個盒子的時候,另一個盒子的性質也被確定了。

其實,量子糾纏理論是愛因斯坦一生都不能接受的理論,他有一句話,叫做“上帝不能擲色子”。

但是,上帝偏偏就是這么神奇,他非要擲色子不行。。

而且,沈光林還舉了一個很火的例子。

當年,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引起了國際爭議,因此誘發了電子的雙縫干涉實驗。

實驗的最初,設備向前方發生電子,前方擋板上有兩條縫隙,當電子在穿過縫隙之后就會在后面的背板上現實兩條干涉條紋。

這是波派的勝利。

粒子派表示不服。

他們使用點光源一個一個的向雙縫發射電子,初始的時候電子出現的位置是雜亂無章的,但是到電子到達一定密度之后就出現了光的干涉波紋。

因此,這就是我們書上學的光的雙縫干涉實驗。

但是,如果只講到這里,那也太無聊了吧。

在這堂講座上,沈光林提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假設。

“如果我們修改一下實驗條件,在兩條縫隙的位置安裝監測設備,看一看電子到底是如何穿過縫隙的,這樣就能夠確定電子到底是不是波。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當我們安裝了監測設備之后,觀察到的電子的確是只穿過了一條縫隙,但問題在于背板上的干涉條紋也消失了。”

“也就說觀察,干涉條紋就會消失,不觀察,就會形成干涉條紋。這就是量子糾纏的具體體現。”

現場炸鍋了。

這還是物理嗎,還有什么比這更神奇的嗎


上一章  |  從大學教師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