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嬪心思全在寧安公主身上,聞言也只是隨意地點點頭,寧安公主面上卻是綻放了一抹笑,隨即帶了幾分依戀地蹭了蹭蘭嬪的手,“額娘..............您能來真好。”
蘭嬪拿過巾帕擦擦寧安公主額上的汗,“好孩子,額娘在呢,不要怕。”
寧安公主點點頭,這一會兒的空檔,寧安公主身上已經被跟著齊遠一道來的醫女扎上了數針。
“情況如何?”過了片刻,齊遠的聲音自屏風后傳來。
接生嬤嬤帶了幾分驚喜道,“齊院正,出血已經少了。”
齊遠沉默了片刻,“將百年的雪參切成片給公主含在舌下,再過一刻鐘如果不怎么出血了,便可以繼續用力生產了。”
醫女應了是,將參片遞給了寧安公主,寧安公主接過放進了口中。
屏風外,齊遠低聲對一起跟著來的季翎低聲吩咐道,“你速速去準備一碗大補湯來,藥材的年份一定要夠,最少五十年以上。”
季翎方才也是跟著摸過寧安公主的脈的,知曉情勢嚴峻,也不耽誤,點點頭,便轉身離去。
齊遠想了想,又對著寧安公主的乳嬤嬤道,“府中可有雪參玉露丸亦或是金精靈芝丹或者百靈雪蓮丸?”
乳嬤嬤想了想,“有的,公主成婚之時,太后娘娘曾賜下了一瓶雪蓮丸。”
齊遠略略松了一口氣,“還請嬤嬤尋了這藥丸出來,只怕是公主有可能用的到。”
乳嬤嬤點點頭,出了產房。
產房內,寧安公主的出血止住后,在安嬤嬤的帶領下,一眾接生嬤嬤繼續為寧安公主接生,寧安公主喝下大補湯又含了雪參,人倒是精神了不少,聽著安嬤嬤的引導蓄力、用力。
外間。
“你說什么?”一向溫文爾雅的齊遠忍不住揚了眉毛。
乳嬤嬤一抖,隨即帶了幾分無奈,“大人,真的只有這一顆了。”
齊遠閉了閉眼,宮中如這般珍貴的藥丸一般都是一瓶五顆裝瓶的,五顆,一般來說也足夠起到作用,若是五顆都起不到作用,那么,便是再來上五顆只怕也是回天乏術。
依著他的判斷,寧安公主若是真的產后發生血崩,那么現在服下三顆、產后立即服下剩下的兩顆,再施以金針貫穴之法,發生血崩的可能性就會降到三成甚至是更低,如今..............
看著瓶子里僅剩的唯一一顆雪蓮丸,齊遠按了按額角,若是不發生血崩便無妨,一旦發生血崩,寧安公主只怕是...............
嘆了口氣,齊遠對著如嬤嬤道,“勞煩嬤嬤將這雪蓮丸拿進去給公主殿下服下吧,另外也還請嬤嬤告知蘭嬪娘娘,若是蘭嬪娘娘隨身攜帶了亦或是府中還有如雪蓮丸這樣的珍貴藥物,兩刻鐘之后再給公主服下一顆,再兩刻鐘再給公主服下一顆。”
乳嬤嬤點點頭,“老奴記下了,每兩刻鐘給公主服下一顆。”
齊遠面上帶了肅色,“還請嬤嬤一定要將本官的原話轉告于蘭嬪娘娘,此事攸關公主性命,一定要重視之。”
乳嬤嬤接過藥瓶進了屏風。
須臾,蘭嬪自屏風之后轉出,帶了幾分顫音輕聲問道,“齊院正,如這瓶雪蓮丸這般珍貴的藥丸本宮并沒有,公主府之中也沒有同它一般的珍貴藥丸,寧安她.................”
齊遠抿了抿唇,“蘭嬪娘娘莫慌,微臣也不過是以防萬一。想來也是微臣想多了,公主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想必定會母子均安的。”
蘭嬪握了握拳,看向一同跟著出來的乳嬤嬤,低聲嘶吼,“寧安的雪蓮丸為何只剩下了一顆!”
乳嬤嬤瑟縮了一下,怯懦道,“是.............是駙馬前來向公主殿下討要的,說是祖母甚至欠佳需要調理,便要走了一顆;去歲,宮里的瑾妃娘娘產后甚至不適,又敬獻了一顆給瑾妃娘娘;前些日子,又孝敬了國舅大人一顆;還有一顆.............”
乳嬤嬤瞧了蘭嬪一眼,“是............是十一阿哥拿走了。”
蘭嬪只覺著有些頭暈眼花,那是她女兒救命的藥啊!當年的皇后在生十阿哥和昭陽公主這一對兒龍鳳胎的時候,不就是因著這些個年份藥效極佳的藥材救回來的么,為何到了如今她的女兒生產如此不易,便沒了這些個保命的藥材!
齊遠看了一眼情緒失控的蘭嬪,“早幾年皇后娘娘曾經讓微臣給靖安公主炮制過雪參玉露丸用來以備不時之需,那些藥材雖然年份以及效力上比之太后娘娘賞賜下來的這雪蓮丸略差一些,但是微臣以為許是能有些用處也未可知。”
蘭嬪聞言,眼中一亮,“此言當真?”
齊遠點點頭,“微臣不敢欺瞞蘭嬪娘娘,更不敢拿公主殿下的性命開玩笑。”
“梔香。”蘭嬪側首,“快去靖安公主府求見靖安公主,請靖安公主賜藥!”
梔香應了是便要離開,蘭嬪突然出聲,“等等,本宮同你一道去!”
靖安公主同寧安公主住的并不算近,作為當朝皇后的長女、皇后唯二的的固倫公主,靖安公主府的地理位置無疑更好,自然與寧安公主府之間便足足隔了三條街有余,且一個是在西邊兒、一個是在東邊兒。
蘭嬪抵達靖安公主府之時,整個靖安公主府都已經熄了燈火。
梔香上前叩了門,過了好一會兒方才有小廝探了頭,帶了幾分困頓,“誰呀?”
“快開門,蘭嬪娘娘駕到,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見靖安公主殿下。”
門房一聽,那點子瞌睡立時便去了,接過梔香遞過來的腰牌,又看了一眼一身宮裝的蘭嬪,門房打開門,側身讓開,對著蘭嬪一禮,“蘭嬪娘娘請進。”
蘭嬪點點頭,扶著梔香的手跨過了高高的門檻。
門房關上大門,瞧了瞧一側廡房的窗,兩名小太監自屋內走出,門房對著其中一名負責值守、十七八歲的小太監道,“蘭嬪娘娘來訪,快引著蘭嬪娘娘去往正廳。”又對著另一名看起來略年長些的道,“速速去通稟的公主殿下和駙馬爺。”
二人應了是,前者帶著蘭嬪到了正堂,后者則是一路小跑去了正院。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