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一世繁華:、、、、、、、、、
站在一旁眼睜睜開著可愛的小公主被抱走的康熙,很是怨念,無意間瞥到神情有些焦急的禮官,方才想起來抓周儀式還沒開始呢,清了清嗓子,笑著對孝莊和太后道,“皇祖母、皇額娘,時候不早了,不如先讓孩子們舉行了儀式?”
孝莊聞言點點頭,將團團放回到桌子中央,“既如此,便開始吧,誤了吉時便不好了。”
太后聞言也將寶兒挨著團團放好。
禮官念了長長的一串兒祝福的詞,這才宣布抓周儀式開始。
孝莊笑瞇瞇地看著團團和寶兒,慈祥道,“老祖母的小寶貝兒們,去選一個吧。”
寶兒和團團聽到老祖母的聲音,有些茫然地看看孝莊,見孝莊指指桌子上五花八門的小玩意,兩個人對視一番,點點頭。
寶兒隨手拿起一本書,翻來翻去地瞅了瞅。
便有宮妃道,“咱們昭陽公主看來是要做個才女公主了。”
話音剛落,寶兒撇撇小嘴,隨手將書扔給了身旁的團團,自己則是往前爬了幾步,而那書恰好砸落了團團剛剛拿起的一支狼毫。
團團看了看被砸掉的狼毫以及懷中的書,輕哼一聲,扔掉書,隨手拿起一個玉質的小算盤直接扔進了不遠處的寶兒懷中。
寶兒蒙了半響方才反應過來,自己被團團砸了,于是又爬回了團團身邊,拿起一個東西放進了團團懷里。
團團毫不示弱地也隨手拿了一個東西放進了寶兒懷中。
于是兄妹兩個便在眾人震驚又無語地目光中,玩起了你放一個我放一個的游戲。
過了約莫一刻鐘,兩個人估摸是玩得有點累了,也可能是覺得沒意思了,二人齊齊輕哼一聲,傲嬌地扭身,向著不同的方向爬著離開了。
周圍觀禮的眾人看著團團和寶兒傲嬌的可愛小模樣,哄笑一片。
團團和寶兒卻是淡定地…….繼續向前爬。
團團先停下,從一堆東西中拿出了一朵做功精美的牡丹玉花,團團看了看,點點頭,便扭頭往回爬。
正準備出言夸贊的眾人………
半途中,團團停了一下,又繼續往回爬,爬到孝莊跟前,拉拉孝莊的衣服。
孝莊很配合地低頭笑著道,“團團怎么了?”
團團舉起左手,手中有兩串兒上好碧璽珠子串成的佛珠,“給……老…..祖母。”又看看一旁的太后,“給…..祖母……”
孝莊笑著問,“團團是說一串兒給老祖母,一串兒給皇祖母?”
團團萌萌噠地點點頭。
孝莊和太后心花怒放地一左一右地親了親團團地小臉蛋,“好孩子,好孩子。”
那邊寶兒也是不甘示弱地拽著一包點心給了康熙、拽著一盒胭脂給了若幽,拖著一個小香盒來到孝莊和太后跟前,才發現東西就一個但是卻有兩個人,認真想了想的寶兒,拉過孝莊和太后手放在一起,把小香盒放在了二人交疊的手中,隨即傲氣地看了團團一眼,“我…….好,祖母……..香!”
作為當事人的孝莊和太后看著傲嬌的寶兒,不約而同地放聲大笑,二人對著寶兒也是一通香香。
團團輕哼一聲,也不理會挑釁的寶兒,爬到若幽身邊,將牡丹玉花給了若幽,“額……娘……..美!”又爬到康熙身邊,將一枚玉扳指戴到了康熙空著的左手拇指上,“阿……瑪……有!”。
也很是愉悅的康熙沒忍住,抱起團團親了一口。
憋了半天毫無用武之地的眾人紛紛稱贊兩個小包子,“懂得孝順”、“一看就是好孩子”、“有孝心”云云。
若幽拍拍兩個小包子的手,溫聲道,“好了,不許胡鬧了,乖,去選一個最喜歡的東西給皇額娘拿過來。”
團團和寶兒收到了來自皇阿瑪、皇額娘、老祖母、皇祖母的肯定,意氣風發地去找自己喜歡的小東西了。
團團最后拖回了一把白玉制成、鑲滿了各色小鉆石的小弓以及一枚惟妙惟肖的…….虎符。
“恭喜太皇太后、皇太后、萬歲爺、皇貴妃娘娘,十阿哥將來必定成為我大清的巴圖魯,為我大清開疆拓土,揚我大清威名!”臨近的幾位宗親朗聲笑著道。
寶兒則是左手抓著一枚印章、右手抓著一枚玉佩的穗子蹭回了康熙身邊。
待觀禮的眾人看清了寶兒小手里拖著的的物什時,原本打算稱贊小公主的話都默默咽了回去。
寶兒左手的印章是康熙才剛剛雕刻好、準備用來替換的新私印,右手拽回來的玉佩正是康熙平日里戴在身上的九龍玉佩。
康熙看著寶兒拿到了他悄悄放到一種抓周事物中的印章與玉佩,很是滿意,一把抱起寶兒,朗笑著親了親寶兒的小臉蛋,“哈哈哈,不愧是朕的昭陽,朕的寶貝兒,哈哈哈!”
蘇麻喇姑笑著對孝莊道,“這孩子不愧是格格的小重孫女,這天不怕地不怕的豪爽性格倒是和格格年輕時有的一拼呢!”
孝莊聞言很是開心,滿意地看了看若幽有看了看康熙,頗有些自豪道,“那是自然,這天下最尊貴血脈的傳承、遺傳了最優秀的血脈,自然是我大清不輸于男兒的巾幗公主!”
聽到康熙和孝莊的話,觀禮的眾人這才出聲贊美寶兒,倒是將寶兒夸成了“只應天上有”的感覺了。
好話說了一籮筐,康熙也總算是慢慢冷靜下來,抬抬手,“梁九功!”
梁九功上前道,“是,萬歲爺。”言罷,對著主子們微微一禮,展開一卷明黃色的圣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阿哥賜名胤禩、九阿哥賜名胤禟、十阿哥賜名胤、十一阿哥賜名胤禃,入皇家玉碟,欽此。”
惠嬪、宜妃、若幽、蘭嬪對著康熙行禮,“臣妾謝皇上隆恩!”
康熙擺擺手,“起來吧。”略一停頓,接著道,“固倫昭陽公主,享固倫公主雙奉。”
若幽倒是沒想到康熙還有如此神來之筆,不過既然不是寫在之前那卷圣旨上的,便說明,這是因著剛剛寶兒的抓周結果以及孝莊的言語臨時決定的。
“臣妾代公主謝萬歲爺恩典。”若幽斂了神色,行禮道。
康熙扶起若幽,“不必多禮。”
隨著康熙的圣旨傳達完畢,將皇子公主們的名字刻上皇室玉碟,這場可以說是大清建國以來最隆重的抓周宴便結束了。
眾人也自抓周宴看出:康熙明顯是及其喜愛皇貴妃所出的昭陽公主的,但是對十阿哥卻是平平;太皇太后、皇太后倒是對于皇貴妃所出的十阿哥和昭陽公主的喜愛差不多。
在場的絕大多數人對于得寵的寶兒都是羨慕嫉妒恨的。
當然也有游走在權利之外的閑散宗室卻是看得分明:不論是十阿哥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的喜愛多一些還是昭陽公主受寵的多一些,他們的生母都是出自鈕鈷祿氏的當今的溫皇貴妃,即便傳聞這位溫皇貴妃的身子并不好、也并不怎么得寵甚至更沒有掌握了宮權,但是憑借著膝下的兩子一女,這地位便是穩固的,且只要這位溫皇貴妃在一日,這后宮,便無人能夠越過這位去。因此,回去以后,要告誡家人對著這位不怎么顯示存在感的溫皇貴妃,絕不能小覷了,該有的恭敬、尊重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