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
←→下一章
又到十一,差不多被許四海關在家里兩年的王大明算是可以帶出來了。
十一早上的鬼市,當王大明一露臉,好多認識他的販子都驚呼:“大明子,你今兒露面是不是滿師學成了?”
王大明還語氣淡淡的說怎么可能,自己猜拜師兩年還有三年要學,這次出來不過是十一假期生意忙,自己出來搭把手而已,事后還要在閉關修煉。
“厲害厲害!”
有熟悉的還說兩年未見,這傻小子氣質大變,開始有點他師傅文縐縐的架勢。
過去和王大明是隔壁攤位的高大元看到王大明,老遠就招呼他過來,“大明子,快幫我看看那幾樣是值錢貨,我好賣個高價!”
草,兩年沒見這家會還是想著占便宜,太不夠意思了!
王大明看都沒看高大元的紙箱子,而是說天太黑他看不清,隨后直接走人。
沒占到便宜的高大元還氣得大罵:“草,不過就是拜了師傅,神氣個啥呀!”
一旁同樣在等著市場開門的張經平笑問,“是沒啥神氣的,你也去拜拜看吶。別老想著占便宜,不是門內的誰會告訴你機密內容”
“我怕走寶!”高大元其實也很無奈。
市場開門了,許四海還把徒弟拉過來和他說,“你也去鬼市上收點東西,天亮后再鋪子前邊擺個小攤,本錢還我賺頭算你自己的。”
前幾天王大明的老媽給兒子寫信,問他要一萬塊錢準備明年造房子,王大明還是個小學徒兜里哪里有錢,他就和師傅商量能否借他一萬郵寄回去,等以后他有錢了再還回來。
所以才有了現在許四海的這一番話,要他自己憑學來的本事掙!
這也是實戰,也是對他所學本領的一場大考!
王大明收了厚厚一疊錢,心里躍躍欲試。
市場開門,販子門魚貫而去,飛奔著去自己的攤位。
王大明看了還喃喃自語,急什么,攤位早幾天已經花錢預定了,也沒人搶啊,穩穩的走就不行嗎?
不知不覺中一個穩字,已經深深的扎根在王大明的心頭。
等王大明磨磨蹭蹭的走到大棚地攤市場,動作快的已經把攤位都布置好了,王大明也開始了他拜師以來的撿寶。
經過多年的古玩熱,潘家園市場上清三代以前的東西已經很少,多得是晚清時期的東西,新造的假古董也開始在市場上出現。
王大明一路走一路看,還是很少有東西能被他看上。
有熟悉的販子知道他是萬寶齋許四海的徒弟,還招呼他到自己的攤位上來看看。“來來,看上啥咱們八折優惠。”
王大明很禮貌的走上去看了下,還笑稱這家攤位上的東西不錯,還是留著賺錢吧。
言外之意自然是攤位上沒一件他看得上的,還是留著地攤上宰人吧。
走了幾個攤位,王大明看到某個攤位上有一塊小小的玉片很有古代氣息,他還拿起來看了下,“老板這塊玉多少錢?”
***慣性的爆出個宰人的價格:“兩千!”
“老板,咱們都是市場里混的,給個實價格。”
攤主想了想報出800塊,還說這塊玉盡管小了些,但它渾身都是雕的透了。
“拿錢來!”
一出手就撿了小漏,王大明心里頗為得意。他心里還知道這是他師傅帶給他的,不然自己也和市場里的販子一樣,整天渾渾噩噩的被人撿漏還沾沾自喜。
走了沒兩步,王大明就看到馬嘟嘟迎面走過來,他趕緊上前問好,“大爺。”
馬嘟嘟看到是王大明,還抱怨整個市場都被他們師徒倆給一掃而光,哪里還有他撿漏的份。
“大爺您火眼精金,那個禮拜你沒撿到漏。”
“去去,小孩子盡拍馬屁。”
再走幾個攤位,王大名又被一個紫檀木做的鐘形鳥籠子給吸引住,鳥籠子上頭的銅掛鉤尤其吸引王大明。
他還清晰的記得,師傅說過這種帶精雕細刻的掛鉤,在民國初年需要一根金條才能預定。整只籠子沒有兩根大黃魚絕對拿不下來!
最后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鳥籠子被王大明以1500塊拿下。
時下自從王世襄老先生的《明代家具珍賞》一書出版,所有硬木家具都價格飛升,連帶這只紫檀木做的鳥籠子也漲的挺厲害的。
再次走過高大元的攤位,這家伙看到王大明抱著一只鳥籠子,還拉住他追問這是鳥籠子有啥講究。
他娘滴,還想要套自己的話,難道真的當我是傻子嗎?
“也些啥,不過就是料子好點而已。”說完王大明揚長而去。
還沒走兩步,王大明再次被高大元給拉住,“別急兄弟,我有個東西要給你看看。”
說完,高大元從紙箱里掏出一個報紙包,打開后是一個彩色小碗。王大明還清晰的看到,高大元的眼睛就直勾勾的盯著他臉上看。
王大明知道,高大元這小子奸猾的很,他在看什么,是在看在自己臉上有無神色上的變化,他也就能判斷出這只小碗是否珍貴。
也就是說是不是官窯的。
王大明連手都沒伸,只眼睛瞧了一眼:“底下是啥款”
高大元再把小碗翻身,露出碗底的:“四宜書屋”四個子。
“這是清代嘉慶時期的私人老板定制瓷器,也是夠精致的。”
私人定制的,那就和官窯沒關系了,高大元心里一陣失望。他收的時候看著挺精致的,還是以官窯來收的,錢而是按照半個官窯的價錢來付的,整整1000塊啊!
現在被王大明這個小法師這么一說,高大元的膨脹的心氣頓時就泄了。
“你沒看錯?”
“我師父早就說我瓷器過關了!”
高大元為了能挽回損失開始向王大明兜售,他說中這只碗還是挺漂亮的,又是古代文人定制瓷器,在市場還是很值錢的。
他愿意以2000塊賣給王大明,好讓他在師傅面前立個大大的功勞。
說話間高大元很真誠的給王大明下了套。
“這是民窯,而且是清三代以后的東西,500塊到頂了。”
饒是高大元伶牙俐齒,但王大明就是死不松口,最后高大元只能以600塊把這只看上去像是官窯的小碗給買了。
拿了錢高大元還痛心不已,還是自己眼力不行,把定制器當成官窯了,白白損失了400塊錢!
←→下一章
新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