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一世繁華:、、、、、、、、、
若幽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這應是去年的陳茶了,“無妨,本宮并不挑剔。”
聞言太子妃松了口氣。
二人對坐片刻,太子妃放下茶盞對著若幽福了一禮,“皇額娘,如今發生了這樣的情況,還請皇額娘為兒媳指一條路子。”
若幽抬眸看著太子妃,眼中平和、安寧,“你先坐下,有什么咱們坐著慢慢兒說。”
太子妃瞧著淡然而坐的女子,歲月好似格外地優待于眼前之人,并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什么痕跡,一如初見之時那般的讓同為女子的她驚艷。
不過,若說沒有變,到也不盡然,太子妃細細打量了若幽,到底還是不同了的,她猶記得當年初見時,一身青衣出塵若仙的女子,而眼前的女子卻是一身墨檀金鳳寬邊兒蝙蝠紋旗裝,即便容顏未改,但是這氣質卻是變了的。
太子妃細細體味了一下,約莫如今的皇后娘娘才更像是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而非天宮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
若幽任由太子妃打量,須臾,方才不緊不慢開了口,“太子妃想要過什么樣的日子?”
太子妃收起紛繁雜亂的思緒,“早些年許是還有著些許的念想,如今,兒媳只求著能夠安穩度日便好,那個位置雖好,卻并非兒媳所愿。”
若幽點點頭,“那此事兒你可有了解過其余幾位側福晉的想法?”
太子妃眼中帶了幾分傲然之色,“兒媳才是太子的嫡妻,即便是側福晉也無權置喙兒媳的決定。”
“那么.............李佳氏,她的想法你可有探查過?”若幽仿若一個智者,徐徐指引著太子妃。
太子妃面上帶了幾分冷意,“打從去年太子被放出來,這李佳氏便一直不安分,想要恢復她側福晉的位份,李佳氏的那點子心思,路人皆知,不就是想要讓她的兒子成為皇太孫、乃至于下一任的皇太子么?”
“這些個念想,在太子活著的時候尚未實現,如今太子故去,她還想著自己的兒子當太子,真真兒是癡心妄想。便是不說我膝下的弘晀,便是兩位側福晉那也是有兒子,何時輪得到她一個庶福晉指手畫腳,不過是癡心妄想罷了。”
更何況..............太子妃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若幽,康熙不止胤礽一個嫡子,若幽這個現任皇后還好端端地坐在這里,膝下四子俱是嫡子,何時能輪得到一個庶福晉所出的兒子繼承大統?
和皇后爭,呵..............她還想多活幾年呢!
“急流勇退未嘗不是件好事兒。”若幽面上含了淺淡的笑,“你若是有這個心,待得太子下葬,便給御前遞了折子請愿吧,不過,幾位側福晉處,還是應當說上一聲的。”
太子妃面上亦是帶了輕輕淺淺的笑,眼中澄澈清明,對著若幽微微欠身,“多謝皇額娘提點。”
若幽微微頷首,盈盈剪瞳打量了太子妃片刻方才輕聲道,“太子暴斃,太子妃倒是難得的如此沉穩。”
太子妃靜靜一笑,“許是沒有期待便沒有那么的悲傷吧,兒媳到底膝下還有這兩個女兒一個兒子,總要為孩子們考慮考慮。”
若幽似有似無的嘆息一聲,“為母則強,這些年你也是不易。”
太子妃眉宇之間帶了幾分舒展,平和一笑,“到底是熬到了,明日可追呢。”
天光大亮,康熙方才同若幽出了毓慶宮。
許是太子的死給康熙的打擊有些大,康熙選擇了跟著若幽回到了坤寧宮。
從毓慶宮到坤寧宮這段路不算短,但若是隔擱在往日里,康熙只怕是會選擇走著回去,而這一次康熙卻是選擇了與若幽同乘鳳輦。
寬大的鳳輦之內,康熙雙目微合,一臉疲憊的地靠坐在一側,右手還拉著若幽的葇荑。
若幽由著康熙拉著她的手不放,坐在康熙身側細細打量康熙。
一夜過去,康熙好似又蒼老了十歲,眼角、眉心早已刻上了深深的溝壑,原本烏黑濃密的發如今也間或摻雜了不少的銀絲,黑黑白白的分外顯眼,再加上此刻自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頹然與落寞,眼前的康熙方才有了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蒼老之態。
民間有傳: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乃為人間三大悲。
細細算來,作為天子的康熙卻已是一一經歷。
或許年少喪父對于懵懂的康熙來說并不會悲傷太過;而盛年喪妻,康熙對赫舍里氏的感情許是還及不上對于明懿皇貴妃感情的十之七八,自然也談不上悲傷過度,那些個所謂悲痛不能自已的傳聞,也不過是康熙為了標榜自己愛重妻子故意為之罷了。
可是這老年喪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尤其送走的又是打小親自教養到大、曾經最讓他驕傲自豪的兒子,胤礽的死,即便死得如此的不堪,卻是實實在在地給了康熙這個人到老年的父親一記重擊。
平穩的鳳輦落地,康熙緩緩睜開了狹長的鳳目,往日犀利矍鑠的眼中布滿了血絲,“可是到了?”聲音也是嘶啞之中帶著不容忽視的沉重。
若幽輕輕點點頭,雖未言語,卻是眼神關切地看了康熙。
康熙深吸口氣,緊了緊若幽的素手,緩緩道,“走吧,折騰了一個晚上,也吃點兒東西,歇歇。”
這一頓早膳很是簡單清淡,清粥小菜再加上奶香餑餑,二人各懷心思,卻是也未曾多食。
用過早膳,距離辰時也還有大半個時辰,康熙沉默一瞬之后,拉著若幽進了內室,二人脫了外衣與鞋子并排躺到了寬大的鳳榻之上。
康熙始終都拉著若幽的手,似是想要汲取些許力量、亦或是想要的一份安心,一直到巳時康熙離開坤寧宮,方才放開了已經拉了兩個多時辰的玉手。
翌日,本該是太子復立舉行儀式的大日子,作為主角的皇太子胤礽卻是突然暴斃。
康熙一臉沉痛地出現在大朝會上,不過三日不見,原本合身的明黃龍袍穿在康熙身上都顯得有些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