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第四九九章 勸戰(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大魏春 >>大魏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九九章 勸戰(三)

第四九九章 勸戰(三)


更新時間:2022年02月03日  作者:眀志  分類: 軍事 | 軍事戰爭 | 眀志 | 大魏春 


“李承志……便是去歲春,如麟角虎翅般突聞于世的那位涇州李二郎?”

“正是!”

昌義之雙眼微瞇:“記得廣平王并于縣公在京中(建康)與陛下奏對,稱二位在年前行刺元恪之際,本已成事。但就因此子從中做梗,才至功虧一潰?”

于忠不由自主的咬起了牙:“便是此賊!”

“某曾記得,那時的李承志,才是索虜(南朝對北朝的蔑稱,意指不束冠而扎辮子)從五品的虎賁將?”

“縣候好記性……便是因力挽狂瀾于即倒之際,并拼命救駕元恪與群臣,因此元恪臨終之際,破格賜爵李承志為郡公。又因其本就為高肇黨徒,后又求娶元嘉之女,并與元懌,劉芳,崔光之輩交好,八輔中已占其五,故而多方平衡之下,朝延拜其為討逆元帥,另授李韶與刁整為左右都督佐之……”

我好記性個鳥毛?

“他既為討逆元帥,不好好的在關中平叛,為何棄大軍于不顧,急行兩千余里突至北鎮?”

昌義之的瞳孔縮成了針尖,“于縣公,莫不是爾等與陸延,竇領之謀早就走露了風聲?”

于忠露出了一絲苦笑:“陸延內叛,竇領外合之謀,乃于某前歲冬鎮巡六鎮之時議定,知情者就只我等三人。而這等大事,一個不慎就是九族盡滅,誰敢多嘴?

再者,若真走露了風聲,也該是朝廷或六鎮先有耳聞,也早就該有諸般應對,而絕非直至事發之際,這兩方都一無所知。”

“那李承志是如何得知的?”

昌義之指著陸延的那封急報,臉上盡是狐疑:“李承志率虎騎突至六鎮,攜家臣裝扮為商卒入城,于十二月十八黎明之時里應外合,突破沃野……

而時值竇領已率萬余精騎入關之際……這分明就是李承志不但已悉知爾等之謀劃,且知之甚詳,連時日都是一天不差……”

這一句問的于忠啞口無言,不知如何做答。

許久后,他才道:“我等接到朝中親信密報,稱李承志事后予朝廷奏報:他原是去夏州,與刺史高猛商議平定薄骨律之事,但方至夏州,驚聞巡撫使元懌至沃野后,接連數日杳無音訊。

他心知有異,便輕車簡行,秘往一探,恰好撞破陸延起事之謀……故而皆為陰差陽錯……”

“陰差陽錯……李承導這般秉報,朝廷這就般信了?”

于忠與元麗齊齊點頭:“信了!”

昌義之有如牙疼,五官擰成了一團:“幼帝且先不論,這高太后與殿中諸公,難道盡是傻子不成?”

于忠與元麗對視一眼,謂然長嘆。

朝中諸公自然不是傻子,但與平定沃野之亂相比,余者皆不足論。哪怕李承志說他只是揮了揮手,沃野便定,竇領即滅,也絕不會有人質疑。

昌義之的用意也不言自喻:元魏朝廷是不是傻子先不論,但你莫將我當傻子一樣糊弄。

見此狀,早已橫下了心的元麗連半點敷衍都懶的作了:“不瞞郡公,自李承志予涇州嶄露頭角之初,世間就有傳言,稱其為天授之。后受召至洛陽后,此賊多有新奇之舉,其言更是囂塵其上……故而朝中有人猜疑:應是他予京中出兵之前,就已算到此節……”

意思就是李承志能掐會算,料事如神?

昌義之很想罵人。

那陶景弘如何,傳言其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乃千年才得以入世一次的神仙。

但深悉底理者哪個不知,所謂的活神仙,其實也就是一介頗懂養生,丹石之首的道士罷了。

再者,那李承志真要能掐會算,為何沒算出元懷,于忠謀刺元恪之事?

這真是要把我老人家當傻子糊弄?

窺見元麗與于忠臉上的難色,更甚至藏著些懼意,昌義之心中逾發驚疑。

這二位非尋常之流,竟都好似是這般以為?

荒唐!

他硬是忍下一口怒氣,又垂首翻閱。

但越看越是驚疑,越看越是驚駭。

平定沃野之后,李承志以不足兩萬之兵,數日連克杜侖十二部,攻破匈奴祖庭頭曼城……不但大敗竇領,更使杜侖部幾近滅族?

而后連夜南下,于隴山之西誘敵深入,倉促一戰,便折伏羅之精騎五千。若非伏羅見機的快,以整整一衛斷后,怕是死傷的更多?

再之后,便是清水之戰:元繼手握萬余兵力,多番布置,而城高墻固的清水僅僅只是半日便破……

怪不得元麗面露難色,伏羅更似是心有余悸,只因這信中所載委實讓人難以置信。

形同天罰一般的雷器?

連鐵甲都能燒穿,且水澆不滅的火箭?

若此言屬實,便只這兩樣在手,莫說十萬,便是來百萬大軍,也不夠李承志殺的?

昌義之很想罵一句“爾等賊子安敢欺我”,但想想這信中所載,再看看這三位此時的臉色,話到了嘴邊卻吐不出口。

這三位又非三歲稚子,還能人云亦云,被人隨意哄騙?

定是親眼見過,且親身經歷過,才會這般畏難。且認為此戰勝望渺芒,故而才會予此臨戰之際,連袂來自向他建言。

意思是……就此罷戰,退兵?

退你娘……

于忠就罷了,年前自洛陽叛出之后,便與元懷多方奔走游說,時而至北鎮,時而建康,時而至樹墩城,又時而柔然可漢庭。但元麗與元繼卻一直坐鎮秦梁二州,但有軍情相關,必會報知這二人。

但為何整整兩月間,未見元麗往南朝報過予這些相關之只字片語?

算算時日,李承志擒伏竇領,覆滅杜侖部距此時已近兩月,莫說遣派快馬,便是支使二個步卒,安庭信步般的報往漢中,此時也能走兩三個來回了吧?

這賊子就沒安好心……怕皇帝(蕭衍)若驚聞變故,從而會躊躇觀望,延緩出兵。

那此時和盤托出又是何意?

自然是怕自己不知底細,輕敵冒進之下吃個大虧。但又心有不甘,便是騙,也要騙著自己與李承志碰一碰?

老夫就那般長的像是出頭鳥?

若再往深里想,這急報中的天雷,火箭竟真有其物?

昌義之怒火更熾,驚疑交加。便是他養氣功夫修養的極深,此時也禁不住的眼冒寒光。

這可是整整十萬大軍啊,翻山越嶺輾轉數百里,舉朝費了耗費了多少財力,物力?

便是每日的糧草所需,至少也在三千石左右。

舉漢中一州之力,一年才能產糧幾個兩千石?

昌義之雙目如箭,一一在于忠,元麗,伏羅等人的臉上掃過,刺的這三人面皮隱隱生涼,但他語氣卻極為平緩,就似說著不相關的事:

“以某此時之見,諸位已對那李氏小兒畏之如虎,可見其必有過人之處,這信中所報,也非為虛……再者,自古道將為兵之膽,連三位都如此畏難,麾下豈有軍心可言,豈有必勝之念?

故而,便是以昌某空有捍天之勇,也回天無力。如此,就此避戰退兵也罷……”

三人臉色齊齊一變。

這兩月以來,諸番驚變委實太過匪夷所思,生怕昌義之不信,故而才和盡數如實相告,好讓他心中有底,莫要輕敵。那知用力過猛,讓這老倌兒生了懼意?

不對……昌義之臉上哪有半份懼色,反倒似是恨的咬雅切齒?

這老賊不是怕了,而是惱了?

萬一他真要一不做二不休,真要退兵如何是好?

伏羅心中一急,連忙道:“就此退兵的話,縣候能甘心?”

“有何不甘心的?”

昌義之哈哈笑道,“無非就是費些糧草而已……我大梁地大物搏,這些年風調雨順,莫說只是供十萬大軍三兩月所需,便是三兩年,無不過是九掉一毛……”

他話鋒一轉,直戳戳的盯著伏羅,“貴國自然也是不差的,而大人此次只出兵三萬,且皆為精騎,有馬力可依,來去也就一兩旬,比老夫快捷多了,糧草更是省了十倍都不止……故而大人若無戰意,便與老夫一道退兵可好,路上也能做個伴……”

做個鳥毛?

你只是費些糧草,但爺爺可是整整折損了近六千精騎。若就這般灰溜溜的回去,如何與河汗交待?

你當伏連籌的刀砍不動爺爺的脖子么?

心中雖是這般想,但伏羅嘴上卻很是豪氣:“縣公此時就言退兵,有些過早了吧?不瞞縣候,也非我慕容伏羅長賊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李氏小兒諸般所為堪稱詭異至極,確實令某心生忌憚。但如今他遠在秦州,便是急行,也要數日才到。故而我等為何不先發制人,待其回援之前,先將李韶滅之殆盡?待李承志后繼無援,便是他有諸多利器,但手中兵力不足,又何施為?”

元麗又接口道:“伏羅大人所言極是……若就這般退兵,此前諸般心血,豈不是盡皆付諸東流?元某定是死也不甘心,故而我等才連袂來此建言都督……只要縣候愿戰,但凡一聲令下,元某并麾下數萬兒郎莫敢不從……”

“縣侯,戰吧,若錯過明后兩日,便再無這等良機。便是我等皆有決一死戰之心,怕是也會陷入苦戰……”

原來這幾個王八打的是這般主意?

昌義之面色稍霽,心中惱意退了不少,但臉色依舊很冷:“諸位真有死戰之愿?”

三人齊齊起身:“豈敢欺瞞都督?”

“真愿唯昌某之令是從?”

這一次,三人心里就沒那么情愿了,但好在依舊回的異口同聲:“唯縣候馬首是瞻!”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即如此,昌某就當仁不讓了……圖來!”

隨著昌義之一聲喝令,參軍當即呈上輿圖,在案上鋪開。

見其如此,三人對望了一眼,心中不約而同的升起了一絲狐疑。

莫看昌義之如老農一般,長的眉慈目善。但用兵狡詐無定,無可捉摸,如神龍不見首尾。不然也不會闖下偌大的聲名,被贊為南朝名將之首。

而這般人物便逢兵事,便是無見都要疑出三尺浪,今日竟這般好哄了?

至不濟,也該問問那雷器何等兇利,那火器何等詭異才對?

正猜忖間,又聽昌義之號令道:“景俊!”

“末將在!”

“率我中軍之精騎,即刻出營,往西探之。若察李承志有東援之跡像,快馬報我……”

“諾!”

“崔雄!”

“末將在!”

“另率精騎一千,隨景俊之后,若遇魏軍,便以雷霆之勢擊之。但凡未見魏軍之雷器,火器,便不可退卻半步……”

昌義之稍稍一頓,目光幽涼森然:“此戰十死無生,若爾戰死,父母妻子吾養之,你可愿望?”

“末將敢不從命?”

“好!”

昌義之臉上忽又露出了一絲笑,“稍待片刻,莫另求雄兵相助予你……”

聽到“此戰十死無生”之時,三人還在納悶,心想這崔雄莫不是與昌義之有仇,不然為何要被派去送死?

但聽到“莫請雄兵相助予你”時,三人心里一跳,齊齊的暗道了一聲“不好!”

果不其然。

昌義之眼神微凝,視線依次從三人臉上掠過,最后呵呵一笑:“諸位皆是身經百戰,極擅用兵,故而深知唯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故而昌某需以騎兵游戰,方能試出諸位所言之天雷,火箭何等詭利。

但諸位也知我朝山多嶺廣,并無曠野多草的養馬之地,因此某雖有十萬精銳,甲騎卻只五千。

如今以兩營為斥候,再以兩營護我帥帳,便就只余一千。而憑這一千精騎與李承志的虎騎對戰,無疑于以卵擊石。因此需諸位助昌某一臂之力,不知哪位愿遣心腹助之?”

三人心里一咯噔。

怪不得這老賊答應的這么快,更怪不得方才著重問了一句“真愿唯我昌某之命是從”?

原來在這里等著:要戰可以,但若想讓我昌某做出頭鳥,更或是一力擔之……你當我姓昌的是白癡?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此時這三位難道還能說句“不愿?”

怕是生露一絲難色,昌義之扭頭就會撤兵。

說如他所言,反正他費的也就是些糧草。而元麗,于忠,伏羅的損失可就大了……


上一章  |  大魏春目錄  |  下一章