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之超級商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諾貝爾獎提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流浪地球之超級商人 >>流浪地球之超級商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諾貝爾獎提名

第一百六十七章 諾貝爾獎提名


更新時間:2021年05月19日  作者:專門無名之輩  分類: 科幻 | 未來世界 | 專門無名之輩 | 流浪地球之超級商人 
科幻小說正文

正文

檢測完畢,他們當場就決定采用這款人工智能芯片。

“剛剛談到的宇航服、空間站、火星探測器等,貴公司感興趣嗎?”張主任忍不住問道。

張向北心里挺吃驚的,空間站那么重要的地方,你們真放心交給企業做?就不怕有人藏了后手?

要知道,一旦空間站植入人工智能,很可能會被有心人所控制,問題很嚴重的呀!

“說沒興趣是自欺欺人的,不過這事我還得和老板溝通過才行,過段時間給你們答復怎么樣?”

張主任點頭:“沒問題!這個不急。”

張向北則是想到了其他事:“說到合作,我家老板就提到過,以后我們的合作可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方面。”

“哦?請說。”張主任眼睛一亮。

他可是記得,楚檸說過那個什么核聚變技術的。如果這項技術運用到火箭、飛船等飛行器上面,星際航行也就不成問題了。

以后載人飛船去火星,或許都不是很困難。

畢竟需要搭載的燃料少了,續航能力更強,飛行器就能飛得更快、更遠。這對星際間的航行非常重要。

現如今,人類要去一趟火星,得飛好幾個月,在路途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那么長的旅程,僅僅是食物的消耗,就是一個大問題。

張向北透露:“前些天我老板提到,我們的科研團隊已經研發出更好的航天器,動力方面的技術取得了巨大突破。或許,開發月球資源并不遠了。”

航天局的一群技術人員聽后,十幾雙眼睛就定定地望過來,那眼神簡直要把張向北剝光一般。

他們才開始策劃登錄月球,你們就打算開發月球資源了?

月球上的氦元素,一直都是人類所渴望的資源,畢竟那可是一種清潔能源,只要可控核聚變技術被掌控,就相當于人類未來幾千年都不會有能源危機。

據說,美國已經制定二十年后的月球采礦計劃。

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10年至20年,月球上或將出現一派繁忙的景象,私人航天企業將開發月球,試圖把月球打造成太空旅游的目的地,同時也計劃開采月球上的礦物。

其實,不僅僅是月球,只要能解決航天器的運輸難題,外太空的資源遠不是地球能比的。

外太空中擁有龐大的礦物資源,人類航天發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這些礦物,我們可以同樣在小行星或者其他近地天體上找到諸如黃金、鈷、鐵、鎢等物質,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來源于小行星撞擊。

“當真?那我們合作肯定沒問題呀!”張主任立即表示。

只要楚檸有技術,以中國的制造力,很快就能制造出大量的航天運輸器,進行月球礦產開采,自然就不在話下。

“過段時間,我們老板會親自過來,到時候再詳談這個問題吧!”

張主任等航天局的人帶著令人振奮的消息回去,心里非常期待楚檸的到來。

在東帝汶,黃健珉告訴楚檸個消息。

“有科學家想要提名我們這項技術諾貝爾獎,但他們不知道這項技術的發明者。”

這就有點為難人家了。

塑料分解酶,無論誰都很難否認它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因此,這項技術被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倒也合情合理。

可想要提名這項技術的科學家不清楚這項技術的發明者,才打探到這里來。

聽到這話,楚檸皺了皺眉,不好意思繼續套在自己身上。然而,葉飛他們可不是這個時空的人,得到這個獎又有什么用?

“我猜,大概率能得到這個獎。如果發明者本人沒有時間領獎,也不一定要親自去領獎的。”黃健珉打消楚檸的顧慮。

他猜測,老板不想讓科研團隊的人冒頭,免得被人挖走,這很好理解。

據他所知,這個獎由別人推薦,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人有先前的諾獎獲得者、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國際性會議和組織,由他們推薦候選人,然后由諾貝爾獎評委會進行篩選、審定,最后公布。

黃健珉認為,這項殊榮最好還是拿下來,獎金倒是無所謂,他們現在也不在乎那么一兩百萬美元。

楚檸想了想:“一會我會公布發明人的大致信息,如果提名通過,最后獲獎,你就安排人去領取吧!假如非要本人去的,那就拒絕這個獎好了。”

諾貝爾獎雖然是現在最高榮譽的獎項,但楚檸知道,現在這個獎政治化嚴重,逐漸失去其光環,食之無味。

試想,連美國總統都能獲得和平獎,簡直就是諷刺。

世界上的多數戰爭,不是美國挑起的嗎?

這個獎,分明就是拍馬屁的獎。

幾天后,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提名公布,大家赫然發現,塑料分解酶的發明者就在其中,是今年化學獎的提名人之一。

更吸引人的是,這項技術發明者的國籍竟然是中國,祖籍西安。

這簡直驚爆了所有人的眼球,尤其是中國人。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不是沒有,尤其是華人科學家,可正兒八經的中國人沒有幾個呀!而且還是文學獎那種沒什么含金量的。

屠女士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倒是找回了點顏面,青蒿素的發現,確實拯救了無數人。

“驚了,塑料分解酶的發明者居然是我們中國人。”

“葉飛,而且還是我們西安的,牛呀!”

“你們注意到沒有,葉飛還不到三十歲,如果獲得諾貝爾獎,將會是最年輕的一小撮科學家。”

“不知道葉飛什么時候回國,咱也去觀瞻觀瞻。”

“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科學家為什么在國內沒什么作為,往往出國能獲得成就。國內的科研環境,是不是真的不行?”

中國的科學界也震驚了,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竟然有這般成就?

中科院的領導甚至開始調查葉飛的信息,要是能引進他們中科院,那就更好,以后怎么說也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坐鎮,很有牌面,不是嗎?


上一章  |  流浪地球之超級商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