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氣運是啥,看不見,摸不著,很玄乎。
在以前,蘇老四還真的未必懂。
但是等他這日子越來越好過,他就很懂了。氣運,就是福氣,就是榮華富貴,就是一輩子的順心如意。
蘇老四沉默著。
他心里一直知道五丫兒是他們家一家過好日的根本,甚至可能他跟宋氏能有一個兒子的事情,也是托了五丫兒的福氣。
一直以來,他也都是承認的,還為此美滋滋的。
可等他接觸的人多了,聽到的這般的說法多了,蘇老四的心態就一點點發生了改變。
不管是誰,都會說他好福氣,有五丫兒這么個閨女。
偶爾聽一聽,并沒什么。
可一直聽,一直聽,耳朵起繭了,心也不舒服了。
憑什么把他現在的一切都歸結到五丫兒的身上?歸結到五丫兒帶來的福氣上?難道他自己不夠努力嗎?
他的爵位,是他去戰場上拼命換來的。
他的銀子,是他去撈魚,養魚,做買賣賺回來的。
五丫兒只是一個小丫頭片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憑什么一句她的福氣就把他蘇老四所有的功勞都給抹了去?
當蘇老四有了這樣的心思,對五丫兒的喜愛有多深,轉變出來的怨憎就有多深。
所以,當蘇明秀這個兒子以孝道為名,要將他娘蘇老太太接回來時,蘇老四沒有一直抵制,而是略作反駁,便應了下來。
當然,把他娘接回來,不單單是因為兒子的請求,這其中,也有炫耀的成分。
“你啊你,好自為之吧!”
蘇正發看蘇老四沉默不言的樣子,只道他是在反省。
“你現在村里老實待著,該干活兒干活兒,等過些時間,我會幫你說話!”
“若是現在能找到五丫兒,那孩子出面說句話,比啥都管用。”
“正發叔,你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的。”
蘇老四抬頭望了蘇正發一眼,一如既往那般的憨厚。
但在蘇老四的心里,卻是在想著另外的事情。
被打回原形,蘇老四最開始的確是懵著的,但是等回到村里,蘇老四卻是有了另外的想法。
不是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靠著五丫兒才能翻身的嗎?
如今沒有五丫兒了,他將會向所有人證明,他們一家子的改變,靠的絕不只是氣運福氣,這其中更多的是,依靠他的努力。
他,才是主導了他們家改變的那個人。
蘇正發的到來,更是讓蘇老四堅定了自己的念頭,那就是證明自己。
為什么所有人都只看到五丫兒,她只是他閨女,他,蘇耀順,才該是這個家里最耀眼的那個人!
送走了蘇正發,蘇老四就回了家里,整理那些被他丟棄很久的家伙什。
但是沒多久,他的雙手就磨出了水泡。
十多年的養尊處優,蘇老四的手,再也不是曾經那雙能吃苦的手。
蘇老太太看到蘇老四忽然不動彈了,便湊到近前,小聲道:“老四啊,要不,你去找找五丫兒?給她認個錯?”
“娘跟你講啊,這人啊,該認錯的時候一定要認錯!”
“當初的我,就是不知道認錯,死要面子!”
“如果以前的我知道認錯,不是那么的硬氣,也不會有后來的那些事情!”
“再說了,五丫兒是你親閨女,這父女哪兒有什么解不開的深仇大恨?”
蘇老太太這一叨叨,成功消滅了蘇老四心里才浮現出那一點后悔之心。
“娘,你說啥呢?”
“我哪兒錯了?”
“你放心,就算是沒有五丫兒,靠著兒子這雙手,也能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兒啊,娘相信你能做到,可是,咱們晚上吃啥啊?”
“不是有米嗎?”
蘇老四望了蘇老太太一眼,“耀明來的時候,不是給咱們送了米來嗎?”
“老四,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
蘇老太太一看蘇老四的樣子,立刻火冒三丈,“娘說的是米嗎?娘說的是菜,咱們吃啥菜?”
“家里連個雞蛋都沒有!”
“還有啊,誰去做飯?”
“你娘我遭了那些年的罪,可再不想侍候人了!”
“這些天,你沒回來,都是你娘我侍候你媳婦兒和你兒子,老四啊,我跟你講,這是不孝順!”
“娘,您別說了,我讓明秀他娘做飯去!”
蘇老四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蘇老太太,莫名地有些心驚膽顫。
熟悉,是因為他曾經看過蘇老太太這樣子二十多年。
陌生,則是因為,他已經十多年沒見過這樣子的蘇老太太。
蘇老四丟下蘇老太太,進了屋里。
宋氏正在抹眼淚水,看到蘇老四進來,這才稍稍收斂了幾分。
“媳婦兒,晚上,你做飯吧!”
“我做飯?”
宋氏聞言,瞇起了眼睛,“當家的,你看看我的手,我是做飯的人嗎?”
“你不做飯?難道我去做飯?”
蘇老四瞪眼,“咱們現在已經不是以前了!”
“我不是承恩伯,你也不是伯爵夫人,咱們現在又成了泥腿子!”
“還不都是你害的?”
宋氏直接瞪向蘇老四,“當初,我說不能把你娘接回來,你不聽我的,非要接回來。”
“要是不把她接回來,哪兒有這些事情?”
“是你,都是你,是你逼走了五丫兒!”
“要是五丫兒還在,咱們咋會落到這一步田地?”
“蘇老四,都是你害的!”
宋氏這一番指摘,讓蘇老四幾乎崩潰。
他看著有些歇斯底里的宋氏,到底是沒有發作,而是垂頭喪氣出了房間,又直接出了院子,摔門而去。
而在蘇老四摔門而去的時候,宋氏也從炕上下到了地上,跟著出門。
享受了十多年的宋氏,哪兒還受得了現在的日子?
這幾天,她真的是受夠了。
吃的是粗茶淡飯也就罷了,如今,還要她去時候那個老婆子?想都別想!
宋氏干脆離開崖上村,回娘家。
氣憤的宋氏,走得很干脆,連在另一個屋里溫書的寶貝兒子也沒打招呼,就這么直接走了。
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很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