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幽抬了頭,帶了幾分打趣,“到底這后宮妃嬪上百,額娘若真是那般氣性狹隘之人,準兒是一早便將自己個兒氣得升天了,那還能如今日這般舒舒服服地坐在這雕梁畫棟的坤寧宮里與你喝茶吃點心、閑聊前朝后宮之事呢?”
胤禛舒了口氣,“額娘心性淡然,是兒子所不能及也。”
“這倒是。”若幽毫不留情,“你這孩子哪哪兒都好,就是呀,這凡事兒太愛較真兒,這點兒可不好,沒得給自己尋苦惱不是?人嘛,總還是要學會向前看的。”
“額娘說的是。”胤禛摸摸鼻子,這好好兒的怎的又扯到他的頭上了。
“既是說到了敏嬪母子,倒是讓額娘想到了這宮中格局。”若幽定定看了胤禛,“老四,不妨說說你對她們的看法。”
胤禛挑了挑眉,沉吟片刻,出了聲,“依兒子來看,如今宮中各宮主位主要分為四派:額娘、宜妃、蘭嬪、敏嬪、定嬪為一派;惠妃、瑾妃、德嬪、靈嬪、良嬪為一派;榮妃、成嬪為一派;僖妃自成一派,或也可以說,僖妃作為已逝仁孝皇后的妹妹,天然為太子那邊兒的,并不需要臣服于后宮其余妃嬪。其余的貴人、常在、答應,主要依附于主位娘娘而存,只少數幾個出身高貴卻并無子嗣的貴人保持中立,并不依附于任何人。”
“說是四派,目前看來,實則主要為額娘與以惠妃、瑾妃為首的這一派相對,尤其是在去歲惠妃重新成為有著協理宮權的妃位娘娘之后,惠妃已經隱隱成為眾妃之首;至于說榮妃,比之惠妃到底還是差了點。”
若幽微微頷首,算是認同了胤禛之言。
“額娘這邊兒,宜母妃是最早便跟在額娘身邊兒的,據兒子觀察,宜母妃以及五弟與九弟對額娘雖不敢言是是十成十的用心,卻也是絕對真心。”
“蘭母妃,出身海氏一族,海氏一族與老祖母關系匪淺。當年先有額娘救了蘭母妃母女一命,后又有額娘對蘭母妃的照應以及老祖母的牽線搭橋,蘭母妃對額娘這些年亦算是盡心。”
“不過...............兒子以為,蘭母妃之心卻是比不過敏母妃對額娘之心真摯。”
說到敏嬪母子,胤禛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敏妃與十三,這一世的敏嬪無論是音容笑貌還是性情,雖然與前世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他卻能夠在敏嬪的身上感受到與前世如出一轍的真誠與關愛;面對十二的時候,十二對他的信重與依賴,也給他好似面對了前世的十三一般,是那種可以性命交付的兄弟,如同現在的他與老十、與寧安、與昭陽。
“哦?”若幽倒是帶了幾分意外,“緣何有這般的想法?”
“或許是直覺吧。”胤禛握了握手中的茶盞,“對著十二弟,兒子便好似對著十三弟一般;而對著十一弟,卻總覺著缺了點兒那種真心實意交托之感,對著蘭母妃亦是。”
若幽點點頭,眼中帶了幾分深思。
“至于定母妃,投效額娘最晚,目的也很是明確,只是希望能夠得額娘庇護,好在這宮中有著一席立足之地。目的明確、簡單,雖然看似有著很大可能被旁人利用的風險,可是兒子卻覺著,定母妃心志很是堅定,為人亦是光明磊落,并非是那般朝三暮四、出爾反爾、隨時可能反水的小人。”
若幽轉轉腕間的翡翠玉鐲,“我兒所言............甚是,分析鞭辟入里吶!”
又沉默了片刻,若幽再度開口卻已是轉了話題,“對了,你與烏云珠也該準備起來了,年關將至,過年總是要忙亂上幾日的,提前準備些,總沒壞處。”
出了正月胤禛便要與胤禟、簡親王世子雅爾江阿一道兒出海去了。
胤禛打算帶著烏云珠一道兒出去,考慮到弘暉年紀太小,便被若幽留了下來。
九福晉棟鄂氏的產期就在正月,怎么算是都趕不上了,故而,左思右想之后,胤禟這邊兒,是誰都不打算帶了,人家胤禛和雅爾江阿都帶了嫡福晉出門,他若是帶上個格格,豈不是誠心膈應人家這兩對兒嗎?
“額娘且放心,烏云珠已經開始收拾東西了。”胤禛想著烏云珠那急中有穩的性子,忍不住莞爾,“這一次也不知道要走多久,烏云珠可是恨不得將整個王府都搬走呢!”
“海上不方便,多帶些東西亦是應當。”若幽笑道,“缺了什么便來和額娘說,額娘給你們添置。”
雍郡王府是忙著準備出行的東西,宮里卻也未曾閑著。
不僅僅是因為一場意外,直接導致了兩位還算是得寵的漢軍旗妃嬪暴斃、惠妃重掌宮權,更因著一連多了兩位有孕的妃嬪,這紫禁城之中自然是更添了幾分喜氣。
除夕宮宴當日,太后與康熙、若幽方才坐下,便有九貝子府的下人來報:九福晉已經發動了!
到底是頭一胎,看著胤禟抓耳撓腮、坐立不安的樣子,若幽與康熙耳語了幾句,康熙便大手一揮,直接將胤禟給趕了回去,讓胤禟回去等著九福晉生產。
胤禟沒想到還能有這么好的事兒,當下行了禮便一溜煙兒奔出了大殿。
康熙看著胤禟著急忙慌回府的樣子,禁不住莞爾一笑,搖搖頭,對著若幽道,“到底是年輕呀!不過,想想當年梓潼生產之時,朕這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的。”
若幽回以一笑。
宜妃很是感激若幽,席間,一連敬了若幽三杯酒,自然三杯酒都是宜妃自己喝了,若幽只喝了一杯。
康熙四十一年正月初一,康熙與若幽才祭了天、拜了祖宗回到紫禁城,還未進了內宮,便有宮人來報,九福晉于清晨誕下一雙小格格。
雙生子難得,雖說不是龍鳳呈祥的雙生胎,但是這雙鳳胎也是極好的寓意,康熙大喜,大手一揮,直接將兩個還在襁褓中的小丫頭封了縣主(親王之女為郡主,郡王之女為縣主),賜封號:寧福、寧祥。
至于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珍奇補品,自也是如同流水一般地進了九貝子府,這陣仗簡直是比宮中得了皇子阿哥還要來的震撼。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