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收藏九百二十一 重新鏟地皮 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球收藏 >>全球收藏最新章節列表 >> 九百二十一 重新鏟地皮 四

九百二十一 重新鏟地皮 四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30日  作者:河蝦油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河蝦油爆 | 全球收藏 
都市言情


書迷正在閱讀:、、、、、、、、、

餓了一個早上,許四海算是進入緊鄰南粵省的宜章縣城。

到了城里吃喝就不成問題,心情大好的許四海美美的享用了一頓牛肉粉,還找了小旅館舒舒服服的補了一覺,第二天才開車直奔羊城。

不趕不行啊,明天又是星期六他還想逛逛羊城的古玩地攤。時不我待!

羊城,美食之都,許四海來此自然不會虧待自己。

轉天就是周六許四海還是早早起床去撿漏,路上他還盼望著在羊城也能像在湘江省一樣,能找到幾件能讓他眼睛一亮的好東西。

進入市場,里邊已經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古玩行情就是這樣,哪里人富裕那里就會有古玩行情。

趕走沒幾個攤位,許四海就在一個小攤子上看到一把好幾個小小的玉器,有長條形的玉勒了,也就是外方內圓的玉管子,也有紅瑪瑙的珠子,一小堆大約有個十幾個的樣子。

這些本是墓葬中玉組佩的一部分,現在零散了就沒人看得上。

但是這種東西的級別很高的,別人不懂許四海懂,他需要!

問價,攤主還是荷蘭省口音,他開價也不貴,2000塊錢全部拿走,約合一百多塊錢十一個。

許四海還拿著一個白玉勒子在手里盤玩,一邊走一邊看。

此地經濟發達,有錢人比比皆是,古玩行情頗為火爆,許四海在地攤上這邊看看那邊看看,結果愣是一樁生意都沒談攏。

一直到天都亮了,許四海看到前方有個人正在和一位攤主在爭論,他也湊過去看看。

爭論的焦點是一個大海碗,里頭畫了龍紋,攤主說這是老東西,他在老表家里收來的。而30多歲愛好者卻說這是個假東西,因為北宋湖田窯沒有覆燒的東西。“這是個臆造品。”

周圍幾個愛好者也發發點頭附和,贊成這位青年的說法。

攤主都快哭了,他堅持說自己是從鄉下老表收來的,還發誓賭咒,結果愛好者們誰也不相信,還說這是在演戲。

等到他們不在爭吵,許四海上前問價“這只大碗多少錢?”

“看到沒,還是有識貨的!”攤主看有人來問價,馬上又來了精神,心里在快速磨刀!

攤主再說這是他在鄉下收來的老物件,“一口價一萬塊!”

還真有人喜歡這個假東西?

一群愛好者還不走了,就在邊上看白戲。

許四海說一萬太貴了,東西真假還不一定,沒他買回去不過是想賭一把而已。“爽快點,3000吧,立馬付錢交貨!”

經過幾個拉鋸,最后許四海花了5000塊拿下這只碗。

一群愛好者看許許四海還是笑瞇瞇的拿著碗走了,還互相對視一眼他們都笑了。

這是在笑話許四海花高價買了個假貨!

一個北方來的外行!

整個市場逛完了,時間也到了早上七點半,市場四周的小古玩店也開門了,許四海又開始一家一家的看過去。

此地的市場還是有些真東西的,不過店主的開價實在是高得離譜,比潘家園的價格還要高,這就讓許四海沒興趣了。

再走到一家面積稍大點的古玩店,店主小伙還在和三個朋友一起喝茶,看到許四海還招呼他進來坐坐喝杯茶。

剛剛坐定,主人就給添上茶杯,再給他倒了一杯,許四海正式又饑又渴,剛好美美的享用一杯潤潤嗓子。

主人還說,剛才許四海花了5000塊買了一只湖田窯覆燒的碗,“那是假的!”

“是真的,你們沒看出來!”

喝了人家一杯茶,許四海也不想白喝,他還稍稍透露點學問。“這是南定,是湖田窯仿造定窯的東西,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山寨。”

店主大吃一驚,還問“這真的是老古董?”

許四海散了一圈煙,頗為自得的說“請相信一個潘家園老法師的眼力!”

失敬失敬!

店里幾個小伙都朝許四海拱手致意。

店主小伙還很后悔的說,經過提點他想起來書上是說過有南定這一說法,不過長期沒用上都給忘了,不是許四海提醒他還想不起來有這回事。

“老師您能否再把這只碗拿出來給我們欣賞下,拜托!”

“看在這碗茶的份上!”許四海又把雙肩包里的南定大碗拿出來。

嗯,碗里還有十幾個小珠子小勒子。

幾個小伙輪流拿著南定大碗再看,還互相指出看到的特點。

許四海老介介的還要店主給他點餐,他忙了一個早上早就肚子餓了!

青年店主笑著告罪,馬上拿起手機和外頭的小店點餐,“老師您別急,點心馬上就到!”

一會時間,一個穿白色廚師服的小伙端著一個不銹鋼大餐盤進來,東西還不少,有腸粉;和豐,還有排骨鳳爪啥的。

許四海自顧自的在喝茶吃早點,小伙子們則還在研究這只南定。

古董看完了,店主小伙再給許四海沏茶,還說愿意高價收購這只碗,希望許四海能割愛。

“不賣!我徒弟在潘家園有門臉,我要給他裝點下門面,要是大明星王和珅需要的,也會賣給他,這是早就說好的事情。”

沒買到南定,店主小伙覺得殊為可惜,不過聽說許四海的土徒弟在潘家園還有門面,心里更加佩服。

至于他和大明星王和珅相熟,哪更是很正常的事情。

連距離京城幾千里地的他們都知道王和珅喜好古董,他和許四海認識當然很正常。

看許四海是高手,小店主還從保險箱里拿出一個青瓷刻花茶盞說,這只茶盞他已經收藏了好幾年了,可以確定是北宋時期的,但他就是不能確定這只茶盞到底是耀州窯還是臨汝窯的。

“老師您幫著分析下!”

許四海連手都沒抬,只看了一眼就說著斷代是對了,但這只茶盞既不是陜西耀州窯的,也不是河南臨汝窯的,而是距離臨汝不遠的宜陽窯的東西。

一群小伙問理由呢?

許四海想了想說,耀州窯劃花刀法犀利;這只比不上,臨汝窯釉色豆青瑩潤;這只也比不上但風格類似,基本可以判斷為河南窯口的。

而宜陽窯釉水肥厚,器身多用百褶紋,這又完全符合其特點,“所以斷定為宜陽窯的產品。”

一干青年愛好者佩服不已,連說幾年的疑惑一朝解除,太高興了!

青年店主:“老師您是高手,能否開恩收我為徒。我是真心的!”

“小伙你多大了?”

“可惜了!”許四海起身掏出一個白玉勒子和一個紅瑪瑙的珠子送給店主。“感謝你的早茶,這兩個小玩意是西周的,給你留個紀念。有緣分咱們潘家園還是會重逢的!”

說完飄然而去。

31歲還想拜師學藝,眼力都定型了還能學到點啥呀?

“高人吶!”年輕的店主望著許四海遠去的背影,心里頗為失落。

請看書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全球收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