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第六百零七章 沒安好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大魏春 >>大魏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七章 沒安好心

第六百零七章 沒安好心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24日  作者:眀志  分類: 軍事 | 軍事戰爭 | 眀志 | 大魏春 


元鷙的中帳很大,該有五六丈方圓,帳頂也撐的極高,是以近似一座大殿,極為寬廣。

稍稍寒喧幾句,元鷙請崔光坐往主位。心想崔光攜天子旌節,不論是否有都督西涼州與敦煌鎮之權,皆為上使。

但崔光卻以“軍國大事,不可兒戲。此為中軍令帳,非施命發令、調兵遣將者不可居上,所以不想折了元鷙的銳氣”為由婉拒。

元鷙無可無不可,坐了主位,又請崔光與魏子坐于兩首。

元魏依的是漢禮,凡議事之時皆為跪坐,至多也就在膝下墊塊軟氈。崔光如此跪坐了大半輩子,理應是早都習慣到不能再習慣了。

往日不覺得,但今日雙膝方一挨氈,似是腰腿都已不聽使喚,不是一般的僵硬。崔光微一恍惚,哂然一笑。

在西海停留月余,坐慣了舒適的胡騎,甫一換成跪坐,竟有些坐不慣了?

但總不能再讓元鷙去給他找把胡騎吧?

崔光悵然暗嘆,曲膝坐定。元鷙又張羅著扈從準備酒菜,卻被他一口回絕,而后又讓元鷙遣退左右。

待帳中再無閑人,崔光低聲長嘆,滿臉蕭索:“老夫有一語不吐不快,還望蕭將軍莫怪!”

元鷙心里一咯噔:“尚書但講無妨!”

“趁老夫與李承志還有些薄面,予他而言也多少還剩些用處,尚能替你遮擋一二之前,元將軍還是退兵吧,盡快撤回敦煌鎮,越快越好……”

元鷙都懵了。

輕飄飄的一句話,對他而言就如驚雷,瞬間讀出了無數的信息。

崔光降了?

不然何來“予李承志而言還剩些用處”之類的話?

那他來此,豈不是勸降予己,投附予西海?

剎那間,元鷙心中突的生出一股怒火,一改方才謙恭客氣的模樣,如銅鈴般的雙眼中似是閃著火花。

“崔尚書,你就不怕元某跋扈自恣,擅專獨斷?”

自恣,獨斷?

崔光愣了愣,稍一琢磨,突然就笑出了聲:“元縣男,本官授太后、陛下所賜,如今為河西招撫使,持天子旌節,都督敦煌、東、西涼州諸軍事,已為你元鎮軍、元刺史之上官,你竟要治老夫的罪,莫不是要反了不成?”

元鷙冷哼一聲:“尚書已然從賊,何來已為本將之上官之詞,元某為何治不得你?”

“你哪只耳朵聽到,老夫已從了逆賊?”

崔光斜著眼睛,捋著胡須,“之所以勸你撤兵,是怕你枉送兵卒性命,更怕你折戟沉沙,橫尸于此地……你既然不識老夫之好意,本官也懶的與你啰嗦……”

稍一頓,崔光又朝帳外喝道:“來啊,將旌節與圣旨送進帳來……”

還想拿旌節與圣旨誆我?

這兩樣不過是死物,如今你已為逆臣,怕是比遮羞布還不如,你當我元某是傻子不成,會吃你這一套?

元鷙冷笑不語,心想倒是要看看聞名遐邇,婦孺皆知的崔尚書如何扮那跳梁小丑。

只幾息,扈從便將兩物送進帳中。崔光接過,先是用力將旌節扎入地中,又將圣旨往前一托:“元鷙接旨!”

果然?

這老賊欲以圣旨逼迫元某,更要以天子旌節強令我撤軍。若是不從,十之八九會繞過自己向諸軍將、士卒強施號令。

但你當我元鷙的中帳是牛棚馬舍,你想進就進,想出就出?

今日要是讓你渾渾全全的從這賬中出去,元某也就枉負“威嚴”之名了。

他依舊冷笑不語,還施施然的端起酒盞呷了一口,視崔光如無物一般。

崔光催道:“元鷙,這圣旨你接是不接?”

元鷙牛眼一翻:“我若不接,你又如何?”

正以為崔光必會惱羞成怒,卻不想他突然呲牙一笑,朝狀若看客的魏子建說道:“看到了吧,這便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也怪老夫無能,馭下無方,陡之奈何?”

說罷,他又將圣旨恭恭敬敬的放在了元鷙面前的幾案上,而后退回案后,有條不紊的喝起了酒。

一邊喝,還一邊嫌棄,說元鷙這酒燙的不熱。又喝呼著元鷙的親信搬來泥爐重新溫過。

喝了兩盞,他又交待扈從,選一向陽之處替他立帳,又說盡量離這中帳遠些,以免西海攻破大寨,元鷙喪命之時連累了他。

元鷙年歲雖才四旬,卻已是三朝元老。見慣了文官謀士危言聳聽、混淆是非、撒潑耍賴的伎倆,只以為崔光也是如此,是以依舊充耳不聞,默然不語,任崔光大呼小叫。

魏子建坐在下首,看著手舞足蹈的崔光,不由的悵然一嘆。

崔光此舉,分明在給元鷙設彀藏鬮,還令他自投羅網?

但不如此,又能如何?

回想起出京以后之種種,除了“無奈”二字,魏子建委實再不知如何形容。

也怪他二人運氣不好,剛渡過大河,方至河西地界,陰差陽錯的就撞破了郭夫人行跡。隨即理所當然的就成了皇甫讓的俘虜。

而后便被皇甫讓恭恭敬敬請到了西海。

也是沒想到,做俘虜的日子,竟比做特使的日子輕松快活:每日有酒有肉,且每晚都有熱湯沐浴。除了不能擅自離營這一點頗讓崔光詬病之外,其余之處堪稱無微不至。

本就是要去西海,殊途同歸,崔光也就沒吵沒鬧,近如游山玩水一般,隨皇甫讓到了鎮夷。

一路上,二人還曾閑談過,想著崔光予李承志亦師亦友,相視莫逆,推心置腹,堪稱至交。魏子建更不用說,還是李承志外舅。

如今二人授朝廷之托不遠千里,便是不能使李承志回心轉意,歸附朝廷,至少從私誼而論,他也該以禮相待,把酒言歡。

但誰料酒倒喝了不少,卻盡是如李始良,并任、閻、姜、趙出自秦、梁二州的世家之類的人物。皆是一些不相干的人,見的再多有何用?

也莫說崔光了,就連魏子建都未見到李承志這個女婿的面。

再問起李承志何在,都只說就在西海,只是時機未到,是以先不見的好。

再一追問,李始良就差人將他二人送到了李松的營中。

到此時二人才知,敦煌鎮將元鷙與武川鎮將羅鑒暗中謀劃,合兵十數萬直指西海,欲除了李承志這個心腹大患。

在這個前提下,朝廷遣二人為使,來招撫李承志的行徑就跟笑話一樣:即要招撫于我,卻又派兵來攻,朝廷此舉豈不是口腹蜜劍,兩面三刀?

若是再回鎮夷真見到了李承志,這招撫之語再如何說的出口?

崔光也非不講道理之人,問了問李始良前因后果,也算理清了頭緒:并非元鷙與羅鑒狗膽包天,非要先斬后奏,而是機緣巧合,更是時局使然。

就如元鷙,此時依舊懷揣“出敦煌鎮軍,與東涼州元暉合兵巡防西海”的圣旨。是以他此次出兵有理有據,誰都尋不出錯處。

怪只能怪鬼使神差,好死不死的撞到了皇甫讓,害得崔光并扈從盡皆被俘,一個不剩,連給元鷙透絲風聲都不可能。

更要怪李承志太過奸滑,幾乎截斷了河西與朝廷的通訊之路,以至元鷙號令不暢。

但再想想元鷙拿的還是前年的圣旨,卻足足拖延了兩年才出兵西海,崔光又覺得無比的滑稽……

而羅鑒則是被逼無奈:若是不與高肇媾和,莫說八萬兵,怕是八個兵都剩不下來。也根本用不到高肇,只高植與長孫道,就能令他折戟于北鎮,撐到天也就是與長孫道兩敗俱傷。

若是如此也就罷了,偏偏李承志見縫插針,不但暗中挑嗦,更是明目張膽的坐山觀虎斗,陳兵于大磧,欲坐收漁翁之利。

這般行徑好比在往活人的眼中揉沙子,便是泥人都能激出三分火氣,何況高肇與羅鑒本就是梟雄之姿,焉能讓人瞪著鼻子上臉?

再者予二人而言,無論是高肇還是羅鑒,都知李承志才是心腹大患,因此一拍即合。

是以朝廷的招撫之計還未付諸,便化為泡影……

已到此時,再論誰對誰錯已無任何意義,崔光所能做的,也只能盡量補救。

比如讓元鷙盡快撤軍,回返敦煌。以敦煌鎮民近二十萬戶,屯田近五十萬頃,且牛羊無數的前提下,只要元鷙予敦煌按兵不動,李承志就如哽在喉,不敢輕犯關中。

其余不論,只是西海距敦煌足一千五百余里,李承志若要征討,必要出動大軍。

先不說誰勝誰敗,只這一來一去,至少能將舉西海兩到三年的積累消耗一空。到時他再拿什么圖謀中原,逐鹿天下?

所以崔光斷定,李承志決不會做賠本的賣買。

若是運氣再好些,奚康生能速戰速決,盡快料理了高肇,而后回過頭與元鷙聯手對付李承志,如此才為上策。

然而崔光也知,這皆是他想當然,元鷙絕不會聽信予他。

要問原因,當然是李承志太過奸滑:只是正值兩軍對陣,戰事一觸之際,卻將他與魏子建放歸,就令崔光氣的想罵娘。

別說元鷙這種被孝文帝評價為“木訥少言,性格方厚”的老實人,就算換成他崔光,也絕對以為這兩個狗賊已被李承志收買,此來不為勸降,就為行間。

所以元鷙冷聲怒喝,稱要“跋扈自恣,擅專獨斷”那一句時,崔光一點都不惱。

若是換個脾性暴臊些的,莫說以下犯上,就是將他與魏子建就地斬于帳中都有可能。

但事已至此,還能怎么辦?

古言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忠君之事。便是再難,也要盡人臣之本份。

崔光清楚,像元鷙這樣的性格,一但認準了一件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想要讓他聽的進去勸,就只能讓他不輕不重的吃個虧。

好在李承志惜才,想要將元鷙收為他用,是以暫時不會斬盡殺絕。

那就趁此機會激元鷙與李松打上一場,也好讓他早些認清現實。

所以崔光如耍賴一般,將旌節與圣旨棄如敝履,丟給元鷙,其實就在激他:你要打,就最好趁早,不然莫怪老夫不給你機會。

但魏子建覺得,崔光雖為大儒,一代賢臣,但對軍事一竅不通,過于自以為是了。

既然知道李承志求才若渴,是以怎會容元鷙輕易撤軍?

莫說遠在一千多里遠的敦煌鎮,便是近在數百里的酒泉郡,元鷙也絕對撤不回去。

包括自己與崔光也已被李承志視為囊中之物,此次之所以將他二人送至元鷙營中,不過是欲擒故縱之計罷了。

甚至李承志已然算定,但一照面,崔光必會勸元鷙撤兵。而元鷙予李承志麾下聽令近有一載,李承志對其心性知之甚詳,十有八九料定元鷙定不會如崔光所愿。

如此一來,便可使將帥不和,對付起來更是輕松……

但他身份有些尷尬,莫說元鷙,就是崔光也不敢盡信于他,是以與其惹人猜疑,倒不如置身事外,做壁上觀。

這般思量,魏子建便絕了想要點一點元鷙,并勸一勸崔光的心思,索性閉口不言,慢斯條理的喝起了酒來。

見崔光與魏子建一個裝瘋,一個賣傻,元鷙心中又犯起了疑:莫不是自己猜錯了?

也怪崔光太急,自己都還未來得及問他為何到了西海,又為何在李承志營中,更是被其恭送至此,他就靳令自己撤軍?

便是上使,也不該這般跋扈吧?

罷了,若是玩心眼,十個自己綁一起也敵不過睡著的崔光,與其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倒不如套問套問其心腹與扈從。

說干就干,元鷙當即起身就往外走,也未予崔光、魏子建多費半句口舌。

好笑的是,崔光與魏子建就如看戲一般,同樣不說話,只是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出帳。

直到人走的沒了影,崔光才悠悠一嘆:“李承志將你我送稱予元鷙,就只為使我與元鷙不合?”

原來你也知道?

魏子建悠悠一嘆:“還能為何?無非便是借你我之口,亂元鷙軍心!”

“元鷙的軍心何需你我來亂?只需兩軍打過一場,就如烈陽與霜,立見高下!”

崔光捋著胡須,目露疑色:“老夫總覺得你那愛婿沒安好心……”


上一章  |  大魏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