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作者:
燭火搖曳,一燈如豆。
連考三日消耗了極大的腦力與體力,梁禾和子鹿這一覺就睡到轉日的晌午。
幸好兩人都是武人,并非純碎的瘦弱文人。
葉菓猜出他兩饑腸轆轆,親手準備了清粥小菜,又特意請來參伯給他倆把脈。
外面的考生病倒一大片,葉菓這是走后門才請來的參伯。
參伯一看這倆人的精氣神,就知道啥事也沒有,但也不能白來,開了碗姜湯,讓他們各自一大碗。
雖然,他白折騰了這一趟,卻發現女主子對小主子格外上心,二人和和美美,眼神膠在一起,都看不見旁人。
知道小主子幸福,他這個糟老頭子也就放心了。
參伯也不多留,外面還有好多人等著自己看診呢!
葉菓親自幫著參伯提上藥箱,恭敬的將人送到門外。
回來又將姜湯熬得濃濃地,還加了紅糖,一人一大碗服下。
辛辣的姜湯入口,梁禾熱汗都冒出來了,但心里卻止不住的甜。
一碗姜湯下肚,比參湯效果還到位。
轉眼間,又到了第二場鄉試。
第二場,詔、判、表、誥各一道,需要各自在三百字以上,律法,算術各一道,列舉實際案例,由學子自行分析解答。
這場的題目都很貼合實際,先是問了洪澇,又問了糧食,總之就是在問,怎么才能在省錢的情況下救災。
救災首先要防災,不能盲目的搶險……
梁禾開始奮筆疾書,把自己的觀點先寫在稿紙上。
大災過后無數百姓的流離失所,國庫的救災銀同樣吃緊,在不加重賦稅的情況下,先借地勢加固堤壩,在河流上游荒地種樹,穩固水土……
梁禾寫的投入,再一抬頭,天色都黑了……
視線掃過旁邊。
本就夠黑的了,身邊還站了一位官員擋住了光線,難怪覺得黑得厲害。
那男子年紀大約在三十多歲,身著朱紅官衣,正如癡如醉地看著梁禾的答卷,看到梁禾那隨意翻轉整理,恨不得直接自己上手。
這人有幸被梁禾識得,不過是前世的緣分,今生他們還是首次相見。
他就是葉老相國的幺兒葉一燝,人稱葉三郎,現任禮部侍郎,兼掌管帝人府,乙未科進士,當年與二郎葉一煜并舉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
葉侍郎是個書癡,性子純粹干凈,不善那些廟堂的手段,但幸好有父親葉老相國幫扶,仕途也算走得極為順暢……
梁禾默默地把自己的試卷,放回原位,待葉一燝看完再翻頁。
兩人前世為君臣,今生也頗有默契,就這般一人看一人翻,直到天徹底黑下,梁禾才燃起蠟燭照明。
考場上為預防走水,規定每日只有一根蠟燭,考生們都用的很節省,像梁禾這樣答完題目還點燃蠟燭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阿嚏!”這個噴嚏是葉侍郎打的,聲音還不小,這讓素來注意儀表的世家子弟,有些尷尬。
他揉了揉鼻子,不知不覺都入夜了。
西風涼涼地,直往衣領里鉆。
考場上不止只有考官受寒,學子更是冷……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