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教師開始第三一七章 成果驗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大學教師開始 >>從大學教師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七章 成果驗證

第三一七章 成果驗證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12日  作者:大熊不是貓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熊不是貓 | 從大學教師開始 
正文卷

正文卷

楊雄說過,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

沈光林完全就是這樣的人。

他從來都不會因為富貴而自矜,除非忍不住。

就在沈光林忙著用捐錢捐物來賺取名聲的時候,他的實驗室也沒有閑著,大家的工作還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著。

老蘇不愧是能夠沖擊學部委員的中生代教授,這才多長時間,超導材料的研究已經出重大成果了!

對于這個事情的出現,沈光林一點都不驚訝。

有錢,有人,有設備,有正確的研究方向,一路平推過去就是了,這都不能出成果,簡直是不可能的。

老蘇有能力有學識有經驗,是一個不錯的執行者;京城大學的同學們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年輕有拼勁有韌勁,而且不并缺少加班的激情。

有這樣的組合,再加上沈光林這個隱性導師,成果出的比誰都快也就不稀奇了。

京城大學的同學們,最不缺的就是智商和聰明,他們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還是發揮了很大的聰明才智的。

尤其,他們在原來三種元素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其他陶瓷元素,效果斐然,制備出的化合物表現的更加完美。

國慶出游歸來,沈光林出去參加社會活動也就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老蘇就跑過來找他了:發現臨界溫度高于77k的超導物質了。

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因為,當物質的臨界超導溫度高于77k之后,也就意味著冷卻這種超導材料不再需要液氦的加持了,只使用液氮就可以將物質冷卻到超導狀態。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從現在開始,超導材料投入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大了很多,已經具備了相當不錯的基礎。

畢竟,氦氣是一種極為稀缺的資源,制取非常不容易,而且氦氣這種物質本身并不能被工業制造,只能從自然界中提純。

而世界上儲存氦氣最多的國家是蘇聯和花旗國,國內雖然也有專門的生產工廠,但是產量并不高,而且純度也不行。

而氮氣就不一樣了,生產這玩意完全不存在瓶頸。

空氣中78的氣體都是氮氣,氮氣的來源簡直不要太廣泛哦。

要制取液氮一點都不復雜,只要把空氣分離分餾就可以了。

首先將空氣凈化,凈化后再逐步加壓、冷卻之后就會有一些氣體變成液化氣體了,隨著條件的變化,一些氣體被分離,剩下就是氮氣。

當然,高純氮的生產是有難度的,即使到了2020年,7n以上的氮氣都還是需要進口,但是,普通氮氣,47升的鋼瓶灌上一瓶也要不了幾個錢。

蘇教授找到沈光林,并沒有表現的很興奮,也沒有做過多糾結,直接上來就問:咱們研究成果出來了,要對外發表嗎?

沈光林很快就明白了老蘇問這些話的意思。

老蘇可是個老運動員了,他的意思就是這件事要不要上報?是不是要告訴科學院的那些人一聲。

畢竟,大家似乎還在做著科研競賽呢,自己這方以什么方式勝利會比較合適呢。

沈光林也很猶豫,自己這個消息一旦公布出去,將會影響多少人,得罪多少人?

畢竟,研究超導材料,在他的有生之年,幾乎是不能給自己帶來實質收益的,為此還得罪了一大票人,有點不劃算。

但是,自己花自己的錢,做出了不錯的成果,而他們花國家的錢,卻并沒有出成果,真的報告出去,估計很多人的面子上都不會好看。

好奇怪呀,他們也不應該完全沒有成果啊。

沈光林隱約記得,華夏在超導材料研究方面好像并沒有落后啊。后世,西南某大學,連超導磁懸浮列車都制造出來了。

可現在這是什么情況呀?

自己的重大成果都出來了,對方怎么一點進展都沒有?難道在憋大招嗎?

看看人家扶桑和花旗國的科學家,動不動就是40k,50k,一副進度喜人的樣子。

現在,全世界至少有幾十個項目組都在研究超導材料,可是如果自己不抓緊時間發布成果的話,那這個高地可能就要被別人給占領了。

沈光林想了想,這個鍋不能讓自己一個人來背,還是要多找一些個子高的人比較合適。

畢竟,讓自己去這么得罪科學院和科工委的一幫人,確實有點劃不來啊,萬一將來自己有求于人的時候該怎么辦。

世間安得兩全法?

沈光林這里就有。

沈光林立刻向學校申請,咱們能不能專門成立一個專門的超導材料研究小組,可以掛靠在我的實驗室,但是對國內的名譽由學校直接來領取,以淡化沈光林實驗室在期間起到的作用。

學校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啊。

因為出成果了,而且是轟動世界的大成果。

那就沒有問題!

萬事有學校在,不要慫,不要怕,要永攀科技的高峰。

沈光林又向學校提請,咱們能不能把五道口技校也給加進來,畢竟蘇教授以前就是五道口技校的老師,留一份香火情也好呀。

學校領導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畢竟,兩所學校真的建立了合作關系,那其他所有人都得靠邊站。

超導材料是一個大課題,而且是一個研究幾十年的大課題,只有利益均沾,大家才會共同維護這份成果。

其實京城大學早就想安排人組建實驗室參加超導材料研究了,只是礙于沈光林的身份,再加上經費確實不足,這才沒有付諸實施。

其實五道口技校也有類似的考量,他們已經在明年的費用計劃里面列支了這筆預算,明年他們肯定會涉獵這一塊的。

兩校聯合有可能嗎?

當然可以!

上午,沈光林向領導做了匯報,領導跟五道口技校打了招呼,不到中午,兩所學校就派出了聯合專家團,就是用來驗證蘇教授的科研成果的。

考察團的規格很高,但是也很不正式,連一臺迎來送往的豐田考斯特都沒有,大家就是騎著自行車來的。

一群中老年人放下手頭的工作,湊到一起,大家嘻嘻哈哈熱熱鬧鬧的就來了,但是,他們代表的內容不一樣,他們代表了兩所學校。

沈光林和蘇教授站在門口列隊迎接,這些人值得,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這可是兩所學校最強的精銳力量了,全是在華夏物理學界跺一腳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小蘇,聽說你研究出來了一種特殊的超導材料,有多特殊啊?”問話的是一位五道口技校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其實也是學部委員,他是看著小蘇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今天來小蘇這里驗收成果,關懷之情溢于言表。

“是的,我跟沈教授商量了一下,我們叫它高溫超導材料,這種材料的出現,打破了對冷卻氣體的限制,也就是說,以后超導材料大約可以進入實際應用階段了。”蘇教授很高興,也很自豪,這都是他們團隊一點一點試探出來的,相當不容易。

沈光林花費巨資買了各種實驗元素,也是他們能成功的堅強后盾。

“為什么叫高溫超導材料啊?”老委員問道很細心。

“因為氮氣的液化溫度是77k,低于這個溫度,想超導就得用氦氣。而高于這個溫度的超導材料,是可以直接用氮氣進行冷卻的,因此我們叫它高溫超導材料。”

有道理!一行人走著走著就進了物理實驗室。

研究超導材料的實驗室就布置在一樓,這是臨時才改造完成的,就是為了更方便的接入氣體。

臨近實驗樓一樓,各種儲存氣體的裝置都有,鋼瓶,集裝格,杜瓦罐,魚雷車。

有些鋼瓶上還標注著扶桑文字,一看就是進口的高級貨。

“你們的氦氣還是進口的?”

“嗯,從扶桑進口的,一家叫做大陽日酸的企業。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國內的產量跟不上,而且溫度也不夠低。”

大家不說話了,因為他們已經發現,現在實驗設備上聯的就是普通氮氣了,而且是一臺魚雷車直接承接上去的。

那就實驗一下吧。

一位學生用銅扳手把鋼瓶閥門打開,讓液氮開始,流通。

這是沈光林特意做的要求,因為萬一有靜電,萬一鋼瓶內的氣體易燃易爆,那危險可就大了。

氮氣開始在管道內流通了,這是一種特別定制的雙套管,就是為了方便制冷和加熱。

旁邊就聯有低溫溫度計,這種溫度計其實也很貴的,叫做半導體電阻溫度計,在極低溫度下依然具有非常高的靈敏度。

大家聽著管道里呼嘯的氣流聲,看著溫度計上的數字在快速的降低。

大家都是內行,都知道,液氮的溫度是196

°c,隨著數字向這里靠近,大家的心情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在初始冷卻過程中,預制好的超導材料并沒有通電,當等溫度低到180℃的時候,蘇教授讓人給超導材料通電了。

此時顯示是有電阻的,但是大家的心情更緊張了。

溫度一度一度的降低,大家的心開始糾在了一起。

蘇教授說了,當前這種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是188°c。

大家想信,又不敢信。

萬一他是說著玩的怎么辦?

終于,當溫度降低到接近188°c了,大家更緊張了,房間里原本就有很低的溫度,但是有些人的額頭上還是出汗了。

好緊張。

正在這時,一陣蜂鳴聲,電阻突然為零了!

眾人就像被揪住了脖子的鵝一樣,集體做了一個向后仰的動作。

真的超導了!

沈光林此時拿出了一塊提前做好的磁石,放在超導材料上面,果然,它懸浮在了空中。


上一章  |  從大學教師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