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額娘,朕打算晉一晉瑾嬪的位份。”說完了明懿貴妃與回鸞一事,康熙又拋出了一則大消息。
太后皺了皺眉頭,半響,方才道,“罷了,到底是佟佳氏嫡出的格格,前幾日又被刺客刺傷、如今還有了身孕,給一個妃位倒也不算是過分。”
“不過,”太后抬眼看了康熙,“瑾嬪的晉封絕不能讓貴妃傷了心,一門雙妃的榮耀,還不是現在的小佟佳氏能夠擔得起的。”
康熙微微頷首,“皇額娘放心,兒子明白的。不論是為著什么,后宮之中都只會有一個佟佳氏的妃位娘娘的。”
得了康熙的保證,太后點點頭,“皇帝心中有數便好。”
“皇額娘,朕.............還有一事要和皇額娘商量。”康熙見太后擺出了傾聽的神態,認真道,“皇額娘,朕,打算冊立新后。”
太后平靜的神情有了龜裂,“冊封皇后?”
康熙點點頭,“朕打算冊封皇貴妃為皇后,新年初一,朕要攜新后共同祭拜祖宗太廟。”
沉默了半響,太后沉聲道,“皇帝已經想好了?冊立皇后可不是冊立妃嬪。”
“是,自那日獵場歸來,朕便已經下定決心冊立幽兒為皇后,皇貴妃雖也尊貴,可是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太后神色復雜地看了康熙許久,“但愿今日皇帝的決定,來日不會后悔。”
若是無太子的存在,太后大概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有了太子,這個多年得了皇帝疼惜的嫡子,太后很是擔心若幽母子的將來,繼母難當,繼后更是不易。
康熙斬釘截鐵道,“斷然不會!”遂又放柔了語氣,“皇額娘,朕與幽兒兩心相知,朕.........心悅于她。冊立幽兒為后,也是兒子思來想去,能夠在兒子百年之后給予幽兒最大的庇護。”
他長了若幽十幾歲,即便整日里被人山呼“萬歲”,卻也是知曉自己定然是不可能真的活上個千歲、萬歲爺,人間七十古來稀,能得七十的壽數已是極為難得。
更何況,自打過了四十,這幾年,他已經開始漸漸地感覺自己的體力、精力有所下降,很難說他能夠堅持到哪一天,若是...........一旦太子胤礽上位,胤礽一向不大看得上若幽母子,那么他疼愛的幼子幼女以及他心悅的女子,會面臨什么樣的的境況,作為掌控了大清幾十載的鐵血帝王,他康熙再是清楚不過。
他要給他心愛的女子、他們的孩子留一條出路,封后,讓若幽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后,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太后看著康熙在提及若幽之時眼中閃動著的點點星光,不由地想到了幾十年之前,有一個青年在提到一個女子的時候也會雙眼亮晶晶的宛若那漫天的星子一般,可惜,天妒紅顏,那女子早早兒地便去了,留了青年卻是沒過幾年也去了。
太后閉了閉眼,看著一臉柔情的康熙,只愿這兩個孩子即便不能夠恩愛共白首,也能夠互不相負才好。
“你能得了知心之人,皇額娘自是為你高興的,想來你皇祖母在天有靈,定也是極為欣喜的。”太后抽了帕子,試了試眼角,“如此,皇額娘對你皇祖母、你皇阿瑪也能有個交代了。”
康熙知道自己的嫡母對自己極是疼愛,太后所言皆出肺腑,心下亦很是感動。
好半響,太后方才平復了心境,慈愛地看了康熙,“你既然選定了攜手之人,便好好兒地與若幽丫頭走下去,那孩子是個好孩子。”
康熙面上帶笑,認真地點了點頭,“既然兒子打算冊立幽兒為皇后,那邊要再為幽兒選一個合適的封號才是。”
依著規矩,皇后是該有雙字封號的。
“皇帝心中如何想?”太后凝了眸子看向康熙。
“朕本想用‘賢’字作為封號,又覺著‘賢’字不好。”康熙看了太后一眼,畢竟當年的董鄂妃甫一入宮便獲封“賢妃”的,“皇額娘以為‘淑’字如何?”
“淑”字倒是比之“賢”字更上一層,都是對女子的贊賞,自然是極好的封號。
“淑者,溫仁咸仰、慮善從宜,‘溫淑’很好的封號。然,這一次你在獵場遇襲,皇貴妃悍勇救駕,你二人生死相依、共度險關,如此,這‘淑’字反倒有些不恰當,”太后沉吟片刻,“‘元’字何如?‘元者,始也,善之長也’,皇貴妃的舉動也算是這后宮女子的頭一份了,與此字倒是很相合。”
康熙緩緩轉動著拇指之上的白玉扳指,“元者,宣慈惠初、善行仁德,與幽兒倒是極相稱的。”
太后卻是又搖了搖頭,“這‘元’也不好,仁孝皇后是你的元后,如今皇貴妃為繼后,若是用了‘元’字……….只怕是會引來非議,還是‘淑’字好。”
康熙卻是面上帶了笑,“皇額娘,您可真真兒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吶!依著朕看,這‘元’字就很好,幽兒是朕第一個也是唯一的摯愛,自然當得上這‘元’字,也只有這‘元’字才是最稱幽兒的,朕也要讓所有都明白,幽兒這個繼后在朕心中的地位并不比仁孝皇后這個元后差。”
太后微微垂眸,“到底是皇帝冊立新后,此事皇帝做主便是。”
“既然皇帝定下了封號,那么皇帝打算何時舉行冊封大典?”太后狀似不經意問道。
康熙喝了口茶,帶了幾分激動與迫切道,“朕想著年前便冊封了幽兒,如此,幽兒便會以全新的身份迎接新年,皇額娘以為如何?”
太后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年前?算算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可否有些太著急了?”她也是繼后,自然是知曉這冊立繼后比之冊封元后也并不會差了太多的,一個月的時間只怕是連禮服都趕制不及,“不過,繼后本就比不得元后,雖說時間上緊了一些,趕一趕,禮制上不出錯也就是了。”
聞言,康熙的激情卻是消減了一些,一腦子的狂熱之情退卻,人也變得冷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