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幽淡淡道,“臣妾并非相信萬歲爺對臣妾的感情,而是相信作為一個無時無刻不在自詡明君的帝王的驕傲,這樣的驕傲,不會容許自己有一個被自己廢棄的皇后。廢后,不論是什么樣的原因,都是皇家的一個丑聞更是當朝皇帝一生都抹不去的一個污點,皇后可以病逝,但絕不能被廢!”
康熙的面色一白,這么久以來,他始終不愿回想,當年,自己究竟是為了什么只是將眼前的女子留在了這諾大的暢春園“養病”,還一待便是好幾年,或許也是存了那一點兒的、不愿意面對自己心中那卑鄙又齷齪的心思吧。
康熙端著茶盞的手帶著肉眼可見的顫抖,良久,蕩起層層漣漪的水面方才平靜了下去。
“時候不早了,臣妾這便要回去了。”若幽起身,看著對面低首描繪著茶盞的明黃男子,“這套茶具,萬歲爺若是瞧著喜歡,便拿走吧。”
康熙仍舊是低著頭,沉默不語,只有陣陣的微風拂過。
若幽深深看了康熙一眼,嘆了口氣,“萬歲爺...........………珍重,臣妾告退。”
走了幾步,若幽突聞身后傳來沙啞中帶著幾分聲音。
康熙猛然抬頭,看著前方有著十余步遠的女子,“梓潼……………你..............你可曾怨恨于朕?”
若幽停下腳步。
過了片刻,若幽搖搖頭,輕輕柔柔道,“怨恨?臣妾從不曾怨恨過萬歲爺,以前不曾,現在不曾,以后…………更不會。”
“近日來,臣妾讀佛經,其中一卷寫著:‘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說著若幽扶著素心的手,抬了腿繼續慢慢向前走,“到了臣妾這把年紀,還有什么可怨可恨的呢?臣妾早就過了那些個恩怨情仇、怒馬鮮衣的年紀了!所以啊…………”
“還有怨嗎?沒有了…….......……”
“還有恨嗎?不會了………………”
不怨亦不恨嗎?
康熙看著漸行漸遠的女子,依舊如同記憶中那般的溫和中透著清冷,如同天宮中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得了這樣的答案,他的心中該是放下了的,釋然了的,為何…………..康熙抬起左手撫上心口,為何感覺心中無端端地這般痛苦難耐,隨之而來的便是覺著這心底里好似空了一塊兒,呼呼地漏著風。
良久,康熙放下按著心口的手,將那揮之不去的隱痛,歸之為:自己終究是失去了這個如仙人一般與他并肩而立、攜手而行的妻子,他曾經心動過、也曾發誓要好好兒保護的女子,他們,終究是…………有分無緣…………
(其實,若幽就是康熙心中的朱砂痣啦……………)
下午,康熙去了太后所居的云涯館。
“皇帝來了,坐吧。”太后好似一點兒都不驚訝康熙的到來,指指對面兒的位置示意康熙坐下。
太后已經七十有三了,已經不年輕了,原本還算是花白的頭發,如今已然是全白了。
不過即便是一頭銀發,太后卻仍舊是面色紅潤,精神頭看起來很是不錯的,一身栗色群鶴拜壽蝙蝠如意紋旗裝,襯得老太太越發的精神矍鑠。
康熙看著面前矮桌上的六安瓜片奇聲道,“皇額娘知道朕要來?”
太后微微一笑,“今兒個發生了那么大的事兒,便是哀家這個不問世事的老婆子都知道了,這么多年的母子了,哀家對皇帝的心意還是知道一些的,不管怎樣,皇帝總還是要來哀家這里說上一聲的。”
康熙眼中閃過幾絲不自然,他知道,到底是前幾年的冷戰,傷了這位已經與他相伴了一輩子的嫡母,他們之間的母子之情,終究是回不去了,即便是淡然如太后這般的好性人,也不可能對于他那混賬的所作所為毫無芥蒂。
“該是早些來說與皇額娘聽的,只是……………”康熙歉然的解釋還未說完,便被太后制止了。
太后將一片碟子龍須酥推至康熙跟前,“嘗嘗,這可是午后,皇后才派人送來的點心呢。”
康熙看了太后一眼,太后仍舊是那般的慈祥和藹,但是行動卻是透露出不容拒絕。
咽下剩下尚未出口的話,康熙默默拈起了一塊兒食指大小的龍須酥放入口中。
“哀家這一輩子各類點心沒少吃,但是不論哪一家的點心,說下來,都是不如皇后哪里送來的香。”太后笑著絮絮叨叨,“哦,還有那果茶、還有奶茶,都很是不錯,這一吃呀便是幾十年,旁的,不過是偶爾的調劑罷了。”
太后的話如一柄利劍直直刺入康熙的心中,再一次提醒著康熙,他與若幽的夫妻之情便如眼前這龍須酥一般,已經斷了近十年了,他只是一個年逾六旬的孤家寡人,嫡母淡漠、妻子斷情、子女離心。
康熙咽下龍須酥,帶了幾分追憶與苦澀,“是啊,皇后那兒的點心確是極好的。”
太后輕輕敲敲自己的額頭,“到底是上了年紀了,這人呀總是還嘮叨些的。”
太后也不等康熙接話,徑自繼續道,“皇帝做了如此驚天動地之事,可是已經想好了?這禪位可不是小事兒。”
康熙收起心中紛亂的思緒,點點頭,“兒子近來總是身子困乏的緊,精神也總是缺缺,有時甚至覺著自己或許時日無多了,不如早些將著皇位傳下去,早早兒地頤養天年,說不得還能偷些時光來過活。”
太后看了康熙半響,幽幽道,“皇帝能夠想得通便好,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心態放輕松了,身子或許也能活泛些。”
康熙深以為然,“皇額娘說得是。”
母子兩個靜坐了好一會兒,竟是許久相對無言。
就在太后以為康熙要告辭離開的時候,冷不防康熙又開了口。
遲疑了良久的康熙終是沒能忍住,“皇額娘,兒子有一事兒不明,還請皇額娘為兒子解惑。”
太后面上帶了詫異,時至今日,康熙竟然會有疑惑來找她?
“皇帝且說來聽聽,哀家年紀大了,只怕是也幫不上皇帝什么忙了。”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