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牧此舉,是怕被清算嗎?”趙忠站起身,幽幽道。
“嗯。他在先帝的恩寵下,已經位極人臣了,此舉,乃是為了站隊。根據我所猜測,他站的不是我們,而是陛下!”張讓意有所指道。
“哦……他想要重新獲得陛下的恩寵……呵呵……”趙忠意味深長笑了一下。
“子夜,你稍后再傳信給林牧,就說若朝堂安定清明,可封其為列侯!!”張讓思索片刻,扭頭對趙影吩咐道。
“侯爺,這……”趙影聞言,混身一震,支吾道。
列侯,乃是有封地的爵位,相當于次一點的王爵,其是有實權與封地的。
列侯擁有實際的封地,封地通常以縣為單位,也稱為縣侯。但和之前林牧身上的縣侯是有本質區別的,后者沒有封地,只食邑數戶,就是根據具體戶數獲取聲望和赤龍之章,并且有稅權。
因為衰敗和貪腐的原因,林牧當上官職和有爵位后赤龍之章是沒有收到過。
還有一個區別,列侯在封地內享有任免官吏的權力,并可以世襲爵位。
目前的張讓趙忠等,就是列侯爵位。
皇帝之下,還有王爵,可王爵除了劉姓之外者,不可封。可以說,列侯在大漢皇朝來說,就是爵位的天花板。
在他們看來,這對林牧而言,絕對有吸引力。
“無妨,你直接和他說就行。他不喜在朝堂中樞為官,喜歡在外折騰,以他的功勛而言,也算是功德圓滿了。”張讓淡淡道。
“諾!”趙影臉色一凝,恭敬行了一禮,然后離開。轉過身的他,眼眸深處浮現一抹亮芒。
列侯,那可是諸多虎臣最高的追崇。
不過,張讓口中所謂的朝堂安定清明,也不是那么容易達成的。
這話從他口中說出,意思很明顯,就是他們十常侍掌權,何太后何進等,乖乖聽話。而且,還有一個隱藏意思,那就是林牧要交出兵權,就如同何進等乖乖聽話的前提,也是交出兵權。
“你看,林牧果然如我所料那般回歸我們麾下吧。”趙影離開后,張讓也站起身,莞爾笑道。
“是,我們之前的策略,算是錯了。以權壓人、以恩壓人都不如以勢壓人。”趙忠感慨道。
“把林牧罷黜,執掌護國軍衛國軍的,很可能就是何進派系,此不利于我等。”
“不如就直接讓林牧掌控,讓他以為他是游離在外的第四方……”張讓眼眸微微一瞇道。
“公孫瓚那里,怎么處理?林牧此次來信,沒有提及,是不是要切割他?”趙忠想了想,又問道。
“可惜,我以為林牧會來信給公孫瓚說情。”
“既然他也沒管,那我們就先不動他,反正西園八大校尉的兵力我們掌控著大部分……一旦有變,可直接拿下他換人。”張讓胸有成竹道。
“最近司隸頗亂,可能有外軍進來了。”趙忠凝聲道。
“你確定?”張讓聞言,臉色微微一凝。
“八九不離十了。”趙忠嘆息一聲道。
“哼,不怕,只要我們的掌控的兵權不變,以神都之堅固,再多外兵也無妨,到時候,反而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徹底剪除他們的羽翼!”張讓冷哼一聲道。
以他們目前掌控的兵力而言,絲毫不懼外兵威脅。
“我們可以稍稍給何太后透透風,讓她有所顧忌,等何進與之謀劃時,說不定會心存忌憚,繼而不敢輕動。”張讓眼眸閃過一抹睿智之芒。
“好。”趙忠臉上浮現一抹喜色。張讓的謀劃與布局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后,兩人離開大殿,趕往永樂宮。
整個朝堂,目前來說,掌控權利的是劉辯,而操作者乃何太后。不過她也需要聽從張讓何進等人的意見。偶爾,還需要聽一聽董太皇太后的意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何太后掌控欲越來越強,對于張讓何進等人的意見已經漸漸不怎么聽從了。
其中,董太皇太后的意見,更是敷衍了事。這就觸及到了其利益。董太皇太后可不是病貓,也會發威的。特別是她手中的懿旨也有一定權柄力量,可以限制何太后。
這不,張讓等人就是利用這一點,讓雙方矛盾升級。
此次永樂宮之會議,就是他們謀劃后出現的。
雕龍畫棟的堂皇大殿中,淡淡氤氳之氣繚繞不散,一股奇異的清香也在空氣中彌漫著。
大殿之中,一張鳳椅之上,坐在一個容雍華貴的中年婦女。
此人,赫然就是劉宏的母親,董太皇太后。
雖然已經年過半百,但她風韻猶存,歲月的痕跡好像并沒有在她臉上留下風霜,細細看去,竟也沒有絲毫的皺紋。
而在她旁邊左手邊端坐著劉辯。其下就是何太后了。在其右手邊,端坐著短腿劉協。
此刻的何太后,臉色略顯陰沉,眼角余光輕輕瞥了一眼那張鳳椅。
此鳳椅,乃是皇后的鳳椅,不過因為此刻劉辯的皇后還很幼小,就沒有繼承過去。
之前,是她何太后擁有的,可現在,董太皇太后據為己有,還命人從她的宮殿中搬到了永樂宮,這簡直是欺人太甚了!
示威,這是赤果果的示威警告。
又瞥了一眼正拉著劉辯劉協噓寒問暖的董太皇太后,何太后輕輕吸了一口氣,眼眸浮現一抹恨意,不過并沒有將情緒爆發出來。
然而,董太皇太后早已經將何太后的神色看在了眼中,心中冷哼一聲:“汝乃何進之妹,本是貴妃之位,初時本宮抬舉汝,讓汝當上皇后,母儀天下。如今汝是那般回報本宮,豈能還讓你猖獗。”
仿若感知到董太皇太后的眼光,何太后緩緩抬起頭,直視其眼眸,氣勢上沒有輸半分。
“噠噠!!!”就在這時,一群人在通告后,魚貫而入。
三行人都排成一隊,緩緩走了進來。
外戚陣營的,何進為首,董重何苗等跟在后面。
中間是宦官陣營,張讓為首,后面跟著趙忠等人。
另外一邊,為首者乃太傅袁隗,后面還有劉繇等宗正。
幾方進來后,都找座位坐下來。
座位上的小桌子上,都擺滿了精致的食物,還有酒樽等,而在旁邊,不少宮女待命著。
今日之會,與其說是會議,不如說是宴請。先帝之母,董太皇太后為東道主。
其實,有皇帝劉辯在,主角應該是他,然而董太皇太后卻喧賓奪主,想來是要有什么動作了。
這一點張讓袁隗等都好像反應過來了。至于何進何苗等,卻眉頭微皺,他們感知到氣氛不對勁,但具體是哪里不對又沒有頭緒,他們確實不適合用腦子。
而作為董太皇太后的侄子,董重此刻微微仰著頭,一股傲然得意之氣彌漫在他身上。
而宗正,也就是皇家劉氏的劉繇劉岱等,眼觀鼻鼻觀心地,好像也知道要發生什么。
看著外戚的人如此,袁隗不著痕跡地搖搖頭。
“大家都來了。永樂宮也有段時間沒有這般熱鬧了。”董太皇太后淡淡道。
“感謝太皇太后的宴請,我等受之有愧。”眾人回應道。
“今日,本宮宴請大家,既為感謝諸公為朝堂勠心傷身,不辭勞苦,也為感謝諸公穩定朝堂的付出。”董太皇太后輕聲道。
“諸位愛卿,先帝驟然崩殂,朝堂混亂,人心惶惶。不過在大家的努力下,朝堂初定,但人心略有浮躁,有些人心緒不定,想要爭奪不該屬于其的權利,這可不好,知道嗎?張讓!”董太皇太后說著就望著張讓,不過其言語中指的人,很顯然另有其人。
這是指桑罵魁,某人心中恨意又濃了三分!
“微臣惶恐惶恐!”張讓一幅慌亂模樣站起來,快速來到大殿中間跪拜在地。
看到張讓如此表現,董太皇太后大喜。她此話除了罵何太后外,還順帶點一點張讓這些宦官,他們已經有很久沒有過來‘服侍’她了!
以往,不管是上貢還是噓寒問暖,都沒有停過,可何太后掌權后,就斷了,她如何不知道其中的道道。
“我大漢皇朝,以孝道立國。如今的朝堂仍充滿了陰暗腐朽之氣,十三州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天地蒙蔽,圣聽難通,為了我大漢皇朝國詐綿長,本宮愿為天下安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早前錄尚書事者為太傅袁隗,大將軍何進。然,辯兒年幼,對于國策略有陌生,對于龍廷虎臣亦不熟悉,難以在任免上酌情任用。太傅肩負教導陛下之職,大將軍肩負武安天下之責,都勞心勞力,不辭辛苦。本宮體恤兩位老臣之功勞,故而入殿接過錄尚書事之責,將由本宮擔任,驃騎將軍為輔。”
董太皇太后眼神堅定地環顧一圈,沉聲緩緩道。
一聽到這些話語,第一個暴怒的不是何太后,而是何進。
這是直接釜底抽薪,斷了他當權臣的根,如何能不怒!
“你這老妖婆,竟敢染指錄尚書事,你這是置大漢皇朝歷代之宗規于何地!!”何進大怒道,直接罵了一句。
“放肆!!!”董太皇太后聞言,同樣大怒,竟敢罵她為老妖婆!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