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作者:
葉菓加冰后喝了足足三大碗才起身,看著日頭太曬,決定過會兒再去山里,先去庫房將那些能典當的嫁妝都扒拉出來。
她將長公主府給自己的嫁妝,除去一切名貴的吃食以外,都點了出來。
梁禾看著她把紅木大箱子里的嫁妝一樣樣地往外拿,心里隱痛。
他太了解小丫頭財迷的性子啦,見她這樣十分擔心她日后會后悔,待時定會哭鼻子的。
“嘖嘖嘖……這三十匹的錦緞顏色多正,紅的紅,綠的綠,哎呀瞧瞧這繡的荷花栩栩如生。
料子也涼快,寶石藍,品綠、玫紅,這要是穿上多顯皮膚白……”
“純金鑲藍碧璽的瓔珞,藍得多正,又金光閃閃,我家菓菓戴上定然是富貴逼人,艷壓群芳……”
葉菓見本該讀書的人,又跟了過來,還不停的搗亂,心里那個氣啊!
本來自己也好舍不得的……
就別往她心口撒鹽了好嘛!
她還不是為了他未雨綢繆?
既然早晚都要去遼東那地方,沒有點糧食,讓那些兵士都跟他喝西北風嘛?
人啊,在餓著肚子的時候,就別提忠心了!
可她又不好明說,這男人自尊心強,愛面子,她若是挑開說他吃軟飯,他定會炸毛!
葉菓幽怨的瞟了他一眼,咬牙切齒,道“小舅舅,我首次發現當秀才,還真是委屈您老人家了。
你該去那些首飾店、布料行,當掌柜,定會成為婦女之友,財源廣進,也沒的浪費了那份好口才。”
梁禾:“……”過分了啊!
深呼吸,再呼吸,不氣不氣……
葉菓見梁禾留下落寞的背影,似乎又被她刺激狠了,心里莫名小愜意,可又有些擔心將人給氣個好歹來。
于是,嫁妝也不清點了,換上一身干練的布裙,提這小弓箭,背著小竹籃,往山上走,準備晚膳親手做點好吃的。
征服男人第一步,先征服他的胃!
風調雨順的夏日里,田間的活不算多,村民閑著也是閑著,就沖梁秀才中午管飯,也有人樂意過來搭把手。
新買的荒山,昨日還人跡罕至,此時卻一片熱鬧,眾人揮汗如雨。
三十多個后身分成幾伙,在子鹿的調配下,有條不紊的忙活著,荒蕪的碎石被清理出來,漸有幾分起色。
村長媳婦梁嬸子領著兩個手腳麻利的婦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擇菜。
旁邊臨進砌的灶上正架著口大鐵鍋煮肉湯,柴火噼啪響,肉香四溢。
一大群孩子圍著大鍋,哈喇子順著下巴一直流到胸口。
這是虎頭進山打來的大野豬,她們自家出不完,就都用來管飯了。
據《食貨志》記載,在民間的肉類極易變質,保鮮困難,所以百姓食肉是一見極奢侈的事,在官員中只有縣令以上的官軼才能吃上肉食。
像是那種鹽腌制的肉類,鹽更是花不起,百姓又哪能隨意用來腌制?
想過田園生活必須有錢有閑,不然真能饞死肉。
幸好她從長公主府要了薊州的那些莊子,不然哪怕是變賣嫁妝,葉菓彎起唇角。
“小嫂子好!”
“小嫂子好!”孩童們見到天仙般的姐姐,紛紛問好。
“乖啦!”葉菓伸手揉了揉幾個孩童的小腦袋,嘴角擒著一抹柔和的笑意!
葉菓發現那些小媳婦們一見到她來了,都掐自家的漢子,生怕被葉菓給勾走了魂魄。
葉菓神色不變,同子鹿和虎頭打了個招呼就往山上去。
子鹿多留了個心眼,見女主子的方向不是去自家山頭,就將手上的活計都交給虎頭,自己去同梁禾說一聲。
女主子的樣貌在燕京城都是拔尖的,如今在村中那更是鶴立雞群,說不定就有哪個不長眼的敢色膽包天的。
他是屬下,某些界限不能僭越,只有交給主子操心了……
葉菓到了淺林子,發現都被人采干凈,能吃的都沒有了。
她往深山的方向走去,一路走,一路采,見到什么就采什么。
有蘑菇、木耳,還十分幸運的碰到了一顆木靈芝,足足有成人的巴掌那么大!
雖木靈芝也叫靈芝,但是跟真正的靈芝沒法比。
正宗的靈芝有青、赤、白、黑和紫之分,它們各有各的功效,價值也略有不同。
木靈芝雖然也有藥用價值,但更多的還是作為補品,起滋補作用。
用法也有繁復,可用作泡酒,能夠幫助睡眠,也可以與肉類一起燉,能夠幫助消化,強健脾胃。當然也可以直接燉煮,能夠補氣血,治咳嗽。
所以,對于農戶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但對于財迷的葉菓,則是喜出望外。
自己挖的,就是比買的好!
不用花銀子,可不是好?
眼看著林子鉆得夠深了,葉菓就不敢再繼續深入了。
她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準備往山下走。
深山老林的野物多,但野豬那些殺傷力強的也不少,她還沒到了愛錢不要命的地步。
還有她若是回的晚了,梁禾定會擔心自己的。
出了深林,葉菓放下小竹筐在小河邊洗了一把臉,然后用手捧起清涼的喝水喝了兩口,然后才開始往回走。
這一運動,那幾碗梨湯都消化干凈了,河水清澈,她看那些孩子都是這樣喝水的,應該喝了也無妨。
一轉身,就見梁禾豁然出現。
他換了一身黑色杭綢圓領長袍,露出一段白色交領,一根同色玉帶束腰,未掛任何配飾,腳蹬皂色短靴。
這一身黑襯托他的膚色白如上好的羊脂玉,走來時身姿筆挺,讓人不由得側目。
“怎么不留在山頭看熱鬧,反而去了山里?”
“菓菓,想親手踩來最新鮮的食材,再親手做給小舅舅吃!”葉菓將方才去深林子的事,隱藏得好好的。
好險,幸好出來的快,不然被逮個正著,她幾張嘴也不好糊弄過去了!
梁禾接過她的小竹籃,提在手上。
二人攜手往外走。
從半山腰開始就是成片的農田,大小不一,小田一兩分,大田一畝多,幾乎每塊田里都有村名勞作的身影。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