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蝦油爆
,最快更新!
9月中旬,當王大明還在裝愛好者為專家們找感覺時,許四海已經將廂式車開回到京城!
這次他感到很高興,還收到不少好東西,可以說是許四海這幾年最大的一次收購行動。
為此他還把馬嘟嘟和王和珅一起叫來,大家還好的欣賞下!
“什么,還有這樣的好事?”馬嘟嘟聽了大為驚奇,“老四啊老四,可真有你的,這種辦法你都想得到!”
最激動的還是王和珅。馬嘟嘟已經創辦博物館,好東西可以說不少,而王和珅還是個新手,他手頭有不少錢,但苦于沒啥頂級的藏品。
這回看到許四海從中州市拉回來西周春秋時期的青銅鼎,還有唐代的金茶盞;北宋鈞窯;枕頭。
還有其他堆了半輛廂式車的好東西,他看得口水直流,深恨這些東西怎么不是自己的。
更恨王大明這小子忒不地道,自己對他這么好,這小子愣是連一句招呼都不打。
“嗯;老四,求你個事,你這回收了這么多好東西,能否勻點給我?”
噗嗤,馬嘟嘟笑了。
許四海狠狠的白了王和珅一眼說,這都是他辛辛苦苦從中州收來的,可以說費盡了心機,“我哪兒舍得。”
王和珅還再三哀求,請許四海能轉讓幾件,還說價錢好商量。
“去去,此事免談!”
一點面子都不給,王和珅心說許四海這人的人品也太次了,妄為自己還把他當成兄弟看待。
馬嘟嘟這會止住了笑,他還告訴王和珅,想要和許老四談轉讓古董,無異于與虎謀皮,想都不用想。
他這人就是屬饕餮的,光吃不拉!
只要收進來的古董一件都不會走出僧王府,也該著他有倆糟糕錢能撐得住。“你看我,這樣的話提都不用提!”
“自私額!”王和珅深惡痛絕!
王和珅懷著憤恨,回家后還給王大明打電話,有好東西怎么不給他留著,痛罵他不夠意思。
王大明一句話就讓王和珅閉嘴了。“王老師,我和您再親也親不過我師傅!”
氣的王和珅大罵這對師徒是一丘之貉,有啥師傅就有啥徒弟!
躺在床上王和珅還在想這個問題,他忽然想到許四海師徒可以去中州,自己也是可以去的!
但他一想到自己這張臉誰都認識,且還要去荷蘭省電視臺,這不打擾人家的工作嗎,心里那點小小的勇氣頃刻間就熄滅了。
不過王和珅于馬嘟嘟兩位,倒是真的把大荷蘭省十一期間的鑒寶節目給牢牢的記住了,他們想看看節目搞得如何,有的哈好東西。
還是真的能有好東西,王和珅覺得就是拼著這張老臉也要到中州走一趟!
可不能再讓許老四專美于前!
沒幾天,鑒寶節目演習的差不多了,剛好也到了和廣大古玩愛好者約定的時間,首先就是中州市的愛好者上電視。
由于是新節目,還是首播,主持人陳昆少不得還要說上兩句,介紹下節目的情況和特點,順便還把負責撿鑒寶的專家給介紹了。
客氣話結束后,陳昆以指大門口,“有請我們的第一位持寶人!”
當當當當!
一陣音樂過后,一位老大媽手里拿了一個青花的大罐子,還帶了點怯意的走進演播大廳。
陳昆看了后趕緊走上去問候,“大娘你好,這只好看的罐子是怎么來的?”
老大媽把罐子先放在地上說,這只罐子是她婆婆家傳下來的,她一嫁到婆家就有這只罐子,平時都在夏天拿來腌咸鴨蛋用。
這不電視臺說有免費鑒定,她特意拿來給專家看看,“看看是啥年代的,值不值錢?”
陳昆還問要是很值錢呢?
“那當然不能在腌咸鴨蛋了!”
“好,我們祝您成功!”
“謝謝!”
老大媽再次把瓷罐子抱著走向對面的專家席。“麻煩專家給瞧瞧。”
瓷器專家楊金榮笑容可掬的接待了老大媽,他還故意說想農村里像這樣的罐子挺多的,這只罐子還保存的挺好。
物依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罐子保存的挺好的,說不定還是年頭很近的清末的東西,這兩樣里只要沾上一樣,這只罐子就不值錢!
鏡頭還朝向老大媽,給老大媽懵懂的臉色來了個特寫。
老大媽:“專家您盡管說,反正它就是個腌制咸鴨蛋的罐子而已!”
楊金榮把這只罐子拿在手里反復看了下,還特意看了罐子的底足嗎,其實這只罐子他早就鑒定過,就算是沒鑒定過真假也是一眼判斷的事情。
隨后他還是做講解:“老大姐,你這是罐子保存的也太好了,這點令人懷疑,而且罐子上的蓮池鴛鴦紋飾也是從明初一只使用到清末。”
隨后楊金榮還做了停頓,鏡頭在給老大媽一張微微緊張的臉色。
隨即楊金榮提高了嗓門說“這是青花蓮池鴛鴦紋青花大罐子,是明代宣德年間的真品!”
嘩,觀眾席上一陣拍手鼓掌,大家都為老大媽而感到高興。
老大媽:“麻煩專家在說一句,這只罐子值不值錢?”
楊金榮說這只罐子雖然是真的保存的也很完好,可惜它是民窯,價值兩三萬,要是官窯的話幾百萬也是有可能的!
“不錯不錯,俺婆婆還是給俺留下個好東西!”意外之喜讓老大媽頗為高興。
陳昆再問老大媽,這只罐子明年還腌咸鴨蛋嗎?
“不腌了,當傳家寶藏起來!”
陳昆還對著鏡頭說,真為老大媽感到高興,家里不起眼的一只腌咸鴨蛋的罐子居然是幾百年前的明代宣德時期的,能傳到現在還保存的這么好,真的太罕見了!
楊金榮:“這是在和古人對話,所以古董很值錢!”
有幾句串場的話,陳昆再邀請第二位鑒寶嘉賓,這位嘉賓是個中年男士,他還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抬了一對太師椅進場。
“先生好,你貴姓?”
“免貴姓陳。”
陳昆還要這位陳先生講述下這對椅子的來歷。
來歷很簡單,是陳先生家傳的,他祖父過去就是做木匠的所以懂得點紅木知識。
“看顏色這應該是一對紅木椅子是吧?”陳昆開始慢慢的把話題朝紅木上頭帶。
陳先生則傲然說道,這是紫檀木的,是非常珍貴的好木料,有人出一萬他都沒賣!
臺上鑒定雜項的蔡郭慶插上一句,這對椅子要是真的紫檀木的,一萬塊賣掉絕對是吃大虧了!
觀眾們不由自主的在想,這對椅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家都很期待!
陳昆此時說,有請專家下來鑒賞!
幾位專家都從坐席上走下來,對著這對太師椅看了兩眼,還有人抱起一只椅子掂量下分量。
而作為鑒定木器的蔡郭慶老師,他還要在湊近點看看木紋,隨后幾位專家一起在返回到專家席上。
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