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第三百二十章 大大的驚喜(三更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你好,1983 >>你好,1983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章 大大的驚喜(三更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章 大大的驚喜(三更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1年06月24日  作者:隱為者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隱為者 | 你好 | 1983 
賬號:

密碼:




“什么,你們真要建恐龍化石博物館?”

公社的孫洪濤書記,滿臉不可置信地望著劉青山和古俊山。

兩個人相視一笑,然后一起點頭,古俊山說道:“沒錯,由夾皮溝出資,我領導的小組負責相關的技術支持。”

劉青山也跟著說道:“我已經委托春城的藝術學院那邊,幫著設計圖紙了。”

“孫書記,我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方案,您先瞧瞧,我們夾皮溝出資金和技術,公社方面,出土地,咱們合作經營,如果沒問題的話,來年開春就正式動工。”

接過劉青山遞過來的幾頁紙,孫書記瀏覽一遍,然后樂得眉開眼笑:

“好好好,展覽館要是建起來,那咱們青山公社就出名了,就算咱們縣里,也沒一家博物館呢。”

博物館的建設和維護,都需要資金,在這個剛剛起步的年代,確實還非常稀缺。

通常情況下,博物館都是國有的,青山公社這個公私合營的恐龍化石博物館,也算是開了先河。

劉青山看到孫書記樂得合不攏嘴,就決定再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孫書記,你就這么想咱們公社出名啊?”

孫書記瞪了他一眼:“你個臭小子,拿我開涮是不是,有時候,名聲就代表著利益,大伙日子好過,俺這個公社書記才能省心。”

這話倒是挺實在的,劉青山對孫書記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能為老百姓謀利益的干部,那絕對就是好干部。

于是他笑道:“想出名簡單啊,我向您匯報一個好消息,我們夾皮溝合作社今年分紅完畢,家家戶戶都成了萬元戶,我們村也成了萬元村,這個能出名不?”

啥,萬元村!

孫書記一雙眼睛瞪得溜圓,滿臉的不可置信。

要知道,去年的時候,夾皮溝就劉金鳳這么一個萬元戶。

才短短的一年時間,就一下子冒出來這么多萬元戶,真以為元萬戶是下完雨,林子里冒出來的蘑菇啊?

“青山,我知道你想叫夾皮溝風光,可是不帶弄虛作假啊!”

孫書記斟酌了一下語氣,婉言相勸。

他是經歷過歷史上那段浮夸風的,深知其危害性。

“孫書記,俺說的都是真的,比真金還真,不信的話,您去俺們合作社轉轉,搞個小調研,不就清楚了。”

見劉青山這么說,孫書記這回也信了大半,抓起桌上的帽子:

“走,咱們現在就去!”

要是在青山公社弄出來個萬元村,那可不得了,估計全國都是蝎子粑粑獨一份,想不出名都難。

想當年,農業學大寨的時候,不知道全國各地,有多少人去大寨參觀學習。

要是夾皮溝也成了這樣的典型,他們青山公社,估計也會被踏破門檻。

到時候,是不是也要搞個什么“致富學夾皮溝”之類的口號呀?

不行不行,應該是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致富學青山,嘿嘿,就這么定了。

懷著一腔憧憬,孫書記帶著幾名公社干部,前往夾皮溝。

就在昨天晚上,劉青山已經跟老支書和張隊長他們,召開了合作社全體社員大會。

主要就是研討上報萬元村這個問題,出乎劉青山預料的是,所有村民,包括老支書等村干部在內,都一致擁護。

生長在這個時代的人,當然沒有人不樂意當典型,因為廣播報紙里面,天天宣傳的都是典型人物和事例。

既然大伙都沒有意見,那劉青山也就不好再阻攔,當晚就給首都的林子洲打了個電話,溝通一下。

林子洲聽了這個消息,也極為振奮,本來對夾皮溝的報道,就是系列報道,他準備過年的時候,再來夾皮溝進行調研的,現在看來,只怕要提前嘍。

夾皮溝的發展,竟然如此迅猛,著實給他帶來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對他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畢竟夾皮溝這個典型,是他發掘出來的。

就算最后排座座吃果果,他也能吃到最大的那個。

于是林子洲就在電話里表示,近期就帶采訪組過來,這次不再是他單槍匹馬嘍。

而劉青山則想得更加長遠:或許爆出萬元村的消息,對接下來的承包山林,也會有所幫助。

畢竟當上典型,也會有一些優待。

劉青山陪同孫書記,回到夾皮溝,第一站當然是村部,老支書和張隊長也都在。

沏茶點煙,忙活一通,很快就切入正題。

先是老支書進行匯報,然后老板叔又把合作社的賬本搬出來,查看一番之后,以孫書記為首的公社干部,這才徹底相信。

“好,你們夾皮溝真厲害,發展這么快,得好好宣傳報道一下!”

公社的宣傳委員姓吳,是個年輕干部,也一臉興奮,這種事情,必須宣傳啊。

劉青山朝他笑笑:“人民報紙那邊,去年報道了俺們夾皮溝的事跡,那是個系列報道,估計過幾天還得來人,到時候,還得麻煩吳委員幫忙。”

宣傳委員一愣,然后更加激動:“放心,我一定配合上面來的同志,做好這項工作!”

中午,當然要留公社領導在大隊吃飯,劉青山覺得,有必要要弄個招待所,食堂和宿舍啥的,起碼要有。

畢竟一旦闖出萬元村的名頭,招待方面的事,肯定少不了。

下午又陪著古俊山,去饅頭灘那邊轉轉,這里也要建一個展館,算是恐龍化石博物館的分館,能很好地起到補充和完善的作用。

從恐龍蛋化石,到恐龍足跡化石,最后再到骨架化石,構成完美的體系。

饅頭灘這邊,不用建造展館,按照古俊山的意思,就是建幾處露天的大棚,把恐龍蛋化石和足跡化石遮擋,避免陽光和雨水的侵蝕就可以。

周圍的環境和地貌,盡量保持原樣。

另外就是其他一些配套的公共設施,比如廁所之類。

至于公社那邊的主展館,孫書記大筆一揮:土地隨便使用,你們能蓋多大的展館,就給你批多大地方。

這樣最好了,劉青山把這些資料都整理完畢,然后就給吳教授寄了過去,勘探設計之類的事兒,自然就不用他再操心。

在忙忙碌碌中,時間進入到十二月份,伴著一場大雪,宣布著寒冬的正式到來。

隨著西北風,一起被吹來的,還有林子洲。

林大記者這次帶了兩名助手,一個是攝像師魯長風,還有一位實習女記者吳小莉,風塵仆仆來到碧水縣。

縣里也非常重視,特意給安排了一輛吉普車,還有鄭紅旗領著宣傳部門的干部,專程陪同。

到了公社,隊伍又再次擴大到三輛吉普車,一路攆著皚皚白雪,將近中午,這才來到夾皮溝。

雪后的夾皮溝,顯得更加寧靜,家家戶戶的屋頂,都被白雪覆蓋,不過那些房子,也顯得更加低矮。

從吉普車下來,跺跺腳,吳小莉打量一下周圍破破爛爛的房屋,就忍不住疑惑地眨眨大眼睛。

這景象和她想象中的有點不一樣啊,萬元戶村,不應該家家都是大磚房嘛。

即便是二層小樓的話,也不會令她太過驚訝。

可是眼前這個小山村,跟她一路上看到的那些小村子,好像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林組長,這里就是夾皮溝啊?”

吳小莉畢竟剛入行,雖然她今年夏天,才從北大畢業,所以有點沉不住氣。

林子洲點點頭,然后眨眨眼:“小吳,干我們這行,一定要有一雙好眼睛才成。”

說話間,隊部這邊,已經有人迎了出來,老支書他們,早就接到縣里的電話通知。

老支書一張老臉都笑成花:“林同志,歡迎你又來俺們夾皮溝做客,歡迎各位領導和同志,外邊冷,先進屋暖和暖和。”

林子洲也親熱地和老支書他們逐一握手,嘴里打著招呼,他去年就是在這里過的年,當然都熟悉,而且他也很喜歡這里淳樸的民風。

一邊寒暄,一邊在人群中搜尋,可是并沒有看到劉青山的身影,林子洲不免有些疑惑。

“對,進屋進屋。”孫書記也殷勤讓客。

看到鄭紅旗引領著林子洲他們,要往村部院里進,張隊長連忙攔住:

“老林,換地方了,今年蓋了新村部,這兩天緊著拾掇呢,咱們去那邊。”

說完張隊長又補充了一句:“青山他們都在那邊忙活著呢。”

于是,一行人又在張隊長的引領下,一路向西,步行穿過村子。

不知不覺間,大伙好像產生了錯覺:怎么走著走著,好像從一個世界,踏進另外一個世界呢?

在村子西邊,好像有一條無形的分割線,分割出兩個世界。

這邊全都是低矮的茅草房,柳條籬笆園;而另外一邊,則全是高大的磚瓦房,院墻也都是清一色的鐵柵欄。

一座座新房,前臉兒都刷著小石頭,拼接成各種圖案。

窗子也都不再是那種上下兩扇的,而是中間一塊大玻璃,兩邊是立式的小窗子,顯得格外明亮。

吳小莉驚異地眨著眼睛:好像有點萬元村的感覺了!

老支書嘴里自豪地介紹著:“這邊是俺們夾皮溝新村,今年建了不到二十家,來年再建二十家左右,家家戶戶就全都換了磚瓦房。”

說完,回頭向著村子東面那些老房子一指:“至于這些,本來俺們覺得磕磣,想要扒掉的,不過青山說了,留著是個紀念,只有牢記過去的艱難困苦,才會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富裕。”

“說得真好!”吳小莉帶頭拍起了巴掌,只不過她戴著厚厚的棉手套,發出的掌聲有點發悶。

其他人自然也就隨著鼓鼓掌,吳小莉則顯得特別興奮:

“能說出這樣蘊含著人生哲理的話,那位青山同志,肯定是一位睿智的老爺爺,就是胡子里都是智慧的那種!”

說完之后,吳小莉忽然覺得周圍一下子安靜下來,眾人都用一種古怪的目光,打量著她。

吳小莉不由得眨眨眼睛:難道我說錯什么話了嗎?


上一章  |  你好,1983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