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收藏五百九十八 德國行 續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全球收藏 >>全球收藏最新章節列表 >> 五百九十八 德國行 續三

五百九十八 德國行 續三


更新時間:2021年09月17日  作者:河蝦油爆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河蝦油爆 | 全球收藏 


作者:河蝦油爆

,最快更新!

一夜好眠。

兩位老師年歲大了,還起得很早,他們在走廊里打了兩趟太極拳才熬到大家起床的時間。

早飯后,許四海在把大家請到他的大書房,還奉上今年的廬山云霧,約翰知道這還要鑒寶了,他很期待!

現場有許四海負責講解,馬如龍和趙武負責搬運東西。

今天主要以書畫為主,但是開場白還是需要的,鐘表類的許四海只拿出那座神父拉鐘座鐘。

許四海還把加過油的座鐘撥到準點,鐘下拉繩子的銅制神父果然開始拉動繩子,鐘也“當當當的”打鳴。

徐邦達坐在靠背椅子上笑稱這只鐘好玩,小巧玲瓏不比皇宮里的差!

約翰知道這是古董鐘,還湊過去看了下,他在鐘頂上的教堂大鐘上看到有一行細細的銘文,寫有1824;英國皇家鐘廠的字樣。

他心里還說這件古董鐘確實不錯,也是件不錯的藏品,不過還算不上頂級藏品。

被許四海地一個拿出來就鑒賞,應該是檔次最低的。

隨后馬如龍又送進來兩幅卷軸,許四海還笑稱先開開胃,后邊還有好東西。

兩幅畫都被放在鋪了氈毯的寫字桌上,許四海先拿出一副,自展開一尺畫面展開了供大家圍觀。

看了片刻,盡管許四海再和他們鬧著玩,沒把坐著的名款露出來,但所有人都說這是王石谷的東西。

“都是高人吶,請你們來是請對了!”許四海很適時的吹捧一句。

啟功:“別說這些有的沒的,咱們都是老頭子了不吃你這一套!”

好吧,“馬屁”拍到馬腳上去了。

再一副就是黃賓虹早期的大幅山水畫,這幅畫年代很近,大家都是一眼貨。

等到許四海說這是他在地攤上撿來的,才花了相當于小兩千塊錢,大家都說買得值,這是黃賓虹技術最成熟的時候畫的精品,絕對劃算!

等趙武再拿進來兩幅卷軸,許四海還說這是兩件小重器,非常值得一看。

小重器?

大家的胃口開始被吊起來了。

兩地被打開的字,都是帝王手跡,還有落款玉璽,裱工也是很正宗的!

但是!

幾個老先生還是掏出放大鏡,對著畫面看了又看,好像一定要找出啥缺點來似的。

最后大家對永樂帝朱棣的這幅六尺手書,有玉璽還有時間年號落款,尤其是朱棣雄健的筆力,霸王之氣十足,都報以贊賞的態度。

徐邦達和另外兩位老法師對順治帝的對聯不能確定,他們說對聯上少了玉璽,筆力也不夠雄厚,他們持懷疑的態度。

而啟功和謝稚柳則請大家看看年款,這是順治十年,那時的順治帝才16歲,你們要他怎么樣筆力雄厚,這簡直是在吹毛求疵嗎。

徐邦達一本正經的說“我就是存疑!”

啟功還安慰許四海,建議他把這幅對子帶回國內,那宮里的順治手筆和這一副對照下。

許四海嘴上說沒事,心里卻再說我有異能,我認為是對的那絕對保真!

再一件南宋嘉定十年的宋刻本《史記》,這件藏品在五位書畫鑒定家看來絕對保真,而且還價值非凡!

謝稚柳還說將來國內在刊印《史記》,這套書就能當成母本,用來和其他版本的做對照。“歷史價值,文化價值都很大啊!”

馬如龍又搬來兩個盒子,到是讓一干鑒定師有些納悶,還有這么小的畫?

“額,大家也歇一會,看看唐代宮廷重器!”

唐代宮廷重器,那還是值得一看的。

隨即一只圓滾滾的黃金提梁壺被小心的取出來放在氈毯上,像個大家閨秀似的靜候大家目光聚焦。

銀狐約翰看到這把壺,他眼睛都快要瞪出來了,這才是他想要的最佳拍品!

黃金做的,雕刻也很精美,這一定是皇家的東西,而且一點點都沒有破損,這就更難得了!

重器啊!

別人不懂,他是很懂的!

另一件為銀質粉盒,外形雕刻同樣精美。

謝稚柳還戲稱去他一直都不怎么相信唐朝以肥為美麗,看了這只圓滾滾的金壺,他真的相信了,果然是肥嘟嘟的可愛。

約翰還拉著許四海說“許,這把壺送到我們佳士得吧,我一定給你拍出個好價錢!”

“我是開銀行的,還缺錢嗎?”

“額。。。。。。”約翰愣住了。

他開始急速思考,該用什么辦法才能讓這個天朝許拿一件藏品上大拍?

苦惱啊。。。。。

換過腦子,一眾鑒定家期待已久的敦煌寫經上來了。

唐代還沒有書本,都是一卷一卷的紙張,這也是卷的由來。

第一幅就是一件事關唐代名人武則天的文件,是寫在一張黃麻紙上的,大小差多一頁紙的樣子,紙上字不多,全部都是小楷,但分量還是很重的!

題頭為則天皇帝登基之言:天命所歸武周當興至徳配天化及草木陳嫡感佑玄滌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

一般皇帝登基,都要發個登基詔書,而女強人武則天卻沒有搞這一套,她就是在登基時說了這一番話。

這是有歷史記載的!

皇帝的話被抄錄下來也很正常,何況是新皇帝第一次講話。

謝稚柳看了脫口而出:“這是標準的唐人寫經體!”

唐代佛教大興,上到王宮貴胄下到勞苦大眾全都篤信不已,這就需要大量佛教經書,再加上唐代還基本沒有印刷術,市場因此造就了寫經生。

寫經生就是轉門為善男信女抄寫佛叫經書的人,這些人大都是落地秀才直流,讀過書字也得也好,沒啥大本事只能靠著抄寫經書生活。

在這種寫經的氛圍中,再加上長年累月的書寫,還逐漸發展出寫經體。

寫經體的一大特點就是字寫的好看,這是東家的需要,寫的鬼畫符也賣不出價錢。還有個提點就是寫的塊,連字面上都能看得出比劃飛動。

這是寫經生為了自己而謀利。因為他們都是計件制的,寫一本經書能換來多少米糧,他們當然想寫的又好看又快,這樣就能多掙點錢。

這期中難免就有寫的極好的,據說連宋徽宗當時也開始收藏唐人寫經,當然他收的都是字寫的最好的!

啟功老師還給許四海作講解:敦煌從北魏一直延續到北宋,差不多七百年時間,這七百年正式書法上大變化的時代,從一筆一劃的魏碑;延展變化到宋代蘇黃的草書。

大體敦煌寫經主要以小楷為主,但是早期寫經多帶有魏碑風格,盛唐則多雜以歐體顏體,書風干凈爽利絕不拖泥帶水。

“知道這一點基本就沒問題了!”

既然這一卷是真跡,其他自然也是真的!

本站、、、、、、、、、


上一章  |  全球收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