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第一百六十一章 草甸子(三更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你好,1983 >>你好,1983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草甸子(三更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一章 草甸子(三更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1年05月04日  作者:隱為者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隱為者 | 你好 | 1983 
正文


熱門、、、、、、、、、、、、、、

操辦完張桿子的婚事,算是解決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村民們就又開始忙活起來,編好的幾個勞動組,各干各的一灘事。

新建大棚和開墾稻田,自然是最重要的兩件大事。

所以劉青山前往春城的行程,還得耽誤幾天。

畢竟,農時不等人啊。

建設大棚,大伙已經有了經驗,由大頭主持,穩步進行著先期的平整土地等工作。

至于骨架之類的,還在等王教授那邊的消息,劉青山覺得,最好是一步到位,采用鋼骨架比較好。

大棚這邊不用他操心,所以這幾天,他主要跟著張隊長他們,為改建水田的事忙碌著。

時間已經是三月下旬,氣溫明顯回升,白天已經是零上十多度。

草木也悄然萌發,遠遠望去,柳條叢已經耐不住寂寞,率先穿起鵝黃的長裙。

草甸子上,也有了一些新綠,生機勃勃的春天,終于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北國大地。

“青山,這邊的草甸子,啥用沒有,干脆都開墾成稻田算了,還省得占用原來的耕地。”

張隊長指著前方一望無際的草甸子說著。

旁邊的車老板子也連連點頭:“我看行,甸子本來就洼,旱田根本種不了,但是改成水田正合適。”

“嗯,這草甸子也沒人管,隨便開。”

大伙也都紛紛支持,在他們想來,既然有現成的荒地,何必還占用原有的耕地呢,多打點糧食不好嗎?

傳統的農民,土地觀念最強。

只要有荒地,就恨不得全都開墾成良田,他們是真的餓怕了,窮怕了。

濕地,必須保護,但是現在,劉青山卻找不出依據,來說服這些鄉親。

因為等到上面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都破壞得差不多了,才想起來保護,已經晚了。

劉青山不做聲,只是望著草甸子出神。

天空中,不時有早歸的水鳥,一群群掠過,給這片沼澤地,平添幾分生機。

“嘎嘎嘎!”

這是野鴨子們歡快的叫聲。

“嘔嘔嘔!”

這是各種小沙鷗興奮的鳴叫。

“嘎嘎嘎!”

南面的天空,排成人字形的大雁,也漸漸降低飛行高度,降落到蘆葦蕩中。

笑容漸漸浮上劉青山的臉龐:“聽,它們叫得多高興,是啊,回家啦,誰不高興呢?”

周圍的人卻有些摸不著頭腦:年年開春,不都是這樣嗎?

但是他們并不知道,眼前這些候鳥北歸的畫面,幾十年后,他們這里就再也看不到嘍。

就在大伙驚愕的目光中,劉青山忽然張開雙臂,似乎要擁抱前方無盡的原野。

低沉而又蒼涼的歌聲,從他口中響起:

“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蒼,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

所謂家鄉,就是生養的地方,候鳥在北方繁殖,所以這里就是它們的家鄉。

村民都是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一時間都有些入神。

只有二彪子若有所思:家鄉,要是家鄉都被開墾成稻田,何以為家?

猛然間,他明白了劉青山的心思。

等到一曲歌罷之后,不等劉青山開口,二彪子就轉回身,指向村子西面那些已經被開墾的土地說:

“這些都是二洼地,產量也不高,還是把這些改造成水田吧。”

想想他又補充道:“取水也方便,甸子里面可以引水,而且距離小松江也不遠。”

“可是……”

張隊長還想說點什么。

劉青山卻開口道:“這草甸子,咱們還是給子孫后代留著吧,也叫他們能聽到野鴨子叫;能親眼看到天空中,排著人字形的大雁,而不是只能從書上讀到這樣的文字,這樣不好嗎?”

聽了這話,于是大伙不再做聲,再沒有人提開墾草甸子的事。

眾人兜了一圈,開始往村子方向轉,遠遠的看到一群小娃子,拎著小筐,在田野里挖野菜。

“哥!”

伴著兩聲親切的呼喚,老四老五氣喘吁吁地跑過來。

“哥,看看我挖的婆婆丁。”

“哥,這是我挖的薺薺菜。”

兩個小丫頭搶著匯報。

劉青山愛撫地摸摸她們的小腦瓜:“彩鳳和山杏真能干,中午回家,叫娘炸點雞蛋醬,品嘗一下你們的勞動果實。”

兩個小丫頭一起點頭,然后又噔噔噔的跑回去,和小伙伴們匯聚到一起。

“嘿嘿,是得吃點婆婆丁,開春發火,俺這牙床子都腫了。”

張隊長也咂咂嘴,這段時間千頭萬緒的,比較忙活人。

劉青山也嘿嘿兩聲:“就像這草甸子,要是都開成田地,咱們還上哪挖野菜,上哪去放牛呢?”

大伙朝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大群醒目的黑白花奶牛,正慢悠悠地向這邊移動過來。

“對,是這個理兒,還是青山有見識。”

張隊長嘴里贊了一聲,心態也平和下來,剛才還有點想不通,現在好像有點明白了。

一行人繼續走,前面經過一片柳條叢,只見一群男娃子,在這探頭探腦的,看到有人過來,立刻打著手勢,叫他們繞道。

“這幫野小子,肯定又在條叢里打鳥呢!”

車老板子嘴里嘟囔一聲,就準備繞開。

不料,劉青山卻和二彪子,徑直走了過去。

“哈哈,到底是半大小子,玩兒心比較大。”

車老板子忍不住搖頭笑笑,打鳥這種事,別說小孩子了,村里的大人們要是閑了,也會腰里掛著一串夾子,出來溜達一圈。

很少會空手而歸的,打幾只山鳥,回家打打牙祭,在這個很少吃肉的年代,可是極大的誘惑。

就像是柳條叢里面的串雞,傻的很,眼瞅著身邊的夾子將同類夾住,它們也不知道躲避,還傻乎乎地去啄食那些當誘餌的小蟲,然后一排排地被夾子拍住。

要是大夾子,還能打到油拉罐子之類的,那簡直要美出鼻涕泡。

油拉罐子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香得叫你恨不得把舌頭咬下來。

“青山哥,你和彪子哥領著俺們打鳥唄。”

等劉青山他們倆走近了,小娃子們還出聲邀請。

這幾個都是十三四歲的,在公社上小學或者初中。

像二牤子他們那些年齡太小的,只能跟著瞎哄哄,到時候能得個鳥腿兒啥的,就樂得屁顛屁顛的。

劉青山瞧瞧這幾個少年,腰上都拴著一溜鳥夾子。

這年月農村的男孩子,誰還沒幾盤夾子,大都是自己用鐵絲做的。

至于誘餌,一般都是白色的秸稈蟲。

就是現在這月份,大人們整地的時候,要把田里割完苞米和高粱剩下的茬子刨回來。

小娃子們就從里面扒出來一只只白色的小蟲子,然后裝到塑料小瓶里。

等到下夾子的時候,在夾子的消息兒位置拴上一只小蟲,小蟲還是活的,來回蠕動,吸引鳥雀來啄食。

然后就會觸碰到消息兒,夾子啪的一下,迅速合攏,就把鳥給夾住。

事先下好夾子,然后一大群孩子就開始遛鳥。

這個是真的遛鳥,就是把成群的候鳥,趕向埋設夾子的地方。

過上半個小時,就可以去清點收獲了,運氣好的,一天能打十多只,解解饞肯定沒問題。

劉青山小的時候,甚至初中這幾年,也跟小伙伴沒少打山鳥。

尤其是農歷的小滿前后,收獲最大,按照當地的農諺:小滿鳥來全。

但是現在,劉青山卻說什么也不會再做這種事,而且,他還想說服這些村里的小娃子,也都不要再干。

于是他就樂呵呵地說道:“虎子,狗剩,打到沒呢?”

一個虎頭虎腦的少年回道:“青山哥,俺們也剛來,還沒下夾子呢。”

“剛才看到一大群串雞,今天肯定有收獲,到時候給青山哥你送兩只,叫你家彩鳳和山杏嘗嘗。”

這些少年,跟劉青山都挺親的。

這年頭,打到的山鳥也沒那么多講究,基本上就是扔灶坑里燒,燒得黑了巴黢的,吃起來一股焦香。

人家這么親近,劉青山還真不好直接攆人。

他同樣也知道,打鳥這種事,對娃子們的誘惑力有多大,強行阻止的話,只怕會適得其反。

于是劉青山笑著說道:“虎子,狗剩子,以后可千萬別打鳥啦。”

“啥?”

幾個少年臉色一垮,狗剩子嘴里還爭辯著:“青山哥,串雞吃起來很香的。”

劉青山知道,現在給這些小家伙普及什么保護鳥類的知識,屁用沒有,什么都頂不住鳥肉對他們的吸引力。

于是他板起臉來,決定嚇唬嚇唬這些少年:

“你們還都不知道啊,報紙上都說了,這些從南方飛過來的候鳥,身上帶著一種病毒,叫禽流感,吃了會死人的!”

幾個少年頓時大驚,狗剩子更是急得眼淚在眼圈里面打轉:

“上個禮拜天,俺還打了兩只紅麻料吃呢!”

搞得劉青山又得安慰他:“沒事,過三天沒反應,就證明沒被傳染,以后記住別吃就行了。”

說完之后,他覺得嚇唬小孩這種事,終歸不是長久之計,看來還得給娃子們找點事兒做。

正好他心里也有一項計劃,準備在春天實施,于是就領著這幾個娃子往村里走,邊走邊說:

“以后再放假的時候,就招呼村里的娃子們,我領著你們都去栽樹。”

這也是劉青山的計劃,每年春秋兩季,大搞植樹造林,綠水青山,嘴里說說是不成的,還得靠雙手去創造。

狗剩子這會兒也不害怕了,嘴里興沖沖地說著:

“青山哥,上幾天看電視,俺還看到城里的孩子,在植樹節那天,去郊區植樹,還受到表揚呢,可光榮啦!”

劉青山拍拍他的小肩膀:“對,植樹最光榮。”

狗剩子差點美出鼻涕泡,用手背在鼻子下面使勁擦了一下:

“青山哥,咱們多種樹,然后就能引來更多的山鳥,等到明年沒有你說的那個什么病毒了,就能打更多鳥吃!”

對呀,其他少年也都眼睛一亮,望向劉青山的眼光都多了幾分崇拜,仿佛在說:還是青山哥最厲害!

我是這個意思嗎?

劉青山也不由抓抓后腦勺,望著這些雀躍的少年,心里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行,你們有本事,就種樹把鳳凰引來,能抓到算你們厲害!

新書、、、、、、、、、、、、


上一章  |  你好,1983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