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女兒看了會兒電視之后,顧城就把對方放在了地面上,然后整個人重新回到了之前的狀態,一邊品嘗著茶水的清香,一邊開始翻閱著自己喜歡的作品。
對于顧城來說,能夠來到這個世界實在是太美妙了,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有的時候也會為自己看了太多書而苦惱,當你身處于剛剛升起對文學興趣的時候,你有看不完的作品,每一本作品都有自己希望能夠了解到的東西,那種滿足感別提有多么的充足了。
但是隨著你的閱讀量不斷的提升,你會陷入到一種書荒的苦惱,很快就會為自己無處可干的狀態,趕快到格外的糾結,每次遇到一本對自己胃口的作品的時候,都會下意識減緩自己閱覽的速度,生怕等這本作品之后結束之后,自己又會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辦法找到下一本心儀的精神糧食。
可是當來到這個世界之后,像是發掘了一個完全嶄新的寶藏,一般發現這個世界的作品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加的豐富,同時文學方面也格外的滄桑,有太多太多的作品自己從來沒有閱讀過,整個人像是剛剛回到了那種升起對文學萌芽的狀態之中。
完全不需要為自己的書荒而苦惱,每一本作品對于自己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發掘,樂此不疲的鉆入到了文學的海洋之中,暢快的游覽。
甚至對于自己來說,這片海洋可以長久的保存下來,而且每年發布的作品速度也完全追得上自己目前的看書速度,按照這種遞增的公式進行計算,可能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也不能夠把這個世界上所有比較精采的作品全部看完。
這對任何一個文學愛好者來說,都是算得上是值得慶祝的雅事,對一個吃貨說,每天都能夠吃到比較嶄新的美味的時候,相信這種情況和心情能夠完美的重合在一起。
一邊思考著自己接下來可能又需要補充一下家里的書庫了,一邊又為自己看完的書該如何處理而苦惱。
可能跟別人有些不同的是,對于顧城來說,每一本自己看完的書都像是一個被自己完成的偉大作品,一般他喜歡收集這種自己已經看完甚至做好標記的作品,每次看到自己看完了一整個書架的書籍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甚至已經開始暢懷一些自己想要的場景。
比方說等自己年老了,可以對每一個來自己家里的客人炫耀。
“看這是個書架,乃至整個屋子,或者是整個圖書館里的書,我全部都看過,甚至我能夠清晰的說出每本書擺放在什么位置,或者是我在哪一夜做了一些標記和心得體會。”
這種炫耀和這種不經意的露富,感覺跟那種有了多少錢或者是你擁有多少,財富地位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前者大家可能會對你稍微尊敬一些,但是并不會太過于以為然,但是后者應該會受到所有人崇拜且尊敬的目光,甚至下意識的對待你的態度也會變得格外的謹慎。
這個世界上的富足向來是分為兩種,一種是精神富足,一種是財富富足,可能慢慢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各種比拼以及欲望,大家會比較偏向于財富富足,而同時忘卻了精神富足的重要性。
雖然跟這種精神富足相比,財富富足顯得更加的有實用性一些,但是在顧城看來卻不是如此,他甚至曾經有過幻想,如果自己某一天一定要死亡的話,那么他寧愿希望自己是窮困潦倒餓死的,也不希望自己是因為精神匱乏而死亡的。
了解到這種精神的時候,可能構成在某一刻也能跟那些前仆后繼,有著自殺傳統的作者群體有了共情。
有的時候人明明擁有了身份地位,財富,尊敬,放在普通人眼中,他已經擁有了所有的一切,完全想不明白對方為什么會在風華正茂的時間段選擇自殺,甚至能夠成為某個職業和群體的一種傳統,這種感覺可能很多人沒有辦法體會,當你缺失了精神滿足的狀態,長時間處于饑渴的時候,或者自己這種情緒,根本沒有外人能夠理解的狀態下,確實會選擇走向輕生的道路。
因為雖然自己活著,但是自己的精神已經死了,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天對于自己來說都是一種煎熬,他寧愿選擇通過長睡來制止這種情況的延續和發生。
當然可能自己走不到這種極端的地步,但是確實能夠對大家的選擇或多或少的有了很多的理解,也不會像之前一樣抱著可能完全是猜測的狀態,去思索著這些偉人的生平。
甚至能夠從對方的作品字里行間中,感受到對方那種無望,掙扎,吶喊哭泣的聲音。
隨著顧城的閱覽量不斷的增大,原本家里只有一面墻的書房,已經擴充到了三面的書柜甚至把自己看完的書填充到書柜中,已經成為了自己一段時間內感覺最開心的事情。
按照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家里的一個書房目前來看似乎已經不能夠繼續容納了,總不能夠把整個房間全部困在四面環繞的書柜之中,這種情況固然顧城可能會十分開心,但是得不到一點光照和陽光的屋子很快就會變得沉悶。
為了理解和諒解男朋友的這種行為,所以在新房的主體建筑和規劃中,江寧專門預留出了1樓的4個房間,當做是對方的藏書庫。
甚至還計劃著把這4間房子打通,做一個特別能夠引人震撼的家庭圖書館,有了這個圖書館。
雖然也不能夠完全解決這種情況,但最起碼能夠支撐相當長的時間,等到這個房子里的書籍裝滿之后,相信也是全家人搬到下一個住所的最佳時機。
可能等到人生的后半段,顧城某一天會變得窮困潦倒,或者是因為時運不濟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變得一無所有,但是相信這一整個房間,那這幾個房間,豐富的藏書依舊會是他留給自己女兒最寶貴最珍貴的財富。
留下這種東西可能遠比留下一些金錢更加的讓人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