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157章 極限發揮(萬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似水流年 >>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7章 極限發揮(萬字)

第157章 極限發揮(萬字)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20日  作者:蒼山月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蒼山月 | 重生之似水流年 
蒼山月

清醒過來的齊磊,火力全開。

老秦從小趙那里,得知了他的全部思路。

最后也只能感嘆:

這小子越來越妖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能規劃得出來的布局。

怎么說呢?拉攏M和古歌,看似高光,可其實只是開胃菜,臟到家的其實還在后面呢!

而且,那不僅僅是臟的問題,而是他幾乎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因素,將一些毫不相干的碎片都拼湊了起來,最后結成一張無邊大網。

這么說吧,很多事件和因素和當下根本就八桿子也打不著,任誰也不會想到可以成為致勝的關鍵。

老秦心說,這小子好像又變強了!

在搞定BM和古歌之后,下一個登場的是ARM。而且,沃倫并不是像那兩家一樣,只是和齊磊通了氣,開始伺機而動。

沃倫直接出手了,而且是讓鮑爾森怎么也想不通的局面。

這里不得不提一提,齊磊之前的一個誤區。

他畢竟不是搞技術出身的,所以天然的認為,依當下的科研水平,很難在智能手機技術上有所突破。

他對科研的認識就出了問題,以為搞科研究,那就是天才的科學家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一個天才的發明,然后就有了技術突破……

其實這是一個外行的認知,可以說是對也不對。

對的是,單就智能手機所需要的技術來說,有些難題在這個年代確實難以解決,亦攻關困難。

但不對的是,科研并不是天才的想法誕生天才的發明。

更多的時候,其實是需要一位頂級學者的絕對耐心。因為面對未知,他們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把每一種可能都試一遍,然后從無數次失敗之中找到對的答案。

這就好比,愛迪生發明電燈是一樣的,他在二千多次失敗之中,找到了成功。

大多數科研工作者就是重復著這個過程,不斷的試錯,再試錯!

可問題來了,有些東西,對于一個穿越者來說,那就是一層窗戶紙啊!

你讓齊磊回到愛迪生時代,他一句話就能把老愛同學經歷的那些失敗省略掉。

只要告訴他一個后世的常識性知識:“可以試試惰性氣體加鎢絲!”

同樣的道理,在這個年代同樣適用。

而齊磊也是在海南那幾天,和南老、拜倫等技術人員設計智能的初步架構的時候,才明白的這一點。

起因是齊磊無意中的一句話,卻是讓拜倫的氮化鎵研究起碼節省了三到五年。

齊磊當時說了句,“這玩意別的用處咱沒開發出來,用它做充電頭襯墊,應該沒問題吧?”

一句話就把拜倫弄不會了。

因為,氮化鎵這種新興的高科技材料,別看被搬上科學雜志已經十幾年了。

可是,材料學的研究,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當一個新材料問世,那么接下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研究人員要做的就是,就是不停的用各種實驗方法,把它的基礎性能和應用性能全部找出來。

然后再進行下一步,針對某種應用性能進行第二輪的試錯,這就是大海里撈針。

可是對齊磊來說,這僅僅只是通過日常的科普,就能得到的一點碎片化的信息。

齊磊恰恰就知道,后世的快充充電頭,都是用了氮化鎵做為襯墊兒。(他甚至連襯墊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這么一個名詞。)

而恰恰就是這么一個信息,等于是讓拜倫開卷考試了,直接知道正確答案,省去了大把試錯的時間。

拜倫本來就料想氮化鎵在充電性能上會有所作為。只不過,他還沒想到襯墊。

“哦,該死的齊!!也許你蒙對了!”

齊磊,“…”

也直到這一刻,齊磊才意識到,他這個掛逼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引領這個項目,也許他可以從技術層面提供意想不到的支持。

而下一個受益者,就是沃倫,也就是ARM公司。

目前,沒有任何一家芯片公司會想到為智能手設計專用芯片。

更不會想到,在個人電腦上,并不算大問題的散熱問題,在智能機上會是致命的。

包括齊磊可以第一時間與沃倫溝通,智能機芯片需要哪些性能,又不需要哪些性能。

沃倫就可以針對齊磊的第一手資料,提供與傳統芯片完全不同的設計思路,哪些指令集可以省略,哪些指令集需要加強。

沃倫僅僅只在中國呆了一個星期,可是從中國得到的收獲,足以讓ARM在智能機芯片設計上領先任何一家芯片公司。

而這,又成了齊磊反擊的重要武器。

就在齊磊參觀BM的第二天,英國ARM總部的運營主管,向媒體披露了一個并不引人矚目的消息。

“ARM,已經認識到了智能終端設備的前景,已經著手研究專門針對智能手機的芯片指令集。”

“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拿出第一批成果。”

“到2003年末,可以申請近百項專利。”

這消息其實沒什么,齊磊的斯坦福演講的熱度依舊在,不僅僅是ARM,全世界都在討論智能終端,已經形成了一股熱潮。

其它的芯片公司也有這方面的設想,只不過,動作沒有ARM這么快,底氣也沒有ARM這么足。

大家都在這一領域提前布局,也是無可厚非。

身在米國的沃倫提起這件事兒,還對鮑爾森炫耀道,“鮑爾森先生,這趟中國之行,不僅僅是把齊磊拉回談判桌那么簡單。”

“我有幸參加了三石公司的幾場技術討論會,所以對他們的技術策略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這使得智能芯片指令集的項目可以更加貼近三石公司的需求。“

鮑爾森聽罷,很是高興。

“這是好事兒,我的朋友!”

“如果ARM真的可以領先硅谷,完成芯片的底層架構,這不但可以讓我們在這場戰爭中占盡優勢,

同時也是制約三石公司的有力手段!”

“華盛頓也一定會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

擁有更多卡住三石脖子的殺招,那對米國人來說,當然是樂見其成的。

只不過,鮑爾森認為的這個好消息,卻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ARM宣布新的研發方向之后不久,泰晤士報最炙手可熱的明星專欄再次開炮。

羅西奈特莉毫不客氣的,將同樣欣喜的英國人一掌拍進了谷底。

“ARM再一次走到了時代的前面。”

“沃倫愛特具有戰略意義的前瞻性,讓ARM必然在智能手機時代占盡先機。”

“而也離他原本渴望的與三石公司進行系統設計與芯片設計合并的深度合作夢想,更近了一步。”

“到時,擁有超前芯片設計能力,以及與三石系統高度適配性的ARM芯片,必將打敗英特爾、

AMD、三星這些宿敵。”

“現在,我們幾乎刻意斷言,ARM…終將偉大!”

“可惜的是,英國在高興什么?你們又在慶幸什么?”

“難道所有人都選擇遺忘了嗎?就在幾個月前,ARM已經不再屬于英國!“

“它現在是一家米國公司!!原本屬于英國人的榮耀,已經離我們遠去。”

“更諷刺的是,ARM的改換國籍并不是一場公平的商業行為,它是被米國人搶走的!”

“半年前的那一天,是英國人的災難日!”

“半年后的今天,應該慶祝的也不是英國,而是米國強盜!!”

論煽風點火,羅西已經再熟練不過了。

那小作文寫的,情緒極其飽滿,看得本來還挺無所謂的英國人民如喪考妣。

而這個女人更狠毒的是:

在文章的最后,她呼吁,“下議院和首相府的那些親米政客們,也許該醒一醒了!!”

“做為英國公民,我們希望擁有一個強大的盟友,更希望與米國長期友好下去!”

“可是,當我們視之為伙伴、朋友、盟友的那個米國向我們露出了獠牙,偉大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是否應該驚醒?”

“我們不是米國人的后花園,更不是他們圈養的牲畜,可以隨意屠宰!”

“英國需要公平!!”

“歐洲需要公平!!”

這就有點不講武德了。

以往,羅西也沒少發小作文,其它的英國媒體也發。

但是,關于ARM這件事,大家都有默契,把品評的言論都用在了米國人身上,基本對本國的親米政客還算客氣,沒揭老底兒。

可是這回,羅西等于是明著告訴英國民眾,米國人是強盜,而親美的政客則是幫兇!是叛徒!!

這是放大招了。

要知道,羅西在英國可是最炙手可熱的意見領袖。

別說那些理性讀者看后會發現很有道理,無腦粉絲都數不勝數。

在什么時候,顏值即正義,都有愚蠢的擁護者。

這位原本只是在新聞領域知名的美女作家,僅僅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在齊磊的包裝和出謀劃策之下。已經迅速成長為媒體明星!英倫玫瑰!全民偶像!

可以說,她已經是近些年來,除了戴安娜王妃、辣妹組合之外,最炙手可熱的英國女人。

這篇極具煽動性、討論性,又極易引發共鳴的文章,迅速在英倫三島傳播,甚至向整個歐洲輻射。

而更為有趣的是,選舉政治的特性再一次顯現。

羅西罵了親米派,挑起了英國的遮羞布,按說,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可是,卻也等于是給了本土派和反米派可乘之機。

在有人的推波助瀾之下,一波抨擊親米派、批評英國政府不做為的輿論,悄然興起。

這直接導致現任首相的支持率大幅度下滑,已經到了其執政以來的最低點。

要是平時,有這種言論,執政者完全可以利用權力把這些噪音壓下去,等到公民選擇遺忘也就風平浪靜了。

可是現在,反對派明顯在推波助瀾,一個羅西已經不重要了,更無法消滅輿論。

對于執政者來說,現在什么都不重要了!

米國爸爸的要求不重要,是不是有人別有用心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滅火,是應對輿論危機,是保住支持率,保住位置。

那么,唯一的應對手段就是“安撫民意”。哪怕做做樣子,對米國BB采取表面強硬的態度。

政府的新聞發言人在公開記者會上表示,“英國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保障英國公民和企業的利益。”

“這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堅定信念!”

“對于在ARM公司收購案中,涉嫌不正當競爭的問題。“

“英國政府正在考慮,對涉事米國公司采取調查的可能。”

態度是要有的,起碼得安撫民眾。

只不過,會不會調查,就算調查了又能怎么樣,那就要另說了。可能調查個三五年,到時誰還關心這點事兒?

總之,表面強硬還是要有的,其實還是不敢忤逆米國BB。

但是有意思的就在這里,資本政治的博弈什么事都可能發生。

按理來說,如果用中式思維看待這個局面:

站在米國人的角度,肯定是勒令英國人把這事兒壓下去,不會有后面的麻煩。

但問題是,米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啊!

米國想壓下去,僅僅只是我們認為的一廂情愿罷了。

華爾街掌控米國,他們肯定希望壓下去。

可米國也是分黨派、分陣營的!

都不用直接利益糾葛,只要能搞垮你,只要能影響到選舉,那反對黨就什么都干得出來。

也就是說,有人希望,發生在英國的事情壓不下去。

尤其是……

尤其是,華爾街已經在對硅谷下手,采取制衡手段的消息,在硅谷也已經不是秘密。

誰也不知道是誰把消息公開化的。

總之,那就更加有人希望這事兒越鬧越大了。

要不老秦怎么懷疑齊磊呢?

一個人怎么可能臟到這個地步?

只要讓他進入狀態,那家伙的腦袋就像機器一樣精密,可以把任何因素都設計到他的局里。

精彩的來了!

現在,輪到硅谷的那些大佬們坐不住了。

華爾街想要他們的命,那還不出手等什么?

硅谷所有的公司,幾乎是在很短時間內串聯起來,所有的人脈!所有的資源!所有的資金!

你就說,你用什么吧?

先是比爾蓋茨的微軟、彭明盛的M,還有亞馬遜、古歌、雅虎、英特爾等等,幾乎是有點影響力的大佬在同一時間站出來說話。

論調不是為米國辯解,而是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

比爾:“發生在英國的事情,是很糟糕的。”

彭明盛:“某些打著米國資本旗號的強盜,使得米國形象蒙羞!”

“他們破壞了自由貿易的基礎,為這個世界做了一個壞的表率!”

“IBM已經決定和德盛終止一切合作。”

聽聽!

多么正義的言辭,都跟圣人似的,好像他們感同身受,和英國人民一樣痛恨。

只可惜,背后的目的是骯臟的。

接下來,三星、索尼、諾基亞這些海外公司,也一一跳出來發表了看法。

“ARM收購案,讓整個電子產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們擾亂了電子產業的科技氛圍,這是令人遺憾的。“

這些都是硅谷找來站臺的,他們與硅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當然要為硅谷說話?

再然后,更意向不到的場外因素來了,歐洲資本家們坐不住了。

關他們什么事兒呢?

別說,還真關他們的事兒!

之前說,南L盟事件導致歐洲資本出走到哪去了?

中國和米國。

到米國那部分資金都投在哪了?互聯網和it產業。

也就是都投給硅谷了!

現在,華爾街資本要圍剿硅谷,等于是割他們的韭菜,他們能干嗎?

而這些歐洲資本又能影響誰?

當然是歐洲的權力中心,是歐洲政治。

于是,歐洲的政治風向又開始倒戈。

天下苦米久已,包括之前那段時間對輿論對米國的討伐,導致米國很被動,可實際上沒造成多大的傷害。

一直被壓制,這回算是徹底發泄出來了。

短短幾天的時間,ARM總部,米國駐英使館,被圍死了,到處都是示威游行的民眾。

再然后,英國總工會,電子工業工會突然宣布,全英的電子工業相關企業開始罷工,聲討米國!

這導致英國執政者在國內外壓力,以及國際輿論的影響下,包括米國本身分歧的因素之下,從假強硬,變成了真強硬。

什么特么米國BB,先保住權力再說吧!

甚至順應民意,喊出了,“把ARM還給英國的口號!”

隨后,法國、德國、瑞士等國從媒體到政客似乎找到了久違的團結,一起聲援英國。

熱愛罷工的法國人甚至緊跟老對手的腳步,也搞起了罷工。

只是有點奇葩的是,電子產業的事兒,法國清潔工罷什么工?

身在米國的鮑爾森怎么也沒想明白:

為什么一個英國碧池的小作文兒,就能引發這么大的輿論海嘯?

導致華盛頓正在承受巨大的國際輿論壓力,對于德盛惹下的麻煩極其不滿。

鮑爾森心說,那個女人開掛了嗎?她為什么選擇在這樣一個時機跳出來?

好吧,羅西還真開掛了。

她現在受英國民眾的擁戴程度,甚至高過了首相。

因為,在英國的輿論風暴,對三石公司的談判沒有任何好處。

鮑爾森甚至聽聞齊磊與羅西奈特莉存在暖昧關系,通過文經理想讓齊磊從中斡旋,解決掉那個碧池。

對此,齊磊欣然接受,答應幫助德盛與羅西聊聊。

可是,真的沒給鮑爾森解決羅西的時間,噩耗便一個接一個的傳來。

先是M高調宣布:“他們最新研發的服務器架構與算法,將服務器技術整整提升了一代!”

(其實就是從三石拿過來的。)

同時,彭明盛在發布會上被記者問起關于ARM,以及三石公司智能機項目的問題。

彭明盛是這樣回答的,“華爾街的做法讓人作嘔,已經威脅到了it產業的未來。”

“IBM正在考慮終止與華爾街在服務器上的服務!”

“讓那些資本大鱷們用電話本去儲存股票信息吧!”

隨后,古歌的安全部門突然發布了,2002年全球軟件系統安全報告。

聲稱,發現了微軟以及盤古系統的重大漏洞,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一旦被黑客利用,將對全球企業級計算機系統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金融海嘯。

這套二連,把華爾街打懵了。

先不說鮑爾森嚇沒嚇死,反正米股是嚇的不輕。

暴跌!!

一片慘淡,蔚為壯觀!!

只這一天,不知道有多少華爾街的投資人想跳樓。

鮑爾森徹底亂了方寸,這可是他們的基本盤,已經動搖了根本。

而更麻煩的是,他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應對BM和古歌的方法。

已經氣急敗壞的他,甚至開始埋怨齊磊。

“齊!你的系統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有重大漏洞?這讓我們替代windows的底氣都沒有。”

對此,齊磊也只能抱歉,“出了這樣的事兒,我也不想看到。”

“不過,系統就是這樣,幾千萬行代碼,難免失有漏洞。”

“況且,我們還是新興系統,很多地方確實不夠完善。”

鮑爾森,“我想你現在應該指揮中國總部,馬上進行補救!”

齊磊,“放心,我們已經在著手補救了。”

“哦,該死的!”齊磊一副很懊惱的樣子,“也許德埃爾早就盯上我了,這是他和我在瀏覽器談判上的籌碼。”

鮑爾森,“”

齊磊,“只是我很好奇,微軟不應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他們是成熟的系統,有著豐富的經驗,為什么也會出現重大漏洞呢?”

卻是鮑爾森忍不住了,“這還用問嗎?那個該死的比爾!”

“即便沒有漏洞,他也會為古哥開一個后門!”

把一份報紙甩到齊磊面前,“看看吧!”

“比爾已經回應了漏洞,他親口說的,這個漏洞很難補救,需要時間!”

“根本就是有意針對我們!”

齊磊無奈地一攤手,“那現在怎么辦?”

鮑爾森滯了滯,卻是反常的一笑,“沒關系,我們會處理好。”

“齊,我向你保證,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合作。”

齊磊,“…”

沒關系個屁!

等著吧!估計這會兒,華盛頓的議員們快聯系你了。

這可不是齊磊的算計,用腳后跟想也知道。

鬧出這么大的事兒,國際輿論、股市暴跌,還威脅到米國的金融體系,華盛頓是不可能袖手旁觀的。

果不出所料,鮑爾森回去就接到了華盛頓的電話。

“鮑爾森先生,這和您承諾給我們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鮑爾森強作鎮定。

笑著道,“這都是正常的反應,您不會認為硅谷的那些人會心甘情愿的接受現實吧?”

“當然會有反抗,不過還在控制范圍之內。”

對面,“那ARM的問題是怎么回事?國際輿論已經損害了米國形象。”

鮑爾森,“這一點,您更不需要擔心,我們已經找到了渠道,去搞定源頭。”

“源頭?”

“對!那個英國記者。”

“好吧,希望您不要做出什么愚蠢的舉動,那個女記者現在是英國的英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鮑爾森,“當然,不到萬不得己,我們不會采取那樣的手段,況且那也解決不了問題。”

對面,“但愿如此吧!”

一陣沉默,“鮑爾森先生,B宮的意思是…”

“也許華爾街可以考慮與硅谷共存。“

“我們既然可以和中國人合作,那為什么不能和硅谷合作呢?“

鮑爾森一聽,登時臉陰沉下來,那些該死的政客動搖了!!

他們應該知道,是沒辦法合作的。

硅谷取代華爾街主導米國,如果在不干預的情況下,任其發展,那么根本就不是野心的問題,而是趨勢問題。

硅谷具備了領導米國的一切條件,華盛頓難道不知道嗎?

他們有輿論,有媒介,有資本,還掌握著未來的鑰匙!

如果現在鮑爾森同意與硅谷和解,那么就等于投降了。

沉吟半晌,突然一笑,“你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

“不!也許我們可以馬上實施,可以拉龍M和古歌。這樣一來,服務器和系統漏洞的危機也就可以順便解除了。”

對面,“鮑爾森,也許你還可以考慮微軟和英特爾,還有亞馬遜。”

鮑爾森眼皮跳了跳,再次沉默。

許久,“這恐怕很難?”

“為什么?”

鮑爾森,“為了安撫英國人,我們已經決定讓ARM公司參與進來。”

“他們掌握著智能手機芯片的核心技術,是不可或缺的伙伴!而且,ARM的業務與英特爾有重合。”

“而微軟的系統與三石公司重合。”

“BM如果入局,那么亞馬遜的數據庫服務也變得雞肋。”

“您明白我的意思嗎?”

“讓他們三家入場,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對面,“…”

許久,“好吧,由你來決定。”

“不過,B宮希望你,馬上解決這些麻煩!”

鮑爾森,“會的。”

放下電話,鮑爾森冷笑一聲,該死的政客!!

隨后,鮑爾森盤算了起來。

M和古歌的入局,也許是好事,不但能解決當下的困境,兩家在技術上也能提供一定的支持。

最主要的是,輿論上會很好看。

只不過,鮑爾森不打算給他們太多,股比大概在3到4之間。

而ARM

恰恰相反,鮑爾森會多給沃倫一些,畢竟左手倒右手。

其實,拉ARM下水,就是緩兵之計。

就在今早,沃倫已經找過鮑爾森了,ARM英國總部正面臨罷工威脅。

大批的示威人群,也讓ARM無法正常展開工作。

更重要的是,英國政客已經聯系了沃倫,無論是親米派,還是反對黨,都希望他個人有所表態。

沃倫也被逼到了絕境,“英國政府希望我做出回應,以安撫輿論。”

“鮑爾森先生,我想讓你知道,ARM已經到了絕境!”

“也許你應該考慮,在這次合作項目中加入ARM的名字。一個跨國項目的重要位置,會讓輿論有所安慰。”

就這樣,鮑爾森預計,大概需要7的股比才能打發掉BM和古歌。

而ARM公司那邊,鮑爾森準備分配9到10。

一來,左手倒右手,可以多一些。

二來,ARM的智能手機芯片項目確實十分重要,值這個價錢。

至于齊磊,也許要32,甚至33才能打發了,畢竟羅西奈特莉那邊,鮑爾森要欠他一個人情。

這樣算下來,他需要拿出的股比依舊在50以下,華爾街依舊穩穩的掌握著主動權。

算完這些,鮑爾森漸漸輕松,局面依舊在他的掌握之下。

正在這時,秘書敲門進來。

“總裁先生,JS公司的老杰拉德想要見您。”

鮑爾森眉頭一皺,“這個老混蛋要干什么?”

鮑爾森很反感杰拉德.墨林,那是個無賴!

可是,想到現在還要用到那個老混蛋,鮑爾森決定還是見一見他。

結果,一臉無賴相的杰拉德進來第一句話,就差點把鮑爾森送走。

“鮑爾森,我要與三石公司合作項目的股份!”

鮑爾森想把他踹出去,你憑什么?

“杰拉德,你在開玩笑!?”

老杰拉德一撒嘴,“我從不開玩笑!”

“那你就是瘋了!”

杰拉德,“我瘋了嗎?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的詭計!”

“ARM到現在還是虧損狀態,你們德盛的經理人又在股市四處狙擊JS。”

“你當我是蠢貨嗎?不明白你們的用意嗎?“

“你想看著我的銀行無法償還德盛的貸款,然后把銀行連同ARM一起搶走!?”

“你做夢!!”

鮑爾森,“…”

眼神變的犀利,終于知道杰拉德為什么來了,這家伙是在股市輸紅眼了。

這是想敲詐德盛!

毫不示弱,“杰拉德,你不要胡鬧!根本就沒有這些事,都是你的誹謗!”

杰拉德面目也猙獰了起來,“誹謗?好啊!”

“鮑爾森,你這個混蛋!我誹謗?那咱們就誰也別想好!”

鮑爾森,“你要干什么?”

只見杰拉德墨林冷冷一笑,“距離第一筆還款日期,還有一年半!!”

鮑爾森,“???”

杰拉德,“也就是說,在這一年半之內,ARM還由我來掌控!”

眼珠子一立,“你信不信?我把ARM賣給中國人!”

“那個姓齊,一定會感興趣!”

“對,我就是要這么做!我要把ARM賣給他,你什么也不會得到!”

“齊一定會買的,大不了你和我一起死!”

說著話,杰拉德掉頭就走,仿佛真的打定了主意,這就去找中國人談判。

“回來!”

鮑爾森從牙縫里擠出一聲低吼。

杰拉德頓住,回頭陰笑,“哼!!怎么?你改變主意了?”

鮑爾森,“…”

面色垮了下來,他當然要改變主意。

特么的,現在他不能失去ARM。

而且,他比杰拉德還要確信,如果把ARM送到齊磊面前,他會毫不猶豫的買下來。

到時,不僅僅是人財兩空的問題。

齊磊甚至會借此來抬高股比,甚至干脆一拍兩散,轉而去找英國人、硅谷合作。

該死!真的該死!

鮑爾森在心中咒罵著,他已經好多年沒有面臨著這樣的窘境了。

可是,面上還要擠出一絲笑容。

“杰拉德,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一定要鬧到這個地步嗎?“

杰拉德,“是你先對我下手的,不是嗎?”

“好吧!”鮑爾森一嘆,“我承認在這件事上,確實損害了我們的友誼。”

“但這都是皮特文在操盤,我事前并不知情!”

“你看這樣如何?我會把ARM買回來,在你付出的價格基礎上,加10.不!15。”

JS公司是花了70億英鎊把ARM收購到手里的,加15,就是讓杰拉德凈賺十個億。

可是,杰拉德似乎并不感興趣,“我只要新項目的股份!”

鮑爾森強行忍住怒火,笑道:“這很難,并不是我吝嗇,你應該聽到了一些風聲,這不僅僅是德盛一家的事情,五大投行都有參與。”

杰拉德,“少拿那幾個老混蛋嚇唬我!我只要股份,你給不給吧?”

“不給嗎?那我現在就去找齊磊!”

說著話又要走,吃定了鮑爾森不敢把ARM交給中國人。

“好!!”

眼看著杰拉德都到門口了,鮑爾森一咬牙,“可以!”

杰拉德一聽,拐彎又回來了,“早痛快點不就好了?我要10!”

“不可能!”鮑爾森要瘋,你特么胃口真大。

可是杰拉德,“不給?那我找齊磊去!”

“我的朋友!”鮑爾森急了,攔住杰拉德,“真的太多了,我最多給你2!”

“3!真的不能再多了!“

“5!這是我能拿出的最大誠意!”

“6老混蛋,你不要得寸進尺!“

“成交!”

鮑爾森怔住,我是不是給多了?

杰拉德,“低于6,我寧可不在華爾街混,也一定會把ARM賣給中國人!”

“鮑爾森,你了解我性格,別冒險!”

說完,杰拉德,背著手走了。

鮑爾森氣的渾身顫抖,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心說,老混蛋,你早晚會遭報應的!

不過,這個結果,鮑爾森還算勉強可以接受。

首先,與三石公司的合作,盈利不是第一位的,主要還是制衡硅谷。

而現在…股比分配還算合理。

最后的股比分配是,由五大投行聯合成立的投資子公司信誠投資,占股44.9,是第一大股東。

三石公司,占股33,成為第二大股東。

ARM公司占股9.9,是第三大股東。

之后,還有JS公司,占股6.1。

IBM,占股3.3。

古歌占股2.8。

六大股東,共同經營從三石中國獨立拆分出來的北美三石通訊總公司。

旗下業務主要是,智能手機研發和盤古系統的北美運營。

當然了,這些都是后話,此時在鮑爾森腦海中僅僅只是一個藍圖。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股比分配方案會不會得到華盛頓的支持。

畢竟,從電話里,鮑爾森很明顯的聽得出來,華盛頓有些后悔讓華爾街與硅谷開戰,他們想的是雙方共存。

而現在這個方案,等于是把硅谷完全刨除在外。

BM和古歌只能算是倒戈,和硅谷沒關系了。

華盛頓能同意嗎?

沒辦法,鮑爾森不得不又召集五大投行的同行們,準備動用人脈集體向華盛頓施壓。

幾家最后也同意了,他們有左右華盛頓決策的能力,倒是不用太過擔心。

而華盛頓那邊,似乎也不再糾結,最終同意了鮑爾林的股比方案。

所謂肉爛在鍋里,雖然沒有硅谷企業,可是中國人只拿到了32的股權,連一票否決都做不到。

而其它的股權雖然分散,可還是有講究的,能保證米國的利益。

就比如,杰拉德雖然混蛋,可他終究是華爾街投資銀行,他的6.1加上信誠投資的44.9,總數依舊過半。

關鍵時刻,即便杰拉德不聽話,也有人會讓他聽話,保證了華爾街的控制權。

再說了,還有德盛控制下的ARM呢!

總之,除了齊磊的33,剩下都是米國人,局面還是穩的。

嗯!!

當鮑爾森把股比分配計劃和齊磊說的時候,齊磊也這么想的:

還是穩的啊!

巧了!

自己的33,加上杰拉德的6.1,再加上ARM的9.9,還有和BM、古歌達成協議的2…

也正好是51!

你說這事兒鬧的。

人在國內的老秦知道這個消息,也是無語了半天。

到底還是讓他算計來了!

臟石頭,又牛叉了一把!

只不過,老秦還不知道,這套臟活下來,真正臟的東西還沒露出來呢!

從長遠角度來說,齊磊不但談成了這筆生意,他還徹底毀了米國的it產業。

就在這筆交易達成之后不久,發生了三件事。

第一,M和古歌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在中國成立了分公司和研發中心,并將業務逐步轉移向大環境相對較好的中國。

第二,就在交易達成之后沒多久,華盛頓秘密的約見了微軟、亞馬遜、英特爾等硅谷的巨頭,未來向華爾街授權的軍工技術,也將以同樣的條件授權給硅谷公司。

鮑爾森的貪婪和與華盛頓的意愿相左,引來了一些決策者的不滿。

華爾街確實掌控著米國,可誰也不愿意被人掌控,不是嗎?

第三,沉淀在米國的歐洲資本經過這次歐洲輿論風暴,以及米國兩大勢力斗爭的洗禮,對米國投資環境的安全性不再過度迷信,開始慢慢的向中國市場轉移。

齊磊這次,經歷了他經商以來的最大一次挑戰。

可同時,也得到了兩世人生里的,最大一場勝利。

他用極限發揮,騙開了米國的大門。

接下來,三石公司和他,將徹底改變這個時空的軌跡。

沒改錯,對付看吧。

晚安。

分享到:

蒼山月


上一章  |  重生之似水流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