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一世繁華:、、、、、、、、、
“我瞧著,這丫頭分明就是面上一副端莊大氣的樣子,實際上心里怕是樂開花兒了。”太后幽幽補刀。
若幽挑眉,孝莊大笑,“可不是,成日里的就想躲懶。”語氣中卻是帶了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若幽輕咳幾聲,“如此臣妾也能多些花樣子來讓皇祖母和皇額娘開心吶。”
孝莊笑著道,“瞧瞧,這狹促鬼的小嘴兒倒是越發的甜美了。”
幾人玩笑過后,若幽正了正神色,“還有一事,說來也是臣妾身子不好,得萬歲爺體恤,讓四阿哥多在臣妾身邊幾年,幫臣妾看著寶兒和團團這兩個小淘氣些。”
若幽此言一出,正準備端起茶盞喝茶的孝莊動作便是一頓,將茶盞擱置于一旁的桌上,眉頭輕輕蹙起,言語之中也帶著些厲色,“你說什么?”
若幽倒是很淡定地回了,“明年開春兒,四阿哥胤禛要照顧臣妾以及兩個弟弟妹妹,暫時不搬去阿哥所了。”
蘇麻喇姑正好趕回來聽到了孝莊壓抑著怒氣的問話以及若幽平淡無奇地回答,心下便是一個咯噔,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只聽“砰”的一聲脆響,孝莊揮落了桌上好容不易立穩的描金福祿壽茶盞。
蘇麻喇姑趕忙上前給明顯是氣得不輕的孝莊順氣。
若幽挑眉,她倒是沒想到,孝莊竟然會這么生氣,她這個當事人在聽到康熙的話的時候都是很淡定的,最多有些感慨罷了。
太后在一旁勸慰,若幽也起身跟著上前,接過新端上來的茶盞,對著孝莊道,“皇祖母莫要生氣,為了這種事兒氣壞了身子多不值。”
“哼!”孝莊重重冷哼一聲,接過茶盞喝了兩口,方才慢慢平復下來,不過仍舊沉著一張臉,揮揮手,示意她已無大礙,太后與若幽這才坐了回去。
“皇帝這是派你來做說客的吧。”孝莊睨了一眼若幽,淡淡道。
若幽賠笑,“皇祖母英明,什么都瞞不過皇祖母。”
孝莊輕哼一聲,“真真兒是越活越能耐了,如今竟要一個女人來替他說這種話!哀家真是老了,竟如此無視哀家!”
聽聽這連“哀家”都出來,可見這只是面上冷靜下來,心里這火氣大著呢。
若幽笑笑,“皇祖母息怒,臣妾覺著如此這般也沒什么不好。”
“好?這分明是沒把哀家放在眼里!真是哀家的好孫兒呀!”孝莊頓了頓,“當年若非忌憚鰲拜那賊子,為了穩固江山社稷,不得已立了赫舍里氏那個毒婦,你姐姐又怎會只是個貴妃便進了宮,最后傷了身子不說還僅僅做了個皇貴妃;恭妃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孕卻是很快便小產。赫舍里氏做的那些事情自以為天衣無縫,實則漏洞百出,不光哀家知道,皇帝亦是知情者,對于赫舍里氏做下的事兒,哀家痛恨、皇帝又如何能不痛恨?可時至今日,卻是要展現帝后情深了?”
孝莊最大的心愿便是看到博爾濟吉特氏與愛新覺羅氏兩個最強血脈的結晶誕生、長大成人成為天之驕子。赫舍里皇后擔心出身博爾濟吉特氏的恭妃以及與孝莊沾親帶故、背后又站著同樣作為四大輔臣之一卻又有著更加龐大的鈕鈷祿氏一族的昭貴妃鈕鈷祿氏一旦誕下子嗣,她的后位便不穩了,不應該說從一開始就不是很穩,她只是朝局政治聯姻的犧牲品,佟妃與康熙是打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的表兄妹,有皇帝撐腰;昭貴妃、恭妃有太皇太后撐腰,而她,既無情分也無照拂,又怎么能不慌亂呢?為了坐穩后位,赫舍里皇后可以付出一切代價。所以不僅僅是佟妃、貴妃,便是后入宮的恭妃都在暗地里遭過赫舍里皇后的毒手。
赫舍里皇后的一系列手段是坐穩了后位,卻也斷了孝莊的念想,試問孝莊如何能不厭惡赫舍里皇后?
赫舍里皇后為了自己活命而選擇傷害腹中胎兒,導致胤礽出生時其實是帶有一些先天上的不足的,這更是觸動了當時本就孫兒稀少的孝莊的那根敏感的神經,也成功使得孝莊對于赫舍里皇后的感觀由厭惡升到了痛恨,即便赫舍里皇后生下了大清的嫡子。
赫舍里皇后薨逝后,太子胤礽的乖戾之色已顯,盡管康熙這些年來一直將太子胤礽帶在身邊親自教養,太子即便有所收斂,骨子里的自視甚高、目空一切卻是改變不了了的。太子的不學無術、性格跋扈、無孝悌之德,在孝莊眼里便是一方面赫舍里皇后沒有在太子年幼時好好教導太子、導致太子長歪了,另一方面便是赫舍里皇后不夠純潔的血統將這些陋習盡數遺傳給了太子。后來十阿哥以及昭陽公主的誕生成長,更是再一次驗證了孝莊的猜想,團團和寶兒可是又乖巧又孝順、又活潑又可愛,那機靈勁兒便是十個太子也是比不上的,因而孝莊對于這個目前大清皇后所出的太子也沒什么特別好的印象。
“太子是萬歲爺的嫡子,又一直推行漢家的那些文化,自是要重視嫡長子的。”若幽沒什么誠意地勸慰道。
孝莊冷笑,“嫡子?四阿哥、十阿哥都是皇貴妃所出,身份上亦是嫡子,誰又比誰能差了多少。如今這一手,難道不是向哀家逞威嗎?”
隨著康熙年歲漸長,這對原本相依相存的祖孫如今也變成了這幅互相試探、互相忌憚的地步,到底是權勢迷人眼吶,見火候差不多了,想來孝莊對于太子的印象更差了,若幽徐徐開口,“皇祖母,臣妾說覺著這是一件好事,是發自內心的,并非是場面話。便如皇祖母所言,臣妾是皇貴妃,四阿哥胤禛、十阿哥胤礻我都是嫡子,本就極得皇祖母、皇額娘喜愛,若是萬歲爺再表現出對孩子們的喜愛與贊賞,那么無異于是將臣妾與孩子們推上了風口浪尖。可是孩子們如今年歲還小,若是.......臣妾只怕看護不及。依臣妾看,不過是明面上不得圣心,實際上萬歲爺對于孩子們還是很關心的,這樣子也可以給孩子們一個相對安全的成長環境。畢竟,皇家…….夭折的孩子已經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